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提出的高要求与现有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相对低水平之间的矛盾。核心问题是应该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经济理论;关键是要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重点是在辨证扬弃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充分利用西方市场经济经济学理论,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辨证扬弃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偏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倾向。在教学安排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发生动摇;在教材建设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逐步削弱甚至被取消的趋势;在教学实践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分析、批判的前提下,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合理的成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研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把握好以下问题:要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分清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关系,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认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忽视、轻视和敌视,而西方经济学被盲目普及、提高和追捧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其次,要克服在学习和宣传中形成的两种教条主义;再次,要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和必然联系;最后,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两种对立的学科体系,其对立的根源在于两大学科体系的阶级性倾向以及各自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人的本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变迁,反映了现实经济世界的发展变化.在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科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推向深入,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指导意义,西方经济学具有实用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先进的方法、观点、理论也是值得借鉴学习、吸收利用的。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谈谈比较两种不同类别的经济理论得到的启示,分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以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傅殷才主张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忽视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与实践的研究.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批判克林顿经济学的阶级性、辩护性和反动性,目的是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克林顿经济学:既要避免对克林顿经济学的过度盲从,又要重视其所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的复兴理论与现实意义,还要重视克林顿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借鉴价值.傅殷才对克林顿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批判,与对其政策实践的评析,启示我们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重视科技进步、产业创新,借以推进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一般理论、西方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只有努力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体系,才能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对二者进行客观的理性比较。西方经济学聚焦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聚焦劳动解放;西方经济学以物为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为本;西方经济学聚焦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聚焦效率基础上的公平。二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俊杰 《经济论坛》2010,(2):215-219
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探讨乃至根本反思。在纵向结构上,可分为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和各种具体方法;在横向结构上,又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等。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与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的发展史表明,任何经济理论都是适应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我们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努力探索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成果,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形成一整套指导我国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以此来构建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曲折,并呈现明显的陈旧化特征。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此,必须在继承与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成果与新方法,形成新范式,努力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不同的研究取向上。由于西方经济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形态和不同的理论流派,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取向上既有重要差别,也非完全对立、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取向上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而且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形态、不同流派在研究取向上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借鉴当代西方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在于,批判实在论以马克思为思想先驱,同时从异端经济学中提炼方法论合理内核,因此能够为我们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提供新的视域。必要性在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异端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彰显隐含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包含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方法论、《资本论》方法论、恩格斯的经济学方法论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方法论,其中以《资本论》的方法论为主体。回顾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变革。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为指导,正确对待和积极借鉴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合理因素,对于充实和丰富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评论》2007,(4):68-73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一直奉行理性主义传统,并把确定性经济社会观、经济人假定和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的硬核;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又不断地把逻辑演绎、数学方法和博弈论纳入它的方法体系中。在如何对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中,以揭示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演变为线索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发现它的理论具有的特性。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传统,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要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实现多样化,包括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学,我们应该采取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绝不应该让其占据我国经济学教育的主导地位,绝不应该让其成为指导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管理决策的主导性的理论依据。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设定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的研究对于解释和解决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意义,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