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认为,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已经到了要作出政策调整的时候。具体而言,是要在宏观方面通过政策的调整来处理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当前与长远、总量和结构、内需和外需、全局和局部、发展与改革的关系问题,保持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最佳平衡点是增长率10%或者比10%稍多、通胀率在6%~7%之间。文章指出,解决当前增长与通胀的问题已经不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而是“保增长、抑通胀”或者是“促增长、抑通胀”;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则是尽早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带有长远性、深层次的治理方略并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50):19-21
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通货膨胀率都居高不下,这让决策者们头痛不已,他们正竭力应付全球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如果美国像许多投资者担心的那样陷入经济衰退,那么关于通胀的忧虑就会烟消云散。10月,美国的消费品价格上升3.5%,英国上升2.1%,欧元区上升2.6%。德国的通胀率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阶段,这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在3%—5%将是正常的运行态势。和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不同,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存在10%以上的大幅度上涨条件,主要是受如下几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赵晓近日撰文指出,尽管有灾难的影响,而且今年的经济会在外需下滑下靠内需继续支撑,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而物价升幅可能会在6.5%上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告别通货紧缩时期,也已经告别高增长、低通胀时期。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内CPI增速迅速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通胀形势已经缓解。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已经大于通胀,长期来看,则应警惕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通缩通胀交替出现的局面。10月CPI回落至4%,比9月份下降0.3%。工业生产增加值继续下滑,事实上这已是通缩的苗头。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经济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主要矛盾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高质量运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1993到1997年,物价上涨幅度由20%下降到08%,达到了控制物价上涨幅度的艰巨目标。与此同时,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五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2%。发展速度快而又没有引起大的物价上涨,这不仅在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上属首次,而且,即使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属罕见。”高增长、低通胀”不仅是我国经济已经取得成功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要长期保…  相似文献   

7.
【香港《商报》5月19日】几乎在四川地震发生的同时,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也相继出炉。在一季度通胀高企的情况下,CPI及PPI数据环比有所上升,地震灾难会否增加通胀压力顿时成为关注焦点。不过从紧的货币政策亦没有因此做出调整,经济学家们亦普遍相信,尽管可能在短期内加剧通胀上行,但汶川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汶川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哪些行业因灾受损或受惠?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8.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到去年底,季节性的通货膨胀终于释放出已经潜伏了一年的通胀力量。而年底的调薪也将进一步推动2010年的通胀预期。虽然CPI的数据依然温和,但是每个人却切实感觉到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而这一点自然也没有被决策层忽略,由此预见的是未来的加息和紧缩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9.
越南五月份通胀达19%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越南的通胀已超越政府订下的10%的指标,仅五月份通胀率高达19.4%。据统计数字显示,食品和建筑材料价格锐升,推高了总通胀率,今年头五个月的物价提高了10.5%。因水泥供应紧张其价格急升25%。由于出口急...  相似文献   

10.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受食品、汽油、旅游等价格上扬推动,欧元区2月份通胀率上升至2.7%,远超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专家认为,高通胀意味着欧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空间将受限。  相似文献   

11.
吴波华 《宁波通讯》2011,(19):32-33
今年初,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根据这一导向,抑制通胀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在强有力的政策下,应该说抑制通胀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通胀有望控制在5%左右。但不少政策的落实,也在经济运行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宁波为例,有些影响已经开始体现,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般物价水平从2003年中开始上涨,到2004年11月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3%,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但与前几次相比,本轮通胀的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特征更加突出;除了粮食缺口和投资膨胀外,国际传导成为新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资源约束会长期存在,但资源和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并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2005年可能因改革因素而继续上涨,并带动CPI继续在温和逼胀区间内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李光军 《中国经贸》2008,(20):80-81
通常情况下,通货通胀由经济过热引起,治理措施重点放在紧缩信贷、减缓经济增速方面。而我国货币发行量已经有所节制,经济增长幅度也在缩小,通胀却在攀升,2008年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表4月GPI指数上涨8.5%,比3月的83%,环比增长0.1%。此次我国发生的CPI指数上升与以往通胀不同,显然我们还有疏漏。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涨价中有合理因素,如农产品涨价;二是进口型通胀;三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导致原来的价格体系转化,新的与世界密切联系的价格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产生的价格波动、拉升,连带滋生出泡沫。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应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今年4月至7月份的通胀率一直维持在1.8%的水平,较去年和今年第1季度分别下降2.1%和1%,表明前一段时期市场所忧虑的通胀威胁已经基本消除;的确,如笔者过去两年曾三次发表的文章所指出,现阶段内地经济的威胁,与其说是通胀,不如说是通缩。其根本原因,在于内地制造业存在普遍和深度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特征,将经济增长控制在适当水平是我们控制高通胀的必要途径。因为食品价格是我国消费价格上涨的首要影响因素,食品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连续几年我国经济的偏快增长,则是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偏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倪金节 《环球财经》2008,(7):122-123
在通胀阴影的笼罩下,全球金融市场在激荡和喧嚣中度过了一个月。 石油价格飞涨、欧洲通胀重上高位、特里谢和伯南克暗示将加息的言论,都加深了市场对全球进入加息周期的担忧。我们相信,尽管目前加息的时机还未完全成熟,但减息的空间已经暂时消失,全球加息周期来临可期。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首2005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势已定,我们看到了曾经势如破竹的投资增速在平稳回落,看到了附着通胀隐忧的CPI已经高开低走,看到了牵涉全局的GDP在高位平台上稳步向前,1998年以来最美的经济图景正以“水到渠成”的方式徐徐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摩根大通5月22日】核心通胀率上扬掩盖潜在通胀水平滑 美国的4月份CPI数据显示,自该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其核心通胀粘性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整整一年。2009年4月,美国核心CPI的同比涨幅仅比2008年4月的2.3%下降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通胀趋势正在加重,且仍有许多人把由粮价上涨引发的通胀看成是短期的,如果宏观调控当局也是这种看法,并准备用加息的办法来抑制,就会在经济已经快转入下行通道的时候,加快经济的衰退。根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夏粮产量主要是小麦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和入春以来灾害较多,将可能减产总量超过260万吨,虽然夏粮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0%,但7月份以后CPI的上扬肯定会更明显,如果秋粮也减产,今年的CPI上涨可能超过5%。这种由于耕地减少与灾害气候所导致的通胀,属于结构型通胀,不是加息就可以有效抑制的,所以从宏观调控来说,应始终在反通胀与反衰退这两个调控重点中,把反衰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初夏的中关村软件园东北旺基地,已经是下班时问,软通动力总部大楼仍是灯火通明,员工们正在依照服务外包合同,为海外客户提供软件开发和维护服务。通过为IBM、NCR等跨国公司提供外包服务,成立八年来,软通动力的营业额几乎每年都呈100%的增长,即便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2008年,也增长了115%。软通动力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近6000名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