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企业之所以得以成长是由于促进企业成长的各种有利因素的发展。然而,企业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还会遇到各种制约瓶颈和陷阱,形成企业成长的上限。管理学的"木桶原理"揭示了,木桶盛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根木板,而不是最长的一根,如果把木桶盛水容量大小比作企业成长能力大小,那么最短的一根木板就是企业成长的上限。因此,企业成长过程是有利的促进因素和不利的制约因素之间的博弈和均衡过程,企业持续成长的实质就是不断突破成长上限(加长最短的木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越"成熟"越"危险" 人们通常认为,在成熟型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规模化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80后"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年代,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价值观和行为特征.随着"80后"逐步走入社会,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80后"已慢慢变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笔者从介绍"80后"这一概念出发,分析了"80后"的个性特征和造成这种个性的特殊成长环境,进而总结出"80后"在管理方式上,具备推祟弹性管理制、理解与宽容度更强、提倡参与式管理的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遍遍汇报南通经济发展形势,一趟趟跑企业下基层展开调研,一项项举措纳入政府的"大盘子".这成为南通质监局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管理扁平化,快速决策 微软前中国总裁高群耀在<体验微软一我对微软说实话>中的说过一句话:"微软中国的报告渠道多达七个环节,通过这个渠道到达最高层要跑多远?热情能维系多久?"当小企业成为大企业时,庞大的机构常常会使其步伐变得缓慢下来,即便像微软这样优秀的企业,在如何应对"大企业病"时也面临着难题.  相似文献   

6.
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想到了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成长瓶颈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的成长瓶颈问题,不妨借一借东风.所谓借东风,就是借人才,借智囊团,利用借来的人才和智囊团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7.
"园"中育才     
莱钢棒材厂团委通过建立"文化园"、"科技因"、"创业园"等园区式的活动,为团员青年搭建起创业成长的舞台,丰富了团员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私营企业似乎陷入了"短命"的魔咒,虽然成长速度快,但消失速度同样快.本文通过分析私营企业"短命"现象出现的原因,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大企业都把"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作为自己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IBM:"没有任何企业会这样对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探究IBM成功的原因,关心和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是IBM成功的真正奥秘.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变化比电话还快的时代,有什么"定海针"可以使企业"头脑不晕".在临近"天命之年",我经常思考"亨达"(青岛亨达集团,以下简称"亨达")"建百年企业,树世纪品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宣贯落地的过程。让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是采油工艺研究院创建中石油一流采油工艺研究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这里会聚着全国1000余家企业代表,正在参加由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指导支持下,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举办的"当代经理人论坛2003年年会暨六届中国成长企业峰会",并对2003年中国成长企业100强进行颁奖,授奖台上,位于温州柳市的长城电器集团以1367.93%的增速,获得2003年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第二名,成为浙江省37家上榜企业之首.  相似文献   

13.
ERP进入中国已十年有余,可是始终没有给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亲近的感觉--先是高昂的价格,然后是混乱的概念之争,最后是让人沮丧的实施成功率.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大型ERP项目的实施和开发工作,丰富的ERP实施经验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深刻了解使博科人认识到:只有让中小企业ERP自主,才是普及ERP最根本出路.基于这样的思路,博科从产品理念、技术架构以及功能设计为国内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一款全新的ERP自主平台产品--MvERP,这是一款在分销、实施、应用和维护等方面完全开放的ERP产品,并具有低成本、快实施、易维护、可成长等鲜明特征,从而为中小企业真正与ERP"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知名度高、美誉度低的品牌;曾经实现过超常规发展,却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企业根基薄弱,综合实力不足,过度依重价格对市场的拉动,品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奥克斯可以称为中国企业近20年发展史的"标本企业"。奥克斯的成长经历,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企业成长史,身上集中了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8,(15)
有听说过要求"工资跑赢CPI"的,"理财跑赢CPI"的,可你听说过"租金也要跑赢CPI"的么?最近,记者就听到这么一个新鲜事:一位房东要求在租赁合同中增加补充说明,如果CPI指数连续上涨过快的话,他有权及时调整租金。  相似文献   

16.
元,初始的意思;老,老资格的老。高傲的创业元老为企业出了一道难题,解决好了,企业短痛、微痛;解决不好,就会面临突变,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在企业里,只有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才会"老";年长者会"老",年轻的创业元老也可能少年"老"成、"老"气横秋,却很难"老"当益壮。元老的"老"不是年龄上的"老",而是缺乏成长基因的"老",是态度上的"老"。  相似文献   

17.
企业度过创业期的四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星"企业普遍面临如何从"快公司"变为"大企业"的挑战企业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一般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会划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业前期)、快速成长期或扩张期(创业中后期)、成熟期,最后是衰退期或企业再造期(再造期直接与企业的二次创业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小型成长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企业内部几乎每个人都忙不过来,但是整体工作效率低下.这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为此想尽办法,希望改善这种工作局面,但始终不得要领.要改变企业员工这种"瞎忙"的现象,首先要找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的"快公司",这些"快公司"与其说是成长快速,倒不如说是乘坐着一辆高速行驶的快速列车,即使能日行千里,下车之际也难以健步如飞。除非企业自身能够通过模式的进化,实现根本意义上的强身健体,将"外部之快"转化为"内部的加速度",而"奥康"的成功转化经验值得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乾茜媛  金伟 《中国质量》2002,(1):32-33,44
我国经济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历史、体制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外延的粗放式经营占据了统治地位,企业在依赖市场的同时,又不放弃依赖政府.因而,造成众多企业"追量弃质"外延扩张、产品雷同、攀比与不正当竞争等等,经济呈现出严重的"低效"现象,许多"鸟枪换大炮"之企业却面貌未改,亏损依旧,越陷越深.如今,我国已"入世",探析、遏制上述这些现象是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经济质量、促进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