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内在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汇率制曾被认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后各国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一些朝着灵活性方向的改革,但在实际运行中又重新恢复了钉住美元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这种“回归”是不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外在压力和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是无奈的随机性选择。小国要走出汇率制度选择的困境,必须走汇率和货币合作之路。当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着眼于长远的明智之举,将为人民币在区域货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明 《亚太经济》1998,(6):28-31
1997年7月以来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各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货币贬值、金融形势恶化;物价上涨、通货急剧膨胀;结构失衡、增长放慢;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现象。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既有其外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内在原因是根本,外部原因是条件,外部原因通过内部原因发生作用,进而促进了事态的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1、盲目追求利用外资数量,投资结构失控,造成了东南亚各国经济结构不稳定。多年来,东南亚各国的投资结构极不合理,对基础设施、能源、交通以及国内的民族工业缺乏投入,使经济中总量与…  相似文献   

3.
4.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我国的汇率政策张少中一、汇率政策失当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8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东南亚各国都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将其固定在一定水平上。例如,泰铢汇率波动由中央银行加以限制,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25泰铢左右,实...  相似文献   

5.
6.
7.
杨玉花 《亚太经济》1999,(1):9-10,25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十分迅速,也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各国经济逐渐步入转型期,一些国家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不相适应,金融自由化进程过快,金融改革政策失误,终于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一、金融自由化过快: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份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首先冲击东南亚各国,进而波及日、韩和香港、台湾地区。这次金融风暴不仅对东南亚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使这个地区的金融业长期存在的种种问题暴露无遗。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银行巨额呆帐和经济结构等问题,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福建与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如果金融危机持续下去,必然对我省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东南亚金田危机对福建经济的影响福建与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近年来,东南亚及港澳投资占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我省对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9.
第三只眼睛透视东南亚金融危机杨群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5月从泰国始发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场危机除殃及东亚,引发日本、韩国金融危机外,还导致全球股市多次大幅下挫,对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东南亚危机发生的原因,舆论普遍认为该地区诸国经...  相似文献   

10.
一、外汇管理体制要符合国情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引起人们对其实行的外汇管理政策的思考。在泰国实行其外汇管理政策的前10年中,由于美元持续走低,泰铢呈弱势,出口迅速扩大,外资大量流入,促进泰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而1997年美元走强,泰铢...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器。汇率选择、汇率政策制定等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方针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制度运行现状及困境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随着资本帐户开放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应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逐步放松管制。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对东亚市场出口呈现明显下降的走势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东亚出口减少的先兆就已发生,有的外商不执行出口合同,要求停止生产,有的外商要求降低出口成交价格。由于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东亚出口已呈现明显下降走势。据联合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与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宇 《世界经济研究》2002,(5):73-78,72
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上,两极论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一直持怀疑态度。90年代以来,采用两极汇率制度国家的增加为两极论提供了有利依据,但另一方面,一些名义上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仍然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又为两极论提供了不利证据。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在IMF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采用名义上的自由浮动汇率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真正放弃了中间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4.
阎大颖 《特区经济》1998,(12):49-50
<正>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连锁影响,香港金融也遭到了剧烈冲击。首先是港元现汇率在8月中旬一度跌穿7.75的心理关口至7.7548兑1美元,远期美元溢价也升至2000点。其后,随着金融监管局提高利率,股市又大幅下跌,恒生指数由16000余点急挫至8000点以下。尽管港府现已成功地捍卫了联系汇率制度,但其间所经历的动荡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足以使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前途再次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多方位的分析探讨联系汇率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5月以来,一场剧烈的金融风暴袭击了东南亚诸国,也危及日本和韩国,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社会经济灾难。这场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本项目仍保持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正>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表报告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导致1998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从1997年的6.1%下降至4%。尽管这一次金融危机没有直接冲击到我国,但其间接影响正在逐渐显露。深圳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又靠近东南亚市场,因此,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而言更易受到影响。据深圳市经发局统计,今年1-3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84.70亿元,较同期增长18.1%,增幅减少4.8个百分点,特别是外销比例较大的企业已感到形式的严峻。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深圳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贸出口滑坡 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等国内经济困难,资金紧张,这些国家的进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进而对我国扩大出口形成负面影响。而深圳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1%,这些国家也是深圳正在努力开拓和进一步扩大的市场。其次,经历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如服装、玩具、初级加工产品、电子产品等及目标市场与我国相近,这些国家的货币以40%或更大幅度的贬值无疑增强了其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我国出口处于不利地位。第三,来自香港转口贸易的压力。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1997年深圳对香港的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东亚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特殊性,本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亚汇率制度的表现着手,分析了当前东亚汇率制度的实质和趋势,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及货币合作中的核心货币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