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会计收益计量是会计发挥产权保护作用的重要内容。会计收益计量的历史表明:会计收益计量的内容和形式随产权保护内容的扩展而演进。企业生态产权的积累和生态需求市场的出现,决定了生态收益的计量成为企业生态行为友好的推动力,也是会计发挥产权保护作用的具体体现。由于现行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制度在反映企业生态收益时的内在缺陷,进行相关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一个特别合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就是创造实现价值(利润)的过程,创造实现的利润理应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问题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有多大?这就是计量问题;利润分享中如何确定他们各自占有的比例?这就是收益分割问题。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基础,提出了“产权收益法”,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当期收益的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模型与收益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3.
会计学和经济学对收益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资本保全观和收益配比观.本文在对比分析两种收益观的基础上认为,在产权交易中按"资本保全观"进行资产评估更符合公平和公正原则,因此"资本保全观"是产权变动时资产评估收益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矿产资源产权收益的合理分配既关系到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对矿产资源产权的有效管理,又关系到地方政府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和生态保护。本文从完善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收益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现实中矿产资源产权收益分配制度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建立矿产资源的中央一省级两级政府收益分配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会计在界定和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及保障市场经济有序和有效运转中的作用都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产权保护导向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改革与之步调一致。产权、公允价值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追求价值计量是会计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内在诉求;价值计量实现了公允价值与产权会计的对接,是会计发挥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功能的坚实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价值计量基础的最佳实现形式,是理想与现实的最佳耦合。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人力资本产权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经营者代理问题的一种治理机制,符合理论逻辑。但从实践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经营者股权激励不仅在效率上存在逻辑悖论,而且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本文分析了经营者股权激励低效率的原因,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代理问题,应当确认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并赋予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在此基础上,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及构成、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方式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会计法规改革,始终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产权保护机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以不断拓展:最主要的特征是由产权保护对象的模糊性,演化为对国有经济产权主体权益的集中保护,并最终实现了对各类产权主体跨所有制形式和地域性质的泛化性权益保护。在此过程中,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主体以及在企业中处于不同控制地位的产权主体,其权益在30年的会计法规体系改革中均陆续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8.
王非  戴蕾 《金融纵横》2009,(12):44-48
历年来,我国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拍卖完全由政府主导,缺乏金融机构的参与。实际上,与金融机构相比,政府面临信息和资金约束,这造成产权拍卖收益降低以及企业拍卖之后的破产风险加大。基于金融机构的信息和资金优势,本文运用理论模型研究了金融机构的参与对产权拍卖效果的影响。结论是在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拍卖中,金融机构通过执行召集和筛选竞买者、向竞买者发布信息和为竞买者提供资金三项职能,能够提高产权拍卖收益并且降低企业拍卖之后的破产风险。  相似文献   

9.
产权保护:现代会计、财务与审计的共同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共同产权、共同治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产权保护"为主线,分别对产权保护会计、产权保护财务以及产权保护审计研究进行了回顾、介评与展望.我们发现,产权保护是现代会计、财务与审计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一、独立审计使命与非人力资本作用的对应性 (一)相关利益者产权保护的使命与审计独立性 王善平教授在其提出的独立审计"产权保护说"中描述,"独立审计的委托人之所以要聘请审计师证实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代理人的侵害."其"产权保护说"中的产权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审计委托人的产权、企业代理人的产权和审计师的自有产权.  相似文献   

11.
一、独立审计使命与非人力资本作用的对应性(一)相关利益者产权保护的使命与审计独立性王善平教授在其提出的独立审计“产权保护说”中描述,“独立审计的委托人之所以要聘请审计师证实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代理人的侵害。”其“产权保护说”中的产权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审计委托人的产权、企业代理人的产权和审计师的自有产权。同时也正因为对企业所有者和代理人不同经济目标的认同,就意味着保护好企业代理人的产权,也是独立审计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实情况表明,作为独立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或经济事项是特定的企业代理人的活动及结果,这些经济信息在经独立的审计师验证后将成为决定经营者报酬多少、是否继续聘现任经理人的重要依据之一。最终,保护审计师自身的产权是保护企业委托人、代理人和一般员工合法产权的综合结果,在不牟利中实现盈利才是独立审计的根本。从对独立审计使命的分析中,我们能发现,要保护企业投资者的产权,审计师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实话,要说实话就必须保持审计师自身的独立。独立性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一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大家都称独立性是独立审计的“基石”。“独立性对审计师保护产权...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界定产权的规则仍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为主导,这使会计的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对产权经济进行控制的基础性地位难以真正确立。公允价值计量就是基于现值与价值的会计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实质上是价值计量基础的实现形式,是理想与现实的最佳耦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会计可以比较准确地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  相似文献   

13.
黄涛 《投资与合作》2022,(7):193-195
文章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马克思对产权的理解,分析了狭义所有权和广义所有权,以及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最后探讨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释放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权在会计制度演进中作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经济发展的过程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资源价值不断提升、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二是表现为经济组织手段不断发展。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来看,这两个过程是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其实质可以归结为"产权如何界定、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对于产权经济而言,产权制度的演进本质上是对经济因素如交易费用、相对价格等的反映与调整,同时它也推动了产权计量、产权交换和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由于产权价值计量和记录的责任是由会计系统来承担的,因此,产权制度的演进对会计制度的演进就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篇文章首先对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资产产权意识问题、国有资产处置问题、收益管理体系问题三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和大股东侵害的理论做了修正,得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合理控制权私人收益+超控制权私人收益,其中超额控制权私人收益表现为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发现,大股东通过控制权共享收益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实现了"公司有业绩、大股东有超额回报"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是以财产权为基础的权利集合体,不仅指财产所有权,而且包括财产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占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及剩余收益索取权等。产权经济学的实质重在探索最有效的所有权具体实现形式和权利组合形式。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公司法人相关的权利被重新分配组合,势必会影响公司管理模式,进而影响效益。  相似文献   

18.
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使得传统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提出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建议,全面收益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收益呈报模式,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全面收益。本文通过比较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差异,比较国内外全面收益理念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全面收益是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的新概念,以此为基础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能够提供更为充分有用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利润表是以历史成本原基础编制的,这种收益报告只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已经实现的收益,不反映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收益,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因此,应当在借鉴西方国家全面收益理论与方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企业收益报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财务治理效率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线。在将公司本质界定为利益相关者产权契约联结体的基础上,推演出财务治理效率论说,其核心思想包括:公司产权契约的核心是公司财权契约;财权契约不完备与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配置,根本目标是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基本衡量标准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