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津 《中国科技投资》2013,(Z4):21-23,29
绝大多数理论研究成果表明,跨国公司所主导的FDI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和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帮助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道路。本文分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一般途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围绕促进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从产业引导、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我国行业发展基础、增强吸收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了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2.
江苏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投资,并且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大量外资流入。然而庞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对经济发展究竟有何种影响却不得而知。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本文选取江苏省2003—2010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从行业层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这两个重要因素对江苏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内投资的溢出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并且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对低生产率水平行业的拉动作用则更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提高却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负效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溢出效应的文献按其结论分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或不存在溢出效应和负溢出效应,通过从国别、地区、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维度对FDI溢出效应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开放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是没有意义的外溢效应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上等。  相似文献   

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外资的大量进入是必然趋势。文章利用2006-200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FGLS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FDI确实带来了产出的增长,但是对技术溢出的效应不显著。本土的自主研发投入无论是对产出效应还是对技术溢出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人力资本制约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但是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皖江城市带FDI并没有通过本土的研发资本投入实现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面板数据对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了外资正面溢出效应的存在。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在中部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大。最后依据实证结果,从三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转向服务业.本文对于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就业效应、资本形成效应、贸易效应等方面,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内技术溢出的研究总结表明,影响FDI产业内溢出的供给面因素出现新的突破,需求面因素的分析有所拓展,实证分析方法得到充实,但是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因此,还有待深入分析探讨产业内技术溢出的机制,同时关注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外资可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外资是否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本文结合南京利用外资的实际情况,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C—D)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南京技术进步方面存在外溢效应。最后,提出了提高南京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8~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FDI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998~2000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资本供给效应,2001~2006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但是资本供给效应为正.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5-2003年间我国FDI、GDP的时间序列资料,描绘了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发现了我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基本相似的情况。在对其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以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则递次减少。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保持一致,且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东道主生产效率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成立,在中部地区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扩展东道主生产边界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成立,在中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现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方式、区域分布、产业分布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我国外贸政策在外商投资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利用我国1982—2002年的年度数据,采用新增长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发现我国的贸易开放并没有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贸体制仍是保护贸易体制,在体制外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即对“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实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及其交互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二者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著为正。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小于西部地区,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则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出口贸易、资源禀赋和政府支出也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宜春市工业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宜春工业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工业技术引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改善宜春工业经济增长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最大限度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从而增强宜春工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6.
结合1985年至2004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该时期内,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特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娜  路杨  黄国平 《全国商情》2006,45(11):73-75
本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东亚八国1980-2002年的经验数据,就FDI对东亚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初始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FDI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作用,但这种直接贡献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FDI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效果也在减弱。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引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回归模型,从行业、城市和因果关系三个层面定量地分析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得出结论:FDI(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促进浙江经济增长.因此,今后相关外资政策的制定不应该只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而必须从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诸种因素出发,充分发挥外资对当地内资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促进浙江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效率造成了影响。文章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核算各地区生态效率值,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生态效率值明显存在东高西低的现象;研发投入存在双重门槛且在跨越第一道门槛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更加显著,跨越第二道门槛值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略有下降,但溢出水平远高于第一道门槛值前的水平;环境规制存在单一门槛,在门槛值左侧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为负,而在门槛值右侧开始呈现正向溢出。同时达到高研发投入、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地区主要在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近年来受到颇多怀疑和争议.对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证明"以市场换技术"的FDI战略并未收到成效.加大投入培育企业研发能力,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内部技术转移"溢出效应"来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是实现我国企业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