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现在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中、美、德合资经营企业。 1983年5月5日,历时4年的“马拉松谈判”终于到达终点,横跨太平洋的握手使世界上两个生产轻型越野车的著名厂家结合成合资经营的伙伴。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吴忠良,美国汽车公司董事长铁伯特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企业自1983年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以来,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企业建立了近600家三资企业,汽车产量己跃居世界前10位。然而,以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为主要目的汽车业合资,在走过二十年风雨历程之后,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前夕,面临着新的课题──外方为什么越来越提高增资比例和期望控股(独资)?这是否应该引起中方合作伙伴的反思?中国汽车业合资之路还怎么走? 增资──大势所趋 不久前,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合资双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莱公司签…  相似文献   

3.
克莱斯勒在中国宣伟克莱斯勒的中国之行始于1984年。当时,通过与北京吉普建立合资企业,克莱斯勒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美国汽车公司。从那时起,克莱斯勒已人断取得进展。个天,克莱斯勒公司已在中国生产汽车和发动机,员下达8000人以上。但克莱斯勒公司相信...  相似文献   

4.
5年之大手笔2001年9月,与韩国现代合作建立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3月,成立北京汽车投资集团。2003年,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北京汽车控股集团一直积极寻求和国外汽车公司的合作,这种合作有力地节省了时间和资本投入,对于一个濒临灭亡的国有企业不能不算是一种捷径。  相似文献   

5.
合资的奉献     
, 《汽车观察》2013,(7):77-84
从1983年我国第一家中外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到现在,全世界主流的汽车企业和品牌基本上已全部进入中国,与中国的车企进行合资生产汽车。30年来,这些合资企业引入了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不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合资企业的中方通过对自主的反哺,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为抢占下一世纪全球化竞争的制高点,围绕大型跨国。公司展开的世界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兼并重组,愈演愈烈,日益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特点。继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收购萨伯轿车公司50%股份之后,1995年到1996年,福特汽车公司先后收购英国杰格娃汽车公司、日本马自达公司,1998年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大众公司收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菲亚特集团与雷诺公司合资成立欧洲第二大客车生产企业。其中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同克莱斯勒公司的合…  相似文献   

7.
15年前,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诞生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一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简称BJC)。BJC是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合资前,北京汽车制造厂在其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西方面的困难:一是产品陈旧、落后,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落后三十年;二是缺乏资金,在旧体制下,企业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微不足道,即使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也时常捉襟见肘。在企业发展陷于窘境的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企业指出了一条“利用中外合资的办…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7日,德国戴姆勒——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两家公司的最高领导人在伦敦签署了合并合同,正式成立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这在全世界产业界立刻产生了巨大反响。据称,这是世界产业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合并事件,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戴姆勒一一my驰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按销售额统计,现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克莱斯勒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以轿车产量而论,排世界第10位。该公司主要生产轿车、吉普车和轻型货车等。90年代以来,戴姆勒——奔驰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较好,连年盈利,销售额不断增加。而克莱斯勒在美国三大汽车…  相似文献   

9.
合资热中冷思索陈晓凤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合资热在不断升温,引进技术,引进资金是汽车行业的共同渴望。然而,合资热中应有一些冷思索。手段必须服务于目的,合资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有资产的活力,而并不是削弱之。纵观汽车行业的合资企业,有些合资企业的合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财务管理是企业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只有通过财务管理,才能全面控制好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而在合资企业中.由于合资各方利益关系的不同,财务管理成为合资企业合作的焦点。只有正确认识和搞好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才能使合资各方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戴姆勒在中国的合资历程,充满了荆棘:与亚星的合资,谈判经历了4年之久;而成立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谈判历程一走就是6年;与福田汽车的合资也历经5年之久。4年艰难谈判结果事与愿违1997年3月,在历经4年艰难谈判之后,亚星与戴姆勒-奔驰(戴姆勒前身)合资组建亚星-奔驰  相似文献   

12.
7月9日,福田与戴姆勒的合资再次传来喜讯:由双方各占比50%成立的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正式开始运营。这是继今年2月18日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宣告成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顺利开启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7月16日,福田汽车与德国戴姆勒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卡车行业将诞生一家总投资额达63.5亿元人民币的中、重卡合资企业。继德国曼入股中国重汽之后,这将成为影响卡车行业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回顾我国卡车行业的合资合作历程,先后经历了技术引进、合资、入股三种模式。1978~1989年是技术引进的高潮,也是我国卡车行业第一个黄金10年,这期间罗马尼亚罗曼、德国奔驰、奥地利斯太  相似文献   

14.
7月9日,福田与戴姆勒的合资再次传来喜讯:由双方各占比50%成立的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正式开始运营。这是继今年2月18日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宣告成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顺利开启新篇章。据悉,今后生产的欧曼卡车尾部将全部打上福田戴姆勒汽车的标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终成正果     
与戴姆勒合资谈判的9年,也是福田羽翼丰满、实力加速增强的过程,也逐渐加大了其谈判的砝码。2012年2月18日中午12点,在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会议厅,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与戴姆勒管委会成员兼戴姆勒卡车和客车总裁任施乐(Andreas Renschler)与其他嘉宾一起共同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揭幕。  相似文献   

16.
从戴姆勒进入中国以来,与国内企业合资、合作的步伐就从没有停止过。但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戴姆勒一直没有找到在中国合资、合作的成功模式。北奔重汽成立后10余年,每年销量仍在几百辆徘徊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20日,商务部批复了福田汽车与戴姆勒的《合资经营合同》。历经近9年的磋商与努力,福田戴姆勒合资项目正式获批,预计10月底前可取得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福田汽车新闻发言人赵景光表示:与戴姆勒的合资是福田汽车基于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对福田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0月22日刚才的发言中已经提到了许多我将要介绍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引出了很好的开端。我只想与各位就某些问题,按我的理解交换看法。我是安迪奥卡博,自1997年7月出任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美方总经理。我是一名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自1973年以来,在克莱斯勒公司的工程部、制造部、质量部以及国际部的南美、欧洲、日本及澳大利亚工作过。在发言开始前,我首先感谢周女士和《汽车与社会》杂志社的同事,感谢她将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汽车行业、北京市,还有北京吉普等问题,富有成果地交换意见。我想声明…  相似文献   

19.
这家在中国成立近五年的合资企业,一次更名似乎已超越了换标、重塑形象的重要意义,其背后,是戴姆勒在中国的全面发力。 "请跟随我们,一起迎接一个新的开始。"3月1日,在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厂区举行的更名仪式暨员工庆典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莱瑞宁张开双臂,为福建戴姆勒更名为福建奔驰表达自己兴奋之情。接着,会场上的福建奔驰全体员工激情回应,将自己的白色奔驰帽高高抛向空中。  相似文献   

20.
动态+数字     
《汽车观察》2009,(12):22-22
戴姆勒与卡玛斯组建两家合资公司 11月24日戴姆勒与俄罗斯最大卡车制造商卡玛斯(KamAZ)签署了合资协议,双方将在俄罗斯组建两家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各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