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浙江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的,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非常有利于发挥华人的才能,浙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  相似文献   

2.
刘亮轩 《民营视界》2004,(10):48-50
喧闹一时的“杨斌事件”、今年爆发的“铁本事件”,都让我国民营企业家饱受各方责难。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不乏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但频频发生的触雷事件凸显了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家严重缺乏“法律风险”和“法律边界”意识,结果他们走的每一步棋都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地雷。  相似文献   

3.
<正>民营经济由八十年代发展之初的低人一等、偷偷摸摸,直至党的十五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才完全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民营企业的决策者——民营企业家,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陷,才有可能‘百尺杆头,更进一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一般来讲,民营企业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相对于社会的其它阶层来讲是一个比较下层的社会群体,文化素质偏低。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的发展已日趋知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光靠一点勇气和魄力是不够的。因此,知识文化素质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 2、知识文化素质的低下,从根本上导致了民营企业家观念陈旧,眼光不够长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想到如何保住现有的成果,而不是进一步在各方面对自己和企业进行发展和革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惜许多民营企业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这又是一个颇具时代代表性的创业发家故事。在李途纯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肌体里潜伏着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就是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用一时的成功诠释一生的成功。有人用“做大梦、有大胆、织大网”来概括这些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着敢于豪赌和运气打天下。有的在激烈的商场上强大起来,而有的,则悲壮地倒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在3月底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朱思宜、谢冰这两位一南一北的知名民营企业家因涉嫌违法而被终止了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民营企业家‘落马’”话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仰融、杨斌、周正毅等富豪的纷纷落马,中国民营企业家形象受到了公众的质疑。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真的经不起时代的考验了吗?9月29日下午,由全国工商联举办的“2003中国民营企业化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民营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关于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与精神、民营企业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讨论自然成了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14,(1):7-7
“要扭转百姓‘打土豪’心态,让企业家有安全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下一步的改革,法治的作用不可或缺,无论在重塑民营企业家信心、还是依靠党和政府的权威推动改革,都应该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吴敬琏认为重庆事件没有彻底的反思“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偷偷的改掉,但偷偷地改革是不行的一些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的心理没有变,他们认为这是薄熙来做的是好事,如果不把这个心理扭转过来,就没有办法消除企业家恐惧民营企业家敢来吗?所以这是一种困境。  相似文献   

8.
受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以及转型升级压力,企业家精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宁波民营企业家精神现状的调研,探寻企业家精神衰退原因,提出企业家精神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七届‘科技之光’颁奖大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科技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柳传志、段永基、王洪德、陈庆振、彭伟民等老一代企业家共400余人出席了大会。数百位企业家首度聚会,回首北京民营科技企业走过的20年风雨历程,展望未来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市场经济的“原动者”,那么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动者”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提出,发展中国家固然是许多经济要素都不足,但是最缺乏的是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最缺乏的是企业家才能。据我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4月对民营企业家数量和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家队伍“数量充足”与”素质高”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精神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灵魂要素。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浙江民营企业家有许多可贵的创业品质,但是也有在战略意识、创新冲动、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欠缺。也许从浙江民营企业的家创业精神中能得到做好创业教育、培养新型高职创业人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1,(1):75-75
企业家们都喜欢创新,这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标志,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但喜欢归喜欢,现实是残酷的,真正实现创新,并从中获益的人寥寥无几,这个问题折磨着无数企业家。所以企业家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在阻碍创新?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发展的企业家行为,企业是否成长取决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创新、冒险及以人为本精神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家精神对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为论点,探讨当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培育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前,严格说来,我国不存在民营经济。那时,我国只有两种公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民营经济才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先后完成了由“异已力量”到“有益的补充”再到“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三级跳”发展过程,在此,笔者大胆地提出以下10种民营眼下易犯的并应注意克服的毛病,简称“十个‘不’”,供民营企业家们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9日下午,重庆金源大饭店,主题为“激发民间活力,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2009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齐聚重庆,为“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关戈 《辽宁经济》2003,(5):29-29
事实上,创新的机会存在于变化之中,除个别的例外,绝大多数成功的创新都很“平凡”,都只是利用变化达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企业家精神或才能.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找变化,对这些变化可能提供的创新机遇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善于捕捉机遇来获得。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管理才能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要素。两年前,“问题富豪”的出现一度引发人们对此的思考,最近,不断出现的企业与企业家的失败,又将这轮思考引入深化。“问题高管”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本刊特选发两篇专家来稿对此进行探讨,并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张菡 《中国经贸》2010,(24):54-54
内企业家精神的概念是从企业家精神而来,但又区别于企业家精神。内企业家精神是指在已存在组织内部的企业家精神。目前内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有必要继续拓展内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构建民营企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民营企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目前 ,中国的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更是如此。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激烈化 ,企业家的预测和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素质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以下简称“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成长是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起步、互动互促的。从民营科技企业的生长道路来看 ,其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 ,使企业超常规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成功的民营科技企业 ,在很大程度上无不归功于…  相似文献   

20.
如何避免落入不同收入阶段中的发展陷阱是每个经济体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构建企业家精神、经济循环与经济体发展陷阱跨越理论框架,探析了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体跨越发展陷阱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2—2017全球创业观察(GEM)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发展陷阱本质是经济体无法从低收入经济循环向高收入经济循环转换的一种发展状态,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经济系统这一转换的“扳道工”;然而,经济体能否跨越发展陷阱与其企业主密度关联性较弱,原因是企业主群体具有结构性特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主—企业家,通过实施要素新组合的创新活动,打破旧有低收入经济循环,推动经济体进入新的更高收入经济循环,因此创新型企业家占比增加有利于经济体跨越发展陷阱;履行管理职能的企业主—高级经理人,拒绝毁灭性创新带来的经济破坏,固守于旧有经济循环,因此管理型高级经理人占比提高加大了经济体落入发展陷阱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