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用《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而要适当地运用重要性原则,首先要正确认识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为反向关系,审…  相似文献   

2.
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但较具有代表性的一般认为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国际审计具体准则》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1、抽样审计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审计  相似文献   

3.
中美内部控制审计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发展概况(一)《基本规范》颁布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一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起步阶段。从1996年至2005年,我国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哦重要性,并开始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1996年12月财政部颁布《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提出内部控制三要素,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与性质。2001年起,财政部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  相似文献   

4.
现代审计中,内部控制测试已经成为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审计程序。为了规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本文就《测评准则》与实际操作如何结合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十九条指出,“固有风险是指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主要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中的定义。但定义固有风险时,使用“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说法并不恰当。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国第5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审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审计》和日本《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的制定(意见书)》的规范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试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 2 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 47号认为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2008年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此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更为关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鉴证),成为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二者关联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选择:对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并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和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为例,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关系,并对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审计月刊》2005,(5):53-53
自2004年12月起,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取代第310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开始生效。此准则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及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实施的审计程序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