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竞争的前沿与焦点。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中西部地区实际,总结该区域借助国际产业转移来推动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进而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向我国产业转移和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汇合,使河南省逐渐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本的热点投资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产业转移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互动影响,也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五大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为评测指标,对中国经济区划的四大板块2005-2014年采掘业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同时利用变异系数研究省域尺度下采掘业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我国采掘业产业转移的整体趋势是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向西部地区转移尤为显著;2西部地区是采掘业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3在省域尺度下2005年以来我国采掘业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分散趋势。建议:(1)实施区域差别化产业政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2)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优化资源开发布局;(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三地经济均衡发展。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河北省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部地区是否能承接东部沿海和外国的产业转移,如何对产业转移进行选择和吸收,关键在于产业承接能力。本文选取1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和评价,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农业部的一项最新课题研究显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任务是扶持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有规划地发展不同类型的小、中、大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缩小经济结构偏差。由于这一阶段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还有限,因此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要有重点。在产业上,重点支持农业;在地区上,重点支持中西部;在人群上,重点支持低收入人口。2010年至2020年: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基础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平抑城…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时下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试图从产品机构、组织结构、三产内部结构、支柱产业及产业布局结构等方面,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如何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希望对安徽积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内地各省份对口援疆背景下,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转移企业的本土化发展,对于优化兵团经济结构,壮大兵团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在对转移企业本土化内涵、条件与目的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兵团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着重探讨了转移企业本土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推动转移企业本土化的有利条件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面对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对我国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农业部最近下发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确定在区域结构、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6个方面加快乡企调整步伐 ,力争到2015年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和优势突出的目标。农业部要求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在提高上下功夫 ,加快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尽快有序地将传统产品、高耗能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西部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一个生机勃勃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这一潮流因这次金融危机、大批农民工失岗,会变得越来越热。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机制是竞争机制,有竞争就有差异、就有活力,也才能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应该始终坚持提高东部,开发中西部,东部优先发展不减弱,对中西部支持和倾斜力度要加大。经济发展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倾斜,这是一个战...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趋向推动培训工作转向就地就近服务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主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逐步转变为向东部地区和劳动力转移输出所在地内部同时转移。一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力度的加大.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4.
承接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安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产业发展必须考虑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基础。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东部农村租赁经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明星村、中西部少数旅游村以及产业特色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多依托当地独特而稀缺且难以复制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难以为中西部普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价值。对中西部普通农村而言,产业发展必须谨慎务实,并因地制宜地转向治理有效和公共服务供给上来,盲目选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人为制造市场波动,绝非乡村振兴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劳动力转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流向主要表现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在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流动的劳动力同时实现了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农村人口的非户籍迁移是主流,形成“候鸟式”劳动力迁移模式,东部对中西部地区总体上尚未形成明显的选择性移民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发挥具有“呈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针对投资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西洽会、杨凌农高会和陕粤港、陕苏浙等一系列经济合作活动,积极推介项目,与外省市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产业转移和吸纳资本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永康-武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永康-武义"属于前者中的县域间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地带动下,两地经济均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中以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和污染范围的迅速扩大最为突出;根据两地间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发现区住条件、产业结构和资源优势等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生态环境的优劣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若只是通过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终导致的只有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停止不前甚至倒退,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万商西进"工程的背景下,河南商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规模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河南商丘承接产业转移活动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农村经济》2005,(5):113-115
2004年春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存在民工短缺问题,它既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又危及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区的生存和发展,本在探究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的原因,提示这一现象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扭转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短缺局面的具体对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得以转变,加强职业培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