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基于旅游开发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南方草原与北方牧区草原资源背景条件的综合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这两类地区虽然在自然条件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有较大差异,南方草原受草原资源条件和民族风情浓郁程度的限制,无法达到北方牧区草原旅游那样可以依靠原汁原味的草原文化来吸引本国及周边乃至全世界游客的能力,但可以利用其比较优势,通过精心的策划,从满足市场需求入手,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区域性度假休闲、观光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发了草原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本文通过对草原概念的界定,抽象出草原旅游的内涵,并指出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危机.因此要进行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组合单一、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散、环境破坏及季节制约性比较严重。应全方位打造草原旅游精品,加大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多角度的金融投资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以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进行合理的草原旅游发展,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我国草原旅游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发展草原旅游的意义以及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国生  杨晓霞 《经济地理》1997,17(1):108-112
文化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业的新潮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对丝路文化旅游研究、开发的深入。但与北方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相比.对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开发则显得相对薄弱.1996年9月22日《中国旅游报》刊载“”97中国旅游年推出了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旅游专线”、其中第六条专线“丝绸之路游’呗u仅限于北方丝路沿途的西安、西宁、固原、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库车、喀什诸景点。显然、加快开拓南方丝绸之路旅游业已迫在眉睫。如何利用南方丝路文化这一整体优势、建立以此为主题的西南地区区域旅游体系.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草原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思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安全。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草原旅游是国家的生态安全需要。为了促进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社区的角度来进行旅游目地的建设和管理,谋求旅游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草原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存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域差异,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业绩和发展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头市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与知名度却明显下降.对比研究包头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开发程度、旅游市场、经济与政策环境等因素,提出区位条件是当前客观存在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不利因素.目前,当务之急应为转变思维模式,宏观上以国内中远程市场为重点目标,确立草原、民俗-古迹-黄河的旅游开发序列,微观上倡导建立以“参与体验、观摩感受”为核心的规划理念与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经济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吉林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渊源,具有开发多元性旅游资源的潜质,因此,吉林西部文化经济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杨智勇 《经济论坛》2010,(11):103-105
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走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锡林郭勒草原旅游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发展生态的旅游条件及现状,提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社区的角度来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管理,谋求旅游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学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草原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良 《经济论坛》2011,(3):93-95
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强,煤炭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本文基于我国草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总结出煤炭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并结合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南建省以来,致力于建设同际级旅游岛和发展环岛游,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相对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一直缺乏足够的旅游吸引力,从而使环岛游在西部出现断链.西部地区位于五指山脉和长山山脉的雨影区,近海而干旱,大面积热带干旱景观是中国南方地区难得的稀缺自然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需求以及可进入性的改善,使西部地区热带干旱景观的旅游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西部热带干旱景观的旅游是海南岛完善环岛游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不能照搬东线模式,尤其要减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9’中国·张北坝上草原文化旅游节”以其独特的创意、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为社会各界呈送了一场草原文化旅游的盛宴,成为张北旅游业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特克斯县坚持旅游、文化、城建并举,推进世界级旅游精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喀拉峻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创建全面铺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建成了特克斯县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天翼航空基地、喀拉峻码头、库尔代河漂流等一批旅游项目和一批基础设施,在全疆率先建成了水陆空立体观景模式,特克斯县被评为全国首批、新疆唯一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新疆天山-喀拉峻草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出台旅游商品扶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扶持基金,全县宾馆、农牧家乐达到100余家,近两年全县新注册个体、企业1014家,旅游相关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66万人。2015年接待游客67.2万人次,创收4.89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0%和231%。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健康、持续、合理的动态过程。徐州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但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本文分析了徐州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围绕旅游优势资源深度开发,探讨了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空间组织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肇丹丹 《经济论坛》2009,(23):99-101
锡林郭勒盟是传统的草原旅游目的地,具有一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但是,由于近几年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欲望和消费趋势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对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再审视旅游业的经营理念,更新经营方式与手段,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旅游业经营理念,满足旅游者不断变更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