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梳理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概念、动力机制和结构基础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即研究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认为从企业网络的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开展研究有助于将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生态化运作为企业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集群的生长资源和环境,在生态化运作过程中,集群目标设置、空间结构、种群规模、管理要素与运作机制相辅相成,构成其生态化运作维度。以生态化清洁生产外延、网络协同共生、集群核心企业生产链条延伸3种模式进行生态化运作时,集群运作维度呈现出不同特征,构建了企业成长的不同环境、结构和关系力量,形成集群企业成长的约束条件。基于此,在集群的每一种生态化运作模式下,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企业表现出不同成长状态。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优势的演变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其开展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通过对集群组织模式的演变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基于集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为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技术、制度环境和创新资源要素的社会网络,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本地知识溢出的视角,阐述了集群内本地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从集群内部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出发,利用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代表性产业集群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本地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成长和创新发展的影响与效应。结果表明:企业间直接合作、员工流动和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成长和创新发展均有显著正向效应;企业衍生对上述两方面有显著负向效应;企业间非正式交流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公共平台的利用效率对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则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可能性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效率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敏  张廷海 《经济管理》2004,(13):36-40
本文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理论的探讨出发,在建立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构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缺失及其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的制约与影响;并从政府、集群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企业资源观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共享性资源引入产业集群层面,论述了共享性资源二重性与集群发展的关系,提出共享性资源刚性概念,并构建起源自共享性资源刚性的产业集群风险模型,明晰了共享性资源刚性要素通过对集群企业战略性资源的负向影响,进而削弱集群企业竞争力,最终促成产业集群衰退风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将创业行为、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利用来自产业集群的310名创业者的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关系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创业行为中的机会识别、资源整合、模仿行为对机会捕捉知识溢出和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有正向影响;网络建构对两者的影响不显著;团队组建对机会捕捉知识溢出有正向影响,对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显著;机会捕捉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中的产业关联和主体交互维度有正向影响,对集群创新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对产业关联、主体交互和集群创新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集群企业是产业集群的载体,主导型集群企业在产业集群的特定环境下实现国际化成长,同时也是自身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导型集群企业在集群经济中的主导性、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相互依赖性,以及与国际市场之间建立的强关系为其国际化成长提供了特殊条件。由于具备了特殊的能力,使其国际化具有不同的成长机制。通过研究主导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特殊机制及促进其国际化成长的对策,以期为主导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2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0.
集群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相应的资源,而企业的健康成长也正是集群发展壮大的基础。社会网络、路径依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成长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文章认为如果割裂社会网络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系,则无法全面、深入地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展开相应讨论。因此,文章将社会网络和路径依赖统一在一个研究框架下,重点分析了社会网络对集群内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形成的作用,并以意大利佛罗伦萨温商皮具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从而为全面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②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③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思考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将企业能力理论、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有机地应用于分析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中.从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逻辑:从微观维度的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演化的能力,从中观维度研究集群内企业间互动的创新动力机制.从宏观维度研究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公共政策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3.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 “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新创企业成长研究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就集群环境下新创企业如何获得成长这一研究问题,现有研究还探讨不足。为此,本文籍以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观,构建了集群新创企业成长机制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广东省云浮石材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集群内新创企业可以通过与不同的组织构建亲密信任的网络关系来获取集群内部的共享性资源,从而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集群逐渐向虚拟集群演化。虚拟集群以产业"组织行为接近"的关系取代了传统产业集群"地理位置接近"的空间集聚,成为当今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然而,虚拟集群同传统产业集群一样,也存在集群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冲突等问题,探索有效的虚拟集群治理模式,提高集群协同效应,对集群企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集群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提出虚拟集群4种治理模式,利用我国服务业样本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治理模式下智力资本协同效应。结果发现,自主协商-非正式治理模式下人力资本协同效应最为显著,自主协商-正式治理模式最有利于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低碳产业集群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活动起着激励作用,经济绩效是低碳产业集群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内外低碳环境的压力和产业集群外公众的市场取舍与监督构成了外部动力。各种动力互相配合作用,推动了低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释了企业衍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分析了企业衍生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知识溢出、完善创新网络、活跃集群文化、维持集群新陈代谢系统等方面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企业衍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生型产业集群是在作为"外生核"的跨国公司的驱动下,相关企业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交互关联与竞争互动关系的产业集群。因此,其异变的独特性即在于跨国公司战略行为特征对产业集群异变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程序,沿着根植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剖析了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的均衡转换过程与机理,深入探讨了集群异变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核心企业转型和集群成员互动与集群升级的内在关系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即便是核心企业转型成功也有可能弱化本地集群,只有当其转型通过集群成员实现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时,转型才能带动整体集群升级发展.本文探寻实现核心企业转型与产业集群协同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期为寻求我国产业集群持续的成长动力与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理论框架对产业集群现象解释的局限性,建构了基于组织试验、产业集群租金和产业集群触发的理论分析框架;重新定义了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将产业集群租金划分为集群内单个企业租金、基于集群内企业间的集聚租金、外生于产业集群的地理租金;通过建立分工水平、分工信息、组织试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触发理论的相关假设,并通过集群演化模型进行了理论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