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上限是国会通过立法设定的联邦政府的举债规模。在政府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美国国会也不断提高国债上限,若国会不提高国债上限,到期国债将不能还本付息。使美国政府违约。美国成立两百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国债违约事件,美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对国债违约。提高美国国债上限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惟一手段,但又导致美国国债的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2.
郭宏宇 《银行家》2011,(9):95-98
本文对此次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背景及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回顾美国过去的债务上限谈判,可以判定此次美国债务上限谈判无论从发生的频率还是从参众两院对峙的程度来看,都是美国债务上限调整历史上的常见现象,其不寻常之处在于由不确定的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的美国国债隐性违约程度和不确定的美国债务危机影响范围等因素构成的特殊经济背景。此次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效应与国际影响,对美国而言,债务风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对我国而言,需要在国债管理中认识到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局限性,重视美国国债的市场风险,并对美国债务风险的扩散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债即将违约?对立双方至今仍在争斗不已的美国国债上限之争,把这个平常很难想象的风险推到了全世界债权人面前,市场传言称有共和党议员倡议美国政府暂缓偿还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利息,更令各方震惊。作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债上线调整的谈判终于在驴象两党的讨价还价中落下帷幕。按照民主党与共和党达成的最新债务上限协议,美国国债上限将在现有14.3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提高2.1万亿美元,同时未来10年削减政府赤字约2.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协议的达成无疑消除了美国政府违约的风险,并由此避免了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然而,债务协议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从此获得了加速前行的动力,相反美国经济将会遭遇到许多的负面掣肘。  相似文献   

5.
张庭宾 《理财》2012,(3):70
2011年年初,本人对于2011年金价区间预测是每盎司1300~1700美元,前低后高。主要的理由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继续深化。而美国国债将突破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美国必将扩大国债规模。同时由于市场上美国国债购买力有限。美联储推出QE3的概率相当大。  相似文献   

6.
资讯     
《甘肃金融》2013,(10):5-8
美国债务总量突破17万亿美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后,官方债务总量随即大幅飙升,并首次突破17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相信,阴魂不散的违约风险将使得美国国债的长期前景一片悲凉。美国债务总量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大幅飙升,主要原因在于过去5个月里美国财政部一直在采取应急手段借债,所以在债务协议达成和财政部得以提高债务上限后,此前一直搁置的"账单"也就呈井喷  相似文献   

7.
就在8月5日晚,标普将美国长期国债评级从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有评级以来首次遭遇降级,但标普维持美国短期国债评级A-1+不变。降级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法案包含的减赤计划不足以稳定美国中期债务水平,二是美国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政治角力持续了数月,使其对美国决策者能否合力解决财政问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1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致函参议院,提醒国会要及早行动提高美国公共债务的上限,以避免引起支付困难和市场混乱。因为,按照目前的借贷速度,美国的国债数量将会在3月底达到14.3万亿美元,也就是现有的国债上限,而截止到1月4日,美国政府的借贷余地还有3350亿美元。面对美国的公共债务规模已接近GDP的规模,金融专家认为,债务规模的扩大给美国的经济前景增添  相似文献   

9.
美债价格下行、收益率走高的趋势将在2014年延续,但幅度达到2013年水平的可能性较小。2013年对于美国国债投资者来说是痛苦的一年。受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美国经济复苏、欧洲危机缓和以及美国债务上限等问题的影响,美国国债的全年回报率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负值。展望2014年,随着美国经济的继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下半年至今,美元对主要国家货币(除日元外)均保持强势。众所周知,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源自美国次贷危机。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实施的救市措施与经济刺激计划恶化了财政赤字,推高了政府债务。2011年,由于两党对提高国债上限争论不下,导致美国历史上首次被下调主权信用评级。2012年底,美国国债余额将再次达到新的上限。2013年初,美国政府在财政方面还会遭遇所谓“财政悬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国债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但美国国债违约的风险依然存在。本文对美国国债危机的经过进行回顾,探讨了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分析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应对这一风险的可靠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村金融》2006,(1):49-49
财政部将在2006年3月初推出储蓄国债,希望用这种符合国际规范的国债品种取代现有的凭证式国债。那么,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3.
依靠着不断地对外举债,美国从国际市场上获取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所需求的丰饶资本。然而,伴随着美国国债规模的日益膨胀,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似乎也越来越近。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未来能否在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美国国债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观察之后,集中关注了其二级市场在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前后的一些表现。我们从国债的交易量、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及国债收益率波动率几个角度看到,有关美国债务上限的政策纷争和美国债务总量的担忧并没有直接立即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因此,根据二级市场的总体表现,还不能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立即做出下调,对投资者而言也并不需要立刻做出调整。当然,在中长期进行对美国国债投资上的调整,对于保证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安全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虽然美国国债上限在驴象两党的讨价还价中如期从14.3万亿美元提升到了161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得以排除,同时也避免了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但是,债务上限不断突破的国债规模膨胀并不会给美国经济注入腾飞的“强心针”,更不会赋予美国经济换挡提速的动力,相反可能给本已沉重的经济前行步伐增添许多的掣肘。  相似文献   

16.
《财政研究资料》2004,(6):22-22
财政部国库支付局局长詹静涛在2004年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承销团组建会议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加快国债市场的统一步伐。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并不容易,看看全世界美国之外的国债市场,欧洲国家的国债和日本的国债的流动性是比较好的,但这些国债的风险不一定小于美国。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8月2日中午的消息,距离最后期限不到10个小时,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获两院投票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议案,避免债务违约严重冲击本已疲弱的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94年财政部面向个人发行了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的发行虽然一直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诸如超发风险、包销风险、提前挤兑、不便于监控、品种设计较为单一等不足。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便于政府债务管理人管理的弊端都将使发行人有必要改造现行的做法。财政部可能在今年发行一种利率灵活、满足个人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国债新品种——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拟将被归入其中。构建储蓄国债新体系将有利于丰富国债品种、防范管理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储蓄国债品种的发行将进一步丰富个人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国际化渐进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深化给我们带来了足够深刻的教训。凭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人可以非常轻松地举债以拯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美联储也可以轻松地违背严防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戒律,直接购买美国国债以弥补可能发生的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20.
面向国债承销团招标发行国债是国际主流实践,国债承销团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国债一级市场发行,将其中标国债分销给最终投资者,对于促进国债发行,保障市场秩序至关重要。因此,国债承销团管理制度在国债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国债管理需要平衡好“保障国债发行”与“支持货币政策实施”目标,权衡的结果使得国债承销团管理体制演变出两类典型模式,即以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财政部主导的债务管理办公室模式和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中央银行主导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国债管理目标、国债承销团管理体制及其框架等维度,对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债管理体制演进历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国债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以期为完善我国国债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