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惠毅 《会计师》2023,(11):7-9
从监管制度、监管的主体和客体、监管内容和监管运行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构建要点;从明确权责划分、加强学校监管、建设监管平台和完善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为例,探讨了有关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监管原则、监管模式、监管方法与监管工具进行了层层剖析,认为监管要遵循真实、合法、规范、有序原则,并结合业务实际探讨了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两种监管模式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具体监管方法和工具的选择,最后提出了促进监管有效实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多层次监管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政府统一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及交易所一线监管的三级监管体系呈多头监管、交叉监管、重复监管以及分散监管的特点,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应按照一元二阶三维动态无缝监管的目标,设计螺型扇面多层立体架构,重新构建政府统一监管核心层体系、行业自律监管主体层体系、市场一线监管基本层体系、社会公众监管中介层体系、法律规范监管基础层体系和国际合作监管协调层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监管效能,强化机构自我约束、政府行政约束和市场约束的力量,财险产品监管应该贯通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形成“产品—机构—市场”一体化监管,统筹实现公平、安全、稳定的监管目标。对比国际财险产品监管制度与共识,我国现行的“前置式、分层式、分类式”监管框架总体合理,但财险产品市场和产品监管的方法手段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结合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创新监管制度方法,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构建“高效、透明、负责、公平”的财险产品监管体系,实行更精准的分类监管,把更多监管资源配置到易受侵害的个人消费者领域,适度放开企业客户和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前置措施,鼓励和保护财险产品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监管科技影响产品监管的成本与收益,要建立科技驱动式产品监管机制,建设财险产品监管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监管科技增强监管能力,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分层体系下监管一致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融理财产品监管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监管领域。对于效果导向型监管、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将标准化理财产品视为金融工具以及设立独立的理财投资者保护机构等问题,在我国还未形成监管共识。因此,相关监管和立法机构需要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范围、行业治理、违法行为惩戒、投资者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有效性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对西方有关金融监管理论和我国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坚持目标单一、监管适度、监管效能、监管独立、监管适应、监管规范、监管协调、监管制衡8条原则。  相似文献   

7.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持续性监管工作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正 《金融论坛》2005,10(3):52-55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心原则评估小组指出:持续性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持续性监管工作框架,实施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是当前银行业监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对持续性监管的内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总结了前期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框架,即包括监管环境、监管基础设施、监管过程和监管措施四个方面,通过监管法规和监管理念的落实,以及监管手段和监管措施的实施,按照监管标准的要求,取得最终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8.
出资人监管的对象和范围是其全资、控股企业;出资人是企业财务监管机构;监管的总体方式以监管机构审批备案和向监管对象--企业派驻监管特派员相结合为宜,监管的内容主要有资金、资产、费用、收入及利润分配、财务报告五大项.  相似文献   

9.
林慰曾 《金融论坛》2021,26(3):30-36,80
权力导向型监管模式有利于矫正市场的力量对比失衡,建立长效稳定的外部监督机制。从金融消费者教育、市场环境净化和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演变的现实需要来看,权力导向型监管具有正当性。美国监管经验表明:良好的消费信用监管与权威意志紧密相连,并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监管科技和法律闭环为监管要义。中国消费金融监管面临着威慑有余、手段欠佳和监管滞后的现状。优化监管决策的信息供给、完善监管方式、创新监管出路等方式,有助于改良监管权力的配置和运行程序,重构中国消费金融的监管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银行监管方式的趋势 1.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在识别、度量银行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审慎监管原则,提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监管措施。它更注重银行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典型对象的实证分析表明,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发展定位和方向不明确以及融资杠杆过低等问题,对其监管则存在监管法律不完善、中央和地方分层监管机制不健全、审慎监管和非审慎监管边界不清晰以及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分类监管机制仍未建立等缺陷。借鉴国际范围内非吸储类放贷机构和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监管与立法的经验,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非吸储类放贷机构监管法律;采取审批制和注册制的市场准入方式;坚持非审慎监管原则;在监管主体方面,实行政府监管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建立健全差别化监管和分类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从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的风险控制、监管法制、监管目标、监管对象等要素出发,探析归纳了基于不同要素下的各自监管理念的演进原因及其过程。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法治等的历史差异以及金融理论的不断创新、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实践的不断探索,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理念经历了从合规为本监管到资本为本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的转变,并存在着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导向监管、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机构导向监管与功能导向监管等差异。这些不同的监管理念有效地丰富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完善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较好地强化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保护了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促进了西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04,(7):92-92
《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分上、下册)是《软件行为学》系列著作中第二部学术著作。《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讨论了银行领域在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风险监管这一世界性重大课题。课题包括风险监管信息内容真实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业务内容监管、业务行为监管、系统行为监管、信息内容监管、监管信息与系统在不同范围内的综合与抽象、信息自下而上汇总的行为监管、政策自上而下传导的行为监管。  相似文献   

15.
鲁建华 《时代金融》2008,(9):109-111
<正>监管文化是监管当局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具有共同的监管理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信念、群体意识、监管目标、努力方向等。监管文化是一种灵魂,是一面旗帜、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监管文化具有独特的导向、凝聚、  相似文献   

16.
电子货币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电子货币监管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特点,为我国电子货币监管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电子货币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对象和监管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即监管理念呈现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并重的特点;监管模式包括功能型、主体型和专题型三种类型;监管对象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内容涵盖资金及账户安全等方面。其启示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电子货币监管体系,以鼓励创新,维护支付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市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市场在我国也迅速发展,但其运行过程蕴含巨大风险。只有通过探究正确的监管方式,将其纳入货币政策的监管体系之中,才能有效进行风险管理、预防危机的生成。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状况和相关风险,然后从监管模式、监管机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和监管效果入手,在分析美国、欧盟和英国对于电子货币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货币监管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强对电子货币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保险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监管工作的重心由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向以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方向转移.监管重点的转移,使保险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风险为核心的保险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也在逐步确立.非现场监管是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监测保险企业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非现场监管的作用和意义等切入,提出建立适合当前需要的非现场保险监管目标体系、风险监测以及预警体系,以及建立和实施特别监管制度等建议.同时,就如何健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提出了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和处理分析系统,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监管队伍,建立综合评价和信息披露制度等配套措施的建设性意见,以期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独立统一的银行业监管框架已初步形成。作为基层银行监管部门如何尽快更新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理清监管思路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当前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层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探讨提出了基层银行业监管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是当前金融业内两种不同的呼声.监管量过少,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甚至使整个经济体系崩溃;监管量过多,则会造成监管成本高、寻租造租、监管者道德风险以及被监管者逆向选择.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监管工作应有侧重,但监管不足和监管过度这两种倾向都应努力避免.适度监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构建适度监管体系应建立统一金融监管组织、完善和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在监管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对监管者的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