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文胜 《乡镇论坛》2008,(14):42-42
中国大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化,同时又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7亿农民的中国大地,新农村建设是跟城市学步,还是走自己的路,是摆在13亿中国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因为这将影响着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关系中国的未来发展,最后将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被誉为“扎根在农村里的大学教授”贺雪峰先生,经过多年的乡村调查和辛勤研究与思考,给出了乡村前途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人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生活。他们吃粮,不是到田里去播种,然后收获,而是到居住地区去买:他们吃菜.也不是到院子里去摘,而是到菜市场去买。他们劳动,是在经过社会化综合与分工的流水线上的某一点,重复着某一动作.直至去世。他们得到的报酬.是将物质概括化了的货币.然后他们去各种分类的商店购买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生产与消费.已被集合在一起,加以统筹与计划,简约地划分为一系列的单位。  相似文献   

3.
在欧盟,新的城乡差别正在浮出水面,不过这次是倒过来的,城市不如农村,农村社区没有城市里的垃圾浊水、人声鼎沸、交通拥堵、非人的建筑尺度,只有绿色、鸟语、各式各样的标志、与人的尺度相适应的建筑尺度,欧洲农村正在死而复生。在欧盟!新的城乡差别正在浮出水面!不过这次是倒过来的!城市不如农村!农村社区没有城市里的垃圾浊水、人声鼎沸、交通拥堵、非人的建筑尺度,只有绿色、鸟语、各式各样的标志、与人的尺度相适应的建筑尺度,欧洲农村正在死而复生。无绿不成村——这是叶齐茂对他走访的欧盟10国100村最精练和直接的评价。“与绿色对象…  相似文献   

4.
乡村古树     
走近任何一个乡村,都能看到长在乡村里的古树,它们就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慈祥地坐在村子里,与太阳为舞,与月亮星辰为伴,守望着日月、四季和乡村世世代代的人们。我的老家.鄂西子娘园寨子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古树。最古老的则是逾千年的古银杏。其次是老槐树、松树、樟树、柏树,等等。它们坐在村子里的坎边、岩边、屋前、房后.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  相似文献   

5.
乡村古树     
走近任何一个乡村,你几乎都能看到长在乡村里的古树,它们就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慈祥地坐在村子里,与日月星辰为伴,守望着更迭的四季。我的老家就有许多这样的古树。最古老的要数逾千年的古银杏,其次是老槐树、松树、樟树、柏树等等。它们扎根在村子里的坎边、岩边、房前、屋后,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  相似文献   

6.
乡村集市     
周汉兵 《乡镇论坛》2008,(29):43-43
居住在城市,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头晕目眩,但常常却难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反而令人感到身心疲惫。这时候,我总是特别想念乡村的集市,特别想到乡村的集市去看看。乡村的集市与城里的不同,它不是天天都有。在农村,比较大一点的乡镇都有集市,而比较集中的集市绝大多数设在乡镇政府驻地,一般依照农历设定逢场日,相隔三五天轮回一场。根据习惯,有的逢农历一、四、七,有的逢二、五、八,有的逢三、六、九,有的逢四、七、十。逢场这天,村民或早或晚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往往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陈飞焱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我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一个很小比例,城市化仍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总的来说,城市现象是体现人类生存的物质、自然、社会、文化等诸条件有机联系的一种生活方式。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8.
孙本召 《乡镇论坛》2011,(30):32-32
一个人,就是一粒种子。一块地,犁过,耙过,一粒种子从老茧的抚爱里,自由落体运动后.很听话地卧在土壤里。种子的飞落,和落叶不同。落叶,是秋的华美,有点宋词的哀婉;种子,是春的小令,欢悦灵动。我更钟情于种子。老家.就是一块地,我是老家的一粒种子。种子落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个人,落地生根,一辈子安身立命的去处很多.  相似文献   

9.
乡村采录     
别因电话疏远了群众江俊近日,因事遇到一些乡镇办公室人员,不少同志反映乡镇电话费居高不下,且有看涨之势。究其原因,与部分乡镇干部经常在电话里布置工作不无关系。电话,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工作在基层的乡镇干部,通过电话向所管村了解突发性的情况以及下发紧急通知未尝不可。然而,笔者觉得,乡镇于部总在电话里布置工作就不恰当了,至少有以下害处:一是疏远了干群关系。乡镇干部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苦与痛,欢与乐,听不到老百姓换C窝子的话,长期下去,干群之间易产生隔阂,增加工作的难度。二是滋长了官…  相似文献   

10.
乡村的芬芳     
闵凡利 《乡镇论坛》2008,(33):17-18
女人从地里回来,刚走到家门口,看到了停在院子里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1.
乡村不言谢     
饮者 《乡镇论坛》2008,(21):29-29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相似文献   

12.
英国首都伦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几个世纪里,伦敦经历了一个从昔日的帝国之都向今日的世界城市的转变过程,已经成为了英国的政治中心,全球名的国际、商务、金融中心,并被誉为“欧洲顶级商务城市”。它在专业服务、娱乐、医药、零售等方面建立了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赵晓明 《乡镇论坛》2014,(35):26-27
老龄化的时代渐行渐近,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当下,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公办机构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与郊区、农村的民办机构养老床位利用不足的尴尬并存。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农村有能力吸引有意愿的城市老人前来养老,缓解养老资源不均衡困局,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财会通讯》2006,(12):I0043-I0043
在过去一个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人往往把新年元旦与纽约市中心时代广场的庆祝活动联在一起,而纽约则是美国最大,最多样化,或许也是最富前瞻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乡村腊月     
儿场厚厚薄薄的冬雪过后,腊月便迈着轻盈的脚步向着乡村走来。一迈入腊月的门槛,孩子们便在村子里成群结队地疯玩。“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这稚嫩的童音里,迎接春节的大幕拉开了,腊月像是沿着一条千年碾下的车辙,一步一步直通年关。村庄上空也开始弥漫出一股越来越浓的年味儿。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企业》2006,(5):24-31
可以说人类对理想家园的寻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构筑起温馨的家园。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以及强大的机械力对自然环境的加工与再加工,使得人类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逐步疏远自然。从认识到这一处境之日起.“适宜人类居住”就真正成为城市的追求目标。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寻求家园的欲望也越加浓烈。但是,在今天的城市里.这种需求能得到满足吗?城市,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在欧洲,一般是指地区性的旅游,是当地居民对外开放和与外界相容的愿望的一种表现,其最主要支柱为地方土特产品和当地风土人情。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地一法国,旅游主要由四大产品体系构成:以滨海游为主体的蓝色旅游,以高山滑雪为特点的白色旅游,以巴黎等城市名胜古迹为代表的城市旅游,以及以美丽乡村风光、土特产品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游客量近年来己跃居各项旅游之二,仅次于蓝色旅游。  相似文献   

18.
顾万胜 《乡镇论坛》2009,(12):19-19
一个男人,大学毕业了。他的同学都到大中城市淘金,在同学们眼里,城里才是生产梦的地方。与这些同学不同,他背负行囊走向远方。他一直往前走。流水淙淙,天空瓦蓝瓦蓝的。在一个小山村,他终于停下了脚步。村子很寂静,门前山坳里到处部撒满了豆子似的劳作的农人。牛在村边吃草,鸭子悠闲地漫步。小孩子们在玩耍,  相似文献   

19.
很难想象,英国人麦柏林在中国的第一个春节,竟然是在陕西韩城,一个距西安几百里外的小山村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何叔衡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杓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五岁丧母,七岁开始学着看牛、割草、砍柴。在12岁以后的十多年岁月里,何叔衡一直过着边读书边耕田的生活。在这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