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部3月29日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200.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59亩减少到1.41亩。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17.6万亩,灾毁耕地94.6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耕地减少量为1422.0万亩,全国耕地面积由2003年10月底的18.51亿亩降为2004年10月底的18.37亿亩,人均耕地由1.43亩降为1.41亩。从当年耕地变化的情况来看,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2004年度全国生态退耕1099.3万亩,建设占用耕地217.6万亩,灾毁耕地94.9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07.0万亩,以上四项共减少耕地1718.8万亩。据了解,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1亿亩,减少为2004年10月底的18.37亿亩,耕地净减少1.14亿亩,同期生态退耕9708万亩,占耕地净减少的85%。2004年度…  相似文献   

3.
全国耕地净减少542万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了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05年度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0%。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其中可开垦1.071亿亩,可复垦0.06亿亩。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全国耕地净减少542万亩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耕地被乱占滥用的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1959~1977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近5亿亩,而同一时期全国开荒造田只有3.2亿亩,增减相抵净减少耕地面积1.8亿亩,等于损失了四川、广东、广西三省耕地面积的总和。山西省乱占耕地的问题也十分严重。1954年全省拥有耕地7,032万亩,到1984年底,耕地面积下降到5,778.9万亩,净减少1,253.1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总体思路.然而从近十年来的耕地面积变化来看,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1998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45亿亩,截至2007年,减少为18.26亿亩.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有建设用地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锐减是从1957年开始的,在1957—1977年的20年里,全国耕地减少31.8亿亩,相当于减少了20个福建省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后,耕地以年平均480.5万亩的速度消失;1994年达到最高峰,净减少耕地596.9万亩,一年时间就失去了一个青海省。 据专家们测算,中国土地资源仅能养活14亿人,人均耕地不能低于1亩。而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土地管理方式将改革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由于多年来我国实行5级政府管理土地、分级限额审批用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1986年至1995年10年间,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耕地7000多万亩,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0万亩。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朱镕基总理向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议案。提请审议土地管理修订草案。修改重点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安排,强化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不足1.3亩,仅为世界的1/4弱;人均粮食不足400公斤,尚未达到世界公认的500公斤的过关线。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国每年将净增1600多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土地问题是关系列12亿人温饱、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乱占土地,导致耕地锐减的趋势。据统计,仅1992年和1993年,全国非农用途占用耕地分别达1000多万亩和937万亩,相当于每年减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已三令五申强调保护耕地。可是,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仍在继续发生,耕地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乱占滥用),平均每年占用300万亩,相当3个中等县的耕地。特别是近几年来,耕地锐减的势头很猛,1992年,全国净减少耕地441万亩,1993年净减少485万亩,1994年净减少657万亩。乱占滥用耕地为何屡禁不止,其原因是:一、对保护耕地的意识淡薄。一些地方的领导没有把保护耕地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抛荒的现状与特征  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资源十分稀缺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的现阶段 ,却频频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据统计 ,从 1 996年到 2 0 0 0年 ,全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大约 3 0 0 0万亩 ,平均每年减少 60 0万亩 ,其中土地抛荒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抛荒土地的分布看 ,具有如下特征 :抛荒耕地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地区 ,尤其是广大山区 ,路途远 ,播种难 ;抛荒耕地多处于自然条件差的地区 ,气候恶劣 ,灾情易发 ;抛荒耕地多处于耕地质量差的坡地 ,水…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005年,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形式的工业建设需要占用耕地4800万亩左右,大体是全国城乡建设需要占用耕地的43%左右。需求大,节地潜力也大。工业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唯一选择就是走节地型道路,在保护和节约耕地的前提下发展工业。潜力与问题据有关材料初步分析,全国工矿企业占用土地约870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约4800万亩。地矿、冶金、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核工业、石油、盐业等十个独立工矿企业占用土地4000万亩左右。在国家建设占地方面,国有经济(包括其他经济)全国平均每亿元固定资…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城镇化建设用地和耕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文章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与系统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仍是四川省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三是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合理。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2010~2012年四川省每年耕地面积减少2.8万hm~2。并提出合理规划土地规划,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体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土地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走向产业化等方面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现有土地资源145,700平方公里,“六山一水三分田”。全省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有限,仅有55,638,000亩耕地,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六分地,而且耕地逐年在减少。建国三十二年来,耕地减少了15,452,000亩,平均每年减少482,875亩,相当于一个中、小县的耕地面积。耕地减少,除水冲砂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5年年底,河南省正在生产的实心黏土砖瓦窑厂有5300座,占地约18万亩,其中占用耕地9万亩,占用基本农田1.3万亩。仅2005年,就生产实心黏土砖近300亿标准块,吃土毁地4.8万亩,相当于减少了4.25万人的口粮田。2005年12月,河南省政府明确要求,2007年年底前全省关闭一半以上实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宣传上的片面,农村中粮食播面普遍减少,加上建设用地猛增,农民粮种积极性下降,耕地逐年递减和耕地投入、产出减少的趋势,集中反映在: 1.不合理地挤占耕地的现象有增无减据统计材料介绍,四川省1957年耕地达到11,507万亩,到1981年底减少为9,868万亩,共减少1,639万亩(平均每年减少68万亩),相当于南充、内江两地市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如果不加以控制,照此速度减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省人平耕地将从现在的1亩降到0.7亩左右。且被占的耕地大都集中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腹心地带。  相似文献   

16.
纵横录     
1994年全国耕地约减少600万亩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最新数字,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减少1071.7万亩,比上年减少的937.8万亩多133.9万亩,增加幅度为14%。减去去年新增耕地474.8万亩,去年全国耕地净减少量为596.9万亩。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07,(5):47-47
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根据变更调查报告,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四项共减少耕地1011.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切实保护好耕地,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三农”问题的重点,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农民外出务工撂荒土地,造成目前垫江县耕地剧减,复种指数大大下降。全县2001年耕地为61.5万亩,2002年末为59.4万亩,减少了2.1万亩,减幅为3%。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8.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9.4%,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89.9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1.3%,下降了8%。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令人非常关切,目前主要表现在:一、土地市场监管不力。其中存在不少政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完善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耕地保护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分析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体系、耕地面积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了1984~1999年期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发现:1986年以来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保护了相当于1999年耕地面积0.87%的耕地数量(112.85万ha);1997年以来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保护了相当于1999年耕地面积0.76%的耕地数量(98.47万ha)。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的现行耕地保护政策还不够完善,而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难度较大。就此问题,从整体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角度,探讨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