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经济》2014,(10):26-27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口规模膨胀一起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导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提出沈阳市资源、环境、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对沈阳市经济增长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都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是都付出了资源巨大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的代价,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为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获取利润、依法纳税、遵守公德、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和职工利益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的持续上涨,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能源产业越来越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焦点和战略制高点。抓住机遇、主动谋划、快速实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是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伴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化石能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的局面。那么,化石能源短缺的具体表现形态如何?造成短缺的结构性成因是什么?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探讨了高耗能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中国经济对高耗能产业的高度依赖是造成化石能源短缺的结构性成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报废的废旧机电产品日益增长,造成了大量的“汽车垃圾”、“机械垃圾”、“电子垃圾”等社会公害和再生资源的浪费.加快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有限与消耗过度之间突出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转变传统经济模式以谋求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耗竭,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从根源上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唯一方法,也是我国政府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效益。本文拟就资源消耗效益的计量方法和应用谈点粗浅看法。资源消耗效益是指一定数量的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常用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来表示。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越小,表示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就越小,资源的消耗效益就越高。资源的消耗效益的提高程度一般用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降低率来表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降低率越大,表明资源消耗效益的提高程度越大。资源消耗效益的提高程度主要受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8.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长期强调经济发展速度,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造成了目前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再这样下去,不仅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威胁,子孙后代的日子潜  相似文献   

9.
湖南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消耗也在高速增长,粗放型地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使湖南省的资源瓶颈日趋明显.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湖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南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创建产业园区,利用"中部崛起"战略和建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后发优势等有利因素予以分析,为湖南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能源的大量的消耗。近年来,高增长下的中国通过大量进口石油,保证经济快速发展。面对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生物质能源作为汽油的重要补充,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逐步扩大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将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将生物质能源的有利影响从生态和经济福利的角度加以考虑,提出生态与经济福利度量模型,充分考虑生物质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与化石能源相比的生态经济效益,从减排收益、环境收益和循环收益三个方面设计测算模型;评议了生物质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效益评价的测算口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重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能源资源的消耗。那么,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是先发展经济然后再对环境进行治理,亦或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同时协调发展,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探讨,通过数据模型分析了重工业城市——包头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今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也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减速、股票大跌,使个人投资机会减少。但是,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善于把握机会的投资者在股票、实物黄金、艺术品等领域留下了诸多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发展是以能源的消耗为能动力的,能源大量消耗伴生的问题是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日渐增大,主要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所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能源发展既是基础又是保障,而清洁、无污染的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基本条件。所以,如何做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效应分为资源约束效应和资源诅咒效应,我国对于资源诅咒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区域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说,研究资源诅咒效应的文献很少。本文采用国家层面数据分析了中国的资源效应,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单方面的自然资源消耗的增加,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会增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目前自然资源的消耗对中国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就国家层面而言,我国存在资源约束效应,但资源诅咒效应不显著。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学者对河源恐龙化石资源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河源恐龙化石资源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河源开发恐龙化石资源提出了建立主题博物馆、规划遗迹公园、做好恐龙文化建设3个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亚敏 《全国商情》2011,(12):80-81
由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加强,传统的贸易模式已经不适应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各国要想在世界贸易中更好的发展,成为贸易大国,就必须改变本国的贸易模式,贸易模式要适应世界贸易变化发展的趋势,改变各国传统的贸易模式,利用本国的丰富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经济因素,避免对国外市场的高依赖、低附加值和原材料的过度消耗,组建国家研究与开发补贴局,强化自我开发和创造能力。各国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就必须要成为一个贸易大国,贸易模式的转变将是各国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增长,多数生产企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环境、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已接近临界点.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延续下去,我国经济的发展显然难以为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而目前各方面热论的"循环经济"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增长需要的新思路.以此思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绿色能源,新能源产业开展迅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就显得非常及时与重要.  相似文献   

20.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十二五"期间,"扩大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技术进步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与调整的情况下,扩大消费必将增加资源消耗数量和强化资源消耗程度,形成与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确处理资源节约与扩大消费、生产消费与资源利用、消费者自由权益与社会义务之间的关系,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等层面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实现消费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