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红筹股的异军突起,令国际市场瞩目。如今,红筹股公司已达54家,共筹资946亿港元。1996年5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的上海实业控股公司(下称“上海实业”)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一、上海实业上市打的是“上海牌” 上海实业是上实集团以其部分优质资产组建的。上实集团隶属上海市政府,1981年始于香港拓展业务,经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新区》2011,(12):7-7
近日,由国家版权局指导、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版权年会”在北京召开,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被评为“2011中国版权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3.
1997年3月7日,“深业控股”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旗舰”已经启航。这次成功上市既引起厂海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新闻传媒界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深业控股”的成功上市,从实践中提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那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为深圳第二次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香港有今天的经济成效,众所周知,与上海的人才及上海资金的流入有密切关系。香港的上海实业公司,就是由上海人经营的一家上市公司,“上实”为人熟悉的业务,包括红双喜香烟、美加净牙膏、位於闹市湾仔的南洋酒店,以及在沪港两地的多家商厦、宾馆等。在1996年年初,“上实”开始计划上市。但是,“上实”最吸引证券界以及投资者的,倒不仅在于“上实”本身的业务经营,而在於它的背景——上海市政府始终强调的对上海实业发展的支持。市长徐匡迪曾作过以下承诺:“上海市所有有效益、有前景的项目,在适当条件下,都有可能注入上海实业。”“上实”在1996年5月30日上市,首日挂牌已报升25%,一度因太多买盘令联交所的电脑系统应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作用已为理论论 和实际所揭示。以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大学所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为标志,高科技企业开始向开放的资本市场进军。截止2000年,以高校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在沪深两市有20家,在香港市场上市的3家,正准备上市的还有20多家。高校上市企业的运作机制,促进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经,为高校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优优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民营文摘     
深圳民企冲上纳斯达克 近日,来自纽约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一则公告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注意,即一家名为“泛亚达国际公司(交易代码PNGR)”的上市企业经股东大会同意,正式改名为“明华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决定将总股本由4000万股扩充到2亿股,从而掀开了深圳民营企业明华集团海外上市的神秘面纱。 据深圳明华集团总裁李楚权先生透露,泛亚达国际公司是一家于1996年上市的美国IT公司,明华集团早在去年就开始与泛亚达进行谈判。成功地实现借“壳”上市的“明华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明华集团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  相似文献   

7.
林华 《东方经济》2003,(9):38-41
“香港证券市场是中国企业通往世界的国际列车。”8月5日,在广州召开的香港上市(广东)研讨会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周文耀指出,香港证券市场既是一个本士市场又是一个国际市场,欢迎广东乃至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可以充分发挥内地“世界工厂”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达到互补双赢。分析人士认为,自今年初以来,一度停滞的内地企业香港创业板上市热将再次升温!倍受资金短缺困扰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将上市目标锁定香港创业板。然面,民营企业不顾高昂的融资成本及自身问题,采取不同手段,甚至走地下灰色通道,去挖掘最后一座金矿——香港创业板,他们赴港融资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真能得到港交所及投资者认可,并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评论》2005,7(1):83-84
12月14日,中心国际合作局与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问题研讨会”。国际合作局孙兰兰局长,日本野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东京国际俱乐部主席氏家纯一分别在会上致辞。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以及有关部门专家作了相关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9.
中资银行再次为国际资本市场奉献了一场空前的盛宴。10月27日,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的股票在香港和上海同时挂牌交易。这次筹资总额达196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不仅刷新IPO全球融资纪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首创了“A+H”同步发行、同时上市的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沪港合资上海至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7月,由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所属上海振环实业总公司与香港华生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原香港至诚)合资创办,原始资本投入48万美元,现有资产总值人民币11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福布斯全球杂志》经过半年调研排定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100名首富企业家名单及其分析报告表明:中国首富们总部所在地大多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其中,上海和浙江各14位,北京12位,广东9位、香港5位。排行榜显示,最热的行业是房地产,共有25个公司以房地产作为主要行业,其次是医药主要是中药投资、建筑材料。关于资本市场一栏,报告认为,47个企业至少有一个上市子公司。29个在大陆上市其中,24个在上交所上市,10个在香港主板上市,4个在香港创业板上市,4个在新加坡上市。另外,有3家分别在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中资直接控股、在香港注册的上市公司发行的红筹股从概念到主流,火爆香港股市,万人争购,高潮迭起,受到热烈的追捧,成为一群耀眼的新星。这其中主要代表有借壳或买壳上市的中信泰富、粤海投资,有分拆、重组上市的中国置业、海虹集团,有直接上市的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总数已达50多家。红筹股带头人是中信泰富,自80年代后期上市每年融资几十亿,高速发展,已形成巨大经营规模,目前市值已经达到1000亿元左右,翻了150番。其他如粤海投资、华润创业、中远太平洋、越秀投资等也都表现非凡,许多已济身蓝筹股之列。近期最飘…  相似文献   

13.
在位于浦东金桥开发区的金张路603号,最近建起了一家名为中国上海通资实业有限公司的汽车美容企业。据悉,起先被称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汽车美容业初建于2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40年代后期,汽车开始进入更多的家庭以后,汽车美容才开始逐步形成规模。据官方统计1994年,仅汽车美容业年产值就达1170亿美元。在我国近两年曾先后出现了北京的“龟博士汽车美容保养屋”、武汉的“当代汽车美容屋”,厦门的“英特使国际专业汽车美容”、深圳的“蓝盾汽车美容”等,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位于金桥的通资实业有限公司属英国尼尔森皇家超级汽车美…  相似文献   

14.
张健 《珠江经济》2001,(10):34-35
如何评价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中国企业该如何吸引外资?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融资机会如何?中国企业上市之路应该如何走?以上种种问题, 均是法国巴黎百富勤有限公司的多位专家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研讨会上还抛出了研究成果——《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会上专家们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全球都在密切注视着逐步开放的中国市场。法国巴黎百富勤热切希望对中国企业的增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5,(39):23-24
[香港《大公报》9月7日]今年以来,随着“促进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的颁布,民营石油企业在开拓石油资源方面频频发力,引起了国际和国内资本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产业基金和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中国多渠道地开拓石油资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阿丁 《沪港经济》2002,(4):27-29
香港人习惯称来自中国“海外兵团”的人才为“红色过江龙”。据悉,在香港一些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正活跃着一大批超级中国“过江龙”,他们曾留学外国、熟悉多种语言、精通中西文化,既有良好人际关系,又有丰富专业知识。这些“红色过江龙”在香港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身价也“日新月异”,堪称是“红色大班”。其中高盛公司的胡祖六、上实控股的卓福民、华润创业的宁高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06,(5):I0013-I0013
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区域运作公司,总部注册地在香港,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名称:中国稀土,代码:0769)。在中国境内,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创办了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与战略》2005,(2):i006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2000年4月,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码0751),成为一个由公众、世界著名投资基金及企业管理层组成的市值突破60亿元国际化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福建鞋企习惯于“集体行动”。无论找明星代言、赛事赞助,还是如今的资本运营,它们都“齐步走”。继2009年9月底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简称“匹克体育”)在香港上市后,10月30日,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喜得龙”)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借壳上市。  相似文献   

20.
"从中信资本成立的第一天,我对公司的定位就已经非常清楚:除了做投行业务,还要做成中国的‘黑石’。"——中信资本总裁张懿宸他经常穿梭于纽约、东京、香港、北京这些国际金融中心。2002年,39岁的他,参与组建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资本),并以非凡的胆识,把中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