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理论,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席勒所阐述的人的不自然、人性分裂、人性异化及审美救世主义等思想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席勒所揭示的、所批判的人性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不但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突出.席勒的人性理论,在人类不断探寻解决自身问题的进程中,无疑给现代历史进程中生存的人的自我拯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以其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向人类社会伦理提出了各种挑战,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行为失范、网络色情、人性异化,以及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本文试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广坤  郑金光 《经济师》2004,(8):253-253
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把握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文章认为当今人类社会还处在“幼龄期” ,这一认识对于我们人类自身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复合人性动力模式替代单一经济人性动力模式驱动社会发展是趋强性公共需求。该文借助数理工具,通过对人性结构与社会行为映射、禀赋价值与人性比例可行域等问题研究,路演了人性与禀赋目标、行为选择、社会财富、社会福祉的关联,阐释了社会主体在人性可行域上达到社会福祉最大化的最优人性比例组合。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今天一切都已改变,绝大部分人类的生存条件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们具有目的性的行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内,以知识为基础的行动和决策已经取代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状态。由具有目的性的法人行动者及其代理人所组成的人工创建的社会环境,是现代社会大多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为此,需要处理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几大任务,这正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但也不能忽视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12)
消费社会的审美观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所显现的人性误区及负面效应,已客观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阻力。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转型快速但缺乏有效价值引导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性结构和新的审美观的建构和塑造。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时代要求,塑造新的文化人格和人性,必须进行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文章阐述了消费与审美的关系与特征,分析了当前社会审美观存在的误区,提出人文价值重建、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构建生态美学策略和对策,以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为塑造健康的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社会存在的根基,它源于人类自身不能单独抵御自然和人为的灾害.信用通常以社会交换的形式加以体现,交换则建立于信息获取之上,而支撑信息真假的则是道德和伦理,后者成为社会的底线.社会底线通常由人性的假设把守着,不同的人性假设引导着不同制度设计的方向.比较而言,西方社会的人性假设是救赎式的,中国社会的人性假设是在人心内部寻求善或恶.相应地,西方制度设计有宗教式的考验意味,而中国制度设计既唱高调,又实际提防,最终把其控制落实到了惩恶优待的机制上.所有这些均可以通过日常所见的制度设计表现出来.总之,中国文化中的人性假设问题是中国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继人类发明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以后,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人类第五次信 息革命的到来,开辟了“计算机文化”和“电子文化”时代,使人类从工业文明发展到以信 息为主导的“信息文明”。所谓“电子文化”时代,是以追求人类智力解放为目的,也就是 围绕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而展开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影响到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拟 讨论计算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若干关系问题。  一、“计算机文化”及其表现形态  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技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工具理性影响人类生存和 生活方式的问题。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先生的第三篇文章主要从人类的整体观、技性与人性、文化的共生与文明的对话等视角来讨论全球体系中的中国社会内部的多民族多文化的相处之道以及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如何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的文化资源。这种讨论,也是全球化与地方社会对应关系经由人类学视角所进行的具体的努力和实践。简言之,中国社会和文化中所积累起来的对异文化理解的精髓与人文精神,一定会为“和而不同”与高科技的全球社会的建立,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应以经济人性正义化为切入点,因为经济人性正义化体现企业个性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属性,是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历史证明,单一发挥经济人性只会偏离企业的社会责任。人性体系中道德人性的淡出已从根本上导致社会主体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经济人性正义化机制构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关系都决定于这种利益关系。农村的利益分化使农村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始终是围绕利益主导这个轴心而展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制度从一种调节伦理道德动机的制度,发展到一种调节利益关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体制嬗变,朝代更迭,演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不断的冲突、调和、平衡中推动人类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的壮丽场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显现加速状态,这似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这何尝不是人性最大的异化:无法控制创造物反过来压迫自己的态势,这是人类对地球家园的背叛。一个多世纪前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这样说:“在过去的20世纪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相似文献   

14.
一、房地产业增长的新背景 迈向了21世纪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房地产业的增长也受到新经济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5.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使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相应引发了人们对于既往全球经济系统所依托的社会生态及其建构的历史逻辑关系的再思考。全球经济系统并非一个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依托于更为广泛、更具基础性并处于动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生态,包括良好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共识,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等等。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以来经历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三次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系统与其社会生态之间的一次次“建构—危机—崩溃—重构”过程。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梳理人类社会各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在分析既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社会生态构建历史逻辑基础上,阐明全球化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特点和成因,并立足于新发展理念,指出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合作目标,以多边主义为行动原则,构建未来经济全球化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国际合作目标与基本行动原则。  相似文献   

16.
白岩松 《商周刊》2012,(3):78-79
不要用人性的进步弥补社会前进的不足,要推着社会赶紧进步,人性中好的东西才可以更好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一、房地产业增长的新背景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房地产业的增长也受到了新经济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设计走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资源的破坏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越来越不和谐,人们开始对社会、对人性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逐渐意识到过于强调人类自身的力量而漠视自然是行不通的。在这种反思中,“可持续发展”逐渐渗入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在人类与大自然的交涉与共融中,设计师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于设计后,设计师开始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人类历史的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将人类历史和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有其生命规律的巨系统,运用系统论、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当今世界的环境经济问题(核心是南北问题)。得出结论:人类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前提是人类自组织系统的和谐。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即“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人类社会的公共需求,是中西方文化优势互补的结果,是人性体系的内在均衡保障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动力器",它具有降低国际经济运行成本功能。经济人性正义化全球认同的提升对构建和谐国际经济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