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大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城市。大连以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取向,已经成为东北区域经济带中一颗耀眼的“北方明珠”。  相似文献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正式印发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该规划明确制定了2009-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目标,这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机遇也是挑战。《规划》中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立足长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城市协作、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由此成为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肩的国家级新区。  相似文献   

4.
于波 《辽宁经济》2013,(8):66-67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因素,提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通过这些机制不断强化财政对就业的扶持职能,更好地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为构建和谐辽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2009,(2):1-1
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向纵深推进,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加快推进辽宁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加快推进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对于加快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对于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间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大产业比重变动状况及辽宁沿海经济带行业空间基尼系数的计算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连顺 《港口经济》2009,(9):49-49
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1992年建立,2008年被确定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区域。旅顺经济开发区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旅顺全面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加快产业集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彦堂  张达 《东北之窗》2011,(14):33-35
两年前的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前的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王满  宋路莎 《中国经贸》2010,(10):69-69
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及担保机构、银行等外部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求为解决辽宁沿海经济带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站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高度,指出了进行区域融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政府引导、金融创新、企业挖掘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情况的有针对性的融资对策,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期间,辽宁沿海经济带充分发展,但是,对外开放工作发展缓慢,并未充分发挥大连的龙头作用。在“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期,辽宁沿海经济带应当强化沿海产业互动及产业链的相互配套,优化沿海港口功能,促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辽宁沿海经济带放在全国以及东北亚的范围,进行规划布局和谋划发展,以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重塑东北振兴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是东北地区对外物质交流、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同时,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腹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与东三省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协同发展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剩余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薛巍 《辽宁经济》2014,(2):12-16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产业布局趋同、沿海与腹地缺乏协调互动、开发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要转变指导思想,着重追求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临港临海产业体系;创新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已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旅游业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为了科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旅游市场实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县域经济实力和县域旅游发展活力六方面构建了包含21个指标、32个具体因子的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营口市的盖州市旅游竞争力为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中最强的。另外,盖州市旅游市场实力和旅游发展活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排名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第一。北镇市、兴城市、宽甸县和瓦房店市的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环境实力和经济实力分别为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中最强的。从空间上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旅游竞争力的格局为"辽东中等偏高,辽南中等偏低,辽中高中,辽西高中低混杂,总体格局为高中低交错分布"。  相似文献   

15.
港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优势,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程度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功能定位,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是包涵了对港口及相应产业发展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现状入手,进而从港口与临港产业匹配程度、临港产业的结构性问题、岸线利用与项目运行、产业园区发展、空间规划与管制等五个方面分析当前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快港口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产业集群、强化管制与配套保障、滨水区综合利用、加快港口与腹地互动等方面提出推动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入手,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全域旅游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存在的问题.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在具体分析了全域旅游背景下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现状和优劣势基础上,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优化整合问题的具体对策,为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提出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向纵深推进,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加快推进辽宁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加快推进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对于加快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对于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区域发展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创新基础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持能力。并通过因子得分情况对区域内部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曹松威  何艳 《辽宁经济》2010,(12):22-23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经济增长极。它是由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六个城市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的。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总面积为5.6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 《辽宁经济》2010,(4):10-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辽宁沿海地区将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意味着辽宁将选择依托沿海地区面向世界发展的开放型发展战略。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大连确定了“三个中心、一个集聚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