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盛工商所积极架设“再就业连心桥刘伟沈阳市工商局苏家屯分局林盛工商所以市委、市政府关于搞好“温暖工程活动月”的精神为指针,以工商系统“送温暖工程”为基础,按照“再就业连心桥”活动实施方案,于1998年1月14日与林盛煤矿工会签订了“再就业连心桥”活动...  相似文献   

2.
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稳定。泉州市各级政府对帮困和再就业工程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去年以来,市、县两级基本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帮困和再就业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帮困和再就业政策措施,投人帮困和再就业资金766万元,做到认识、领导、政策、基金“四到位”。各级劳动部门把帮困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充分发挥组织、协凋、推动作用,协同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帮困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陈晶 《辽宁经济》1998,(5):15-15
推动劳动就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陈晶1997年,我省劳动经济工作认真贯彻十五大提出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精神,劳动经济工作改革力度增大,劳动就业进入了大的调整时期,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一、劳动工资基本状况1.劳...  相似文献   

4.
千方百计实施好再就业工程●本刊特约评论员实施再就业工程,是解决“人往哪里去”这个困扰全省经济发展难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我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关键。辽宁能不能发展,能不能稳定,当前第一位的问题是实施再就业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三...  相似文献   

5.
政策导航     
财政部将批准设立“再就业基金”财政部将于近期正式批准设立“再就业基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推动再就业工程的顺利进行。1997年,我国城镇约有上千万职工下岗,1998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进,下岗、失业人员还会增多,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地方先行设立的再就业基金,在管理上也尚未统一、规范。而新设立的“再就业基金补助”科目已经出现在财政部制定的((19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这表明,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将成为再就业基金的固定来源。有关人士指出,再就业基金将主要用于解决下岗人员在再就业期间的益本生.活…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总工会下岗职工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六年以来,共接待下岗职工110000余人,介绍职工再就业13000多人。举办各类培训班81期,培训职工5700多人次,建立了10个培训基地。几年来,服务中心先后被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和报道,并多次被评为“职业介绍先进集体”、“实施再就业工程先进集体”等先进单位,去年又被陕西省劳动厅评为“全省再就业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7.
1995年,“再就业工程”在国务院的部署下正式启动。3年来,各级政府推行不遗余力,虽取得不少成效,但仍挡不住“下岗潮”的冲击。如何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解决失业问题,这是留给本世纪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再就业,路在何方?社会保障是再就业关键据统计部门...  相似文献   

8.
再就业工程是关系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保障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市委高度重视,全社会加大力度,各行各业形成合力。妇联作为代表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理应把参与再就业工程,帮助下岗妇女再就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区党工委领导下,在市妇联指导下,在社会各方支持下,1995年以来新区妇工委积极参与再就业工程,努力筹集资金,建立基地,拓展渠道,探索机制,先后帮助4231名下岗妇女重新就业。统一思想,加强责任,为妇联参与再就业工程正确定位妇联参与再就业工程,既有…  相似文献   

9.
本市工业系统“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佩耀  赵奇 《上海改革》1995,(12):22-24
近年来停工待岗人员的急剧上升,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隐性失业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集中表现,因此具有社会性、综合性、集中性、长期性的特点。对于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在“再就业工程”中用改革的精神,超常的思路、系统的方法加以妥善解决。为此,我们建议把已在社会上普遍推行的“再就业工程”具体分解成四个实施策略:劳动力安置的分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这既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只有就业再就业搞好了,才能保证民心顺畅,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提出的“民心工程”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二二个代表”重要理论落到实处。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我们葫芦岛市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我们第一次常委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做为2004年的“第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积极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李良运高海几年来,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足职能,整体运作,对实施省政府关于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去年6月底,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私...  相似文献   

12.
我市再就业工程全面实施始于1996年末,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有6.38万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对促进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再就业工程的推进,一些深层次及多年积累的矛盾逐显突出,如果不加以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将制约着再就业工程的深入运作,也不利于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完善。下岗职工稳性就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劳动关系处理是当前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鹏同志在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切实抓好再就业工程。这是国务院今年要抓的一件大事。”中央领导十分关心下岗职工的生活,强调要千方百计组织好再就业工程,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1997,(6):49-50
临海市于1995年6月开始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1996年底,全市已有967名失业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2745名下岗和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再就业工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企业职工下岗待工人数日趋增加,在“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下,县级政府如何实施好“再就业工程”正式为影响县域社会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其失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条件,加大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浙江江苏改革下岗工人再就业机制“下岗”消失“保险”登台浙江省将对下岗工人再就业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据悉,从今年起,浙江将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从20()年起,浙江省企业新裁减的员工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而直接通过市场再就业,并争取用2年-3年的时间完成这一转变,把对下岗工人的管理服务工作从企业和再就业中心分离出来,完全转入劳动力市场。从2003年起,浙江省所有的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都将通过失业保险得到保障。据来自江苏省有关部门的消息,今后江苏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和国有企业中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沈训芳 《上海改革》1998,(5):36-36,42
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转移问题,是当前推进再就业工程过程中最频繁碰到而又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劳动力输人方不肯接纳劳动关系,一部分下岗职工为保住在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宁愿只拿下岗补贴也不愿再就业;因为劳动力输出方要求同时输出劳动力及其劳动关系,一些用人单位宁愿用素质较差的外地工也不愿用下岗工人。可以说,劳动关系是制约再就业工程的“瓶颈”,使许多本来可以解决的再就业问题而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 1、全面完成全年“95146”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分别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08%、102%和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95146”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就业和劳动力正常流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破产企业和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