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牌即财富,名牌出效益。谁拥有名牌,谁就能赢得客户、占领市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名牌的特有效益,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不少人对这种名牌效益的理解出现偏差,对它任意夸大或抱着一种错误的动机去追求时,就不文明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名牌建设朝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发展,使之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一、名牌现象中不文明的表现纵观当前名牌现象,我认为我国在发展名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文明行为:1.名牌评选中的不文明行为。中国评选名牌活动的历史已有(1991年开始)7年了。这期间,各地先后出现了推出“中国…  相似文献   

2.
张冰 《改革先声》2000,(10):36-40
外国强势企业一步一城,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竞争已超越了国界线,而我国全国性名牌企业十分有限,全球性名牌则几乎没有。针对大批败走麦城的民族品牌,中国企业家们应该从“创名牌”的火热激情之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亟待走出残局,已成为中国名牌企业大势所趋。   我国绝大多数品牌,不是战败在技术、产品上,而是战败在服务优势上。服务被经济学家认为是“第二次竞争”,是“至尊的事业”。我国多数企业在追求服务上常常是被动的,只满足“起码的服务”,售后服务系统不健全,极…  相似文献   

3.
张培梁 《理论观察》2008,(6):162-163
名牌主持人,不仅是每一位新闻主持人的追求梦想,也是每一家广播电视媒体想极力打造推出的节目主持领军人。那么,如何打造名牌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家的经营战略观群山一是名牌观。当今消费愈来愈倾向名牌。名牌追求与消费已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物质需求,增加了精神享受,是消费者地位、形象、富有在产品上的体现。同时,打开的国门使国际名牌产品大量涌入,冲击着企业,更冲击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国际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名牌正经受生死考验 (一)世界名牌的冲击。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门打开了,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市场,本不足为奇,但其市场竞争力之强,来势之猛,对国产名牌冲击之大,令人不能小视。环顾国内市场,世界名牌比比皆是。名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人崇尚世界名牌,迷信世界名牌,追求世界名牌,舍得花钱购买世界名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6.
给中国名牌多些关爱倪顺发有消息说,“中国质量万里行”的主帅艾丰先生出任《经济日报》总编后,日前又张扬起“中国名牌”的大旗,在其麾下推出了《名牌时报》。经济日报如此关注中国名牌,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消息。有经济学家戏称,1997年将是“中国名牌”的“牛年”...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名牌的竞争。创立品牌、发展名牌,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和重要战略措施。但不少企业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有形的投入,而忽视了化的投入,结果,事倍功半,没有创立出富有竞争力的名牌。  相似文献   

8.
知名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是企业启动市场的金钥匙,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中国的出口产品被外国人嘲笑为“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时,才咋舌于可口可乐的品牌竟拥有数百亿美金的身价。勿庸讳言,国人名牌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越来越注重创造名牌,追求名牌。但是由于实践的短暂,理  相似文献   

9.
名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名牌在中国经历了从空白到繁盛的飞跃,政府在推进名牌,学在研究名牌,企业在争创名牌.媒体在传播名牌,消费在购买名牌,汇集各方力量的名牌热以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0.
张世洪 《西部论丛》2006,(11):35-37
9月初,“2006年中国名牌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四维瓷业“SWELL”卫生洁具蝉联中国名牌称号。它是第一批获得中国名牌的卫浴企业,也是西部地区惟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卫浴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 时下,争创名牌,追求名牌效应已成为企业跻身市场经济大舞台的主攻方向。但值得警觉的是,现有许多企业在创立、保护名牌的问题上却偏离了轨道,陷入了误区。误区之一:认为名牌是靠广告吹嘘"打  相似文献   

12.
创名牌十大方略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蒲心文名牌,是企业视觉形象的集中表现。能否创造出名牌产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名牌是分层次的。有世界名牌、省内名牌,甚至也有市内名牌,因此,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也是有层次的。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名牌的竞争。创立品牌、发展名牌.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和重要战略措施。但不少企业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有形的投入.而忽视了文化的投入.结果.事倍功半,没有创立出富有竞争力的名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量的外资和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企业、产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加入WTO之际,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创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才能跻身国际经济舞台,屹立于世界名牌之林。  相似文献   

15.
国家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经济,所以成立了一个国家特设机构——“中国名牌战略促进委员会”。这个促进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每年评选一次中国名牌产品。通过三年的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高,地方对该活动支持很积极,已经评选出了300多个名牌产品。但是比评选名牌更重要的是名牌培育,评是一个方面,名牌培育是主要的,由此成立了一个名牌培育委员会,我任主任。  相似文献   

16.
周寻 《辽宁经济》1997,(2):42-43
发展中国名牌迎接世界挑战●周寻一、发展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的水平,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名牌的发展,可以使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可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造就地区优...  相似文献   

17.
芜湖市益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游弋商海百余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下特别重视抓质量工作,随着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民众对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意识发生了变化,对产品名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新的时尚,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益新领导层制定了创造名牌和发展名...  相似文献   

18.
名牌已成为社会消费关注的热点,消费者追求名牌,青睐名牌。市场对名牌需求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档次的上升。烟草行业与其它企业一样,满足消费,增加企业效益,为财政创造更多的积累是企业根本目标。名牌能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可以牵动其它产品的价值提高,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效益。卷烟创名牌、争效益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19.
温韬  朱骐 《辽宁经济》2004,(9):22-23
名牌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大量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越多,哪个地区的经济就越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在“名牌通吃”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和山东等)都纷纷打造各自地区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反观东北三省,这些年来,除了哈尔滨的药品、营I-I的盼盼防盗门、沈阳的东  相似文献   

20.
“名牌战略”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自1993年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省通过建立和完善名牌工作机制,组织和制定名牌发展规划,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已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形成了一个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三级名牌梯队。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海尔牌电冰箱、海尔牌洗衣机),占全国三分之二;中国名牌产品119个,位居全国第三位;山东名牌产品94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