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实施合规性监管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进入实施合规性监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根据这些《条例》和《实施细则》,引进外资银行必须充分考虑到外国银行(母银行)的资金实力。外资银行成立时,必须获得其总行无偿拨付的最低限额的营运资金数量,母银行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时,必须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所有这些都是对来我国设立营业性机构的国外母银行进行初步审查的对象。在初步审查之后,还必须对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资金流…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截至2003年4月以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职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实施,此后,为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监管效率,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行使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其中也包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在监管法律法规上,现行的监管法规主要有2002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2004年7月修订)以及《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7月18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3.
1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事件回放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8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2月2日公布了《关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办法》后,不少外资银行纷纷前来我国设立代表处以及办事处(目前已达136家),它们进行洽谈、联络、咨询、服务等非直接营利的工作,对我国吸引外资,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今年4月13日,人民银行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对推动和加强现代金融服务,促进我国的经济开放,无疑已迈出了一大步。由此,不妨  相似文献   

5.
资讯速递     
《金融博览》2006,(12):14-14
国务院公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78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条例》分7章73条,分别是总则、设立与登记、业务范围、监督管理、终止与清算、法律责任、附则。《条例》将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5日,中国政府网消息,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分别于2001年、2006年制定。这  相似文献   

7.
殷兴山 《上海金融》2001,(10):27-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了对外资银行的立法框架和监管体系。一方面,制定了有关专门的法规规章,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件》及其它实施细则、《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管理规定》、《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等,使监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1.金融市场开放取得新进展2019年5月和7月,我国再次先后宣布了19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包括在内外资一致原则上进一步放宽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削减对外资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的总资产、经营年限等数量型要求,扩大投资入股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股东范围等。10月份,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外资银行将从2006年12月11日起大规模布局中国市场,将有更多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合资、合作,以迅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此次条例的修订主要针对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在我国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包括运营要求)以及监管程序等方面。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保险: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此次《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的修改,放宽了外资保险公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共同构建更加开放、互利共赢的金融市场。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  相似文献   

12.
戈建国 《金融论坛》2007,12(11):36-43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依法对外开放和监管,促进中国银行业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在5年过渡期结束之际,中国政府在广泛调研、征求并吸收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将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4,(10):8-8
中国银监会对《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更名为《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并已经中国银监会主席会议通过,于9月19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对于外资银行来华设立机构的准入条件方面的规定方面,新办法沿用现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准入条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财经速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出台;中国银监会发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业界资讯     
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本刊讯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自2006年12月11日起向外资银行开放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2006年11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宣布法规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共214家,而9月末这一数字上升为283家,仅仅一个季度,在华外资银行就开了69家网点。中国银监会已收到汇丰银行、花旗银行…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此次修改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完善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监督管理制度,为  相似文献   

19.
要闻回顾     
(2006年11月8日~11月22日)理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以及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以进一步预防洗钱活动。《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将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将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8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该条例将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同时废止。11月18日第八届20国集团财政部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外资机构直接从事信用卡业务已没有悬念。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信用卡产业将如何应对?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中国信用卡》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先生首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中,李卫平先生指出,2007年以及今后的几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将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中资发卡机构应积极学习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作经验,充分借助属地优势,与外资机构在竞争中谋共识、在合作中谋发展,共同推动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