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由于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差异,在有关产权客体的作用、不同阶级与产权客体的关系以及分属不同阶级的产权主体的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理论公歧。西方现代产权学派对这些关系的肤浅认识,使他们根本无法讲清现实产权关系的社会性质,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辩护性和庸俗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才能深刻地揭示各种产权关系的社会性质及其历史地位,正确地阐明不同所有制和产权制度下人们的生产关系,并在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必须重构产权经营主体。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国有产权运营主体应是集团公司。要使集团公司成为产权运营主体,关键在于建立对集团公司经营行为的约束机制,即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经营权交易市场来约束集团公司的产权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本质是一组合约的联结,合约的不完全性要求对企业产权合约中的剩余权利做出安排。本文将企业合约理论应用于对国有银行的分析,认为产权规则是企业重要的激励制度安排。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国有的性质所导致的大量“中国式不完全合约”和“要挟行为”(Hold—up)使其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在产权多元化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国有金融产权领域引入合约交易和实施机制,使国家中止或退出产权合约的威胁是可以置信的,这样才能实现产权效率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4.
产权效率与中国公司治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完整的产权形态包括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及转让权三项基本功能,其中剩余索取权的具有特殊的激励功能,其产对产权主体的行为驱动构成产权效率的核心。我国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明晰产权”本身并不构成产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产权改革的内涵和目标应是对产权客体性质相适应的产权主体的体系重构。这是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变革。产权改革是我国整体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强调竞争作用在产权改革之上的所谓“超产权论”,因其忽视了我国具有垄断与超经济性质产权主体,即政府产权的大量、普遍存在这一基本事实,故对于我国的现实经济改革的适用性存在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倩 《北方经济》2006,(8):44-45
一、人才资本产权的界定及其经济功能 人才资本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本中的“精英部分”。对人才资本产权的研究始于劳动力产权的研究,从劳动力产权转变为人力资本产权,进而到人才资本产权,源于人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日益彰显及其对这种重要作用日益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黄益新 《特区经济》2006,(3):143-145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承担的社会经济职能与农地产权制度关系的分析,指出土地产权分离面临的制度困境。提出统一产权,重构农地产权主体,建立新型农地产权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珏 《南方经济》2004,2(10):5-9
劳动力产权是和物质财产产权相对的一个概念,物质财产产权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劳动力产权则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劳动力。与物质财产产权相比,劳动力产权同样具有收益性、排他性、流动性、分解性和交易性等基本属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强排他性、有限转让性和使用弹性等。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的自由不断实现和扩大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产权逐步实现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主要是物质财产的产权得到充分实现,劳动力的产权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实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物质财产产权主导的单一产权制度。单一产权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完善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制度。从财产制度看,就是通过实现劳动力产权,从而确立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这就需要形成“见物又见人”双重财产观;需要培育双重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需要确立利润共享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潜产权”这一核心概念,在《从潜产权到产权——一种产权起源假说》一文的作者对潜产权作了细致阐述的基础上,将潜产权的定性修正为产权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继而,关于潜产权的成因作了几点解释,并得出了潜产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合力的结果这一结论。另外,考察了潜产权到产权转化的前提假设、路径、影响因素等问题。最后,阐述了关注潜产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着重刻画了其对于有效防止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薛万东 《北方经济》2006,(11):38-39
本文在界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概念和揭示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风险:人力资本多元投资主体产权要求与单一载体之间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在使用中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流动性风险。并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揭示了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决策失误风险、投资未来收益不确定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0.
汪潜 《南方经济》2005,2(7):23-25
“恢复劳动力产权”着眼于培育国企改革明确的利益主体,其创新在于:哲学上坚持了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政治上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济上能够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实现。当然“恢复劳动力产权”也存在着缺陷,甚至是致命的缺陷,如:受劳动和教育等现实国情制约明显;使国企改革走向“渐进式的私有化”。对“恢复劳动力产权”探索的正确态度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目的是对解释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现象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此前作者提出的理论分析将中国过度竞争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因归为公有产权制度的普遍性。认为公有产权下 ,由于“公共地域”(publicdomain)的存在 ,共有产权下租值消散的作用机理在公有产权下依然存在 ,而共有产权演变为公有产权的同时 ,导致竞争主体与其代表的名义主体的分离 ,从而“公共地域”中的租值消散以竞争主体侵犯其代表的名义主体利益的形式出现 ,即成为过度竞争。本项实证案例满足理论成立的局限条件 ,而其结果也与理论分析的结论相吻合 ,这样 ,暂时没有证伪 ,或者说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解释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现象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厚廷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80-84
农地制度变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人们围绕这一问题提出的变革方案虽然其直接指向不同,但都是对产权结构的调整,由此产生的产权效率来自于制度变革对经济主体的激励效应、未来预期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鉴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农地制度变革效能的强制性,应该以“极化土地经营权”作为土地制度变革的类型选择。这种类型中的农地制度变革效能的实现机制极具魅力,其中的所有权指向和经营权指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3.
产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造了一个内生政府行为和所有权的产权模型:当物品属性外生给定时,在法律层次上界定私人物品有价值属性的归属关系取决于技术和政府的行为;政府既可以将私人物品界定为私人所有,也可界定为归国家和集体所有,这决定于政府类型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目标;当所有权界定以后,所有权主体行使所有权的能力和政府的行为选择就决定了一国资产的最基本的产权结构,由此,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政府行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司产权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产权出售作为搞活经济的手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希望通过企业产权改革解决“政府负亏、企业负盈、银行负息”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贴近市场并与市场紧密结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但是,在企业产权出售过程中,除了处理好债务、职工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外,还必须注意操作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区分了产权和物公的不同含义,认为物权是侧重于对所有者拥有物的状态描述,而产权则关注的是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它的核心是对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界定。这表明缔结契约的当事人并不一定由传统的物的所有者承担,拥有人力资本的经济个体同样由于一定的行为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界定也可以成为产权主体,称之为人力资本产权主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不完整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将根据自己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完整程度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弥补自己的损失。正因为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导致了经营者管理不力、经营不善和有效劳动严重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在转制过程中,明晰并保护好人力资本产权,避免产权的残缺已成为提高我国企业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1.清晰地界定产权,为产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所谓“清晰界定”,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的产权主体,其边界尽量明确,这是产权交易的前提,否则,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会因边界不清而纠缠,甚至导致交易费用高到使交易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冯江 《辽宁经济》2003,(7):74-74
产权关系模糊:虽然经过若十年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一些企业仍然未能彻底地实行两权分离、政企分开,而是分而不离、虽分未开。企业仍缺乏完整的产权,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主体,以至于企业的价值判断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不得不经常被迫调整,从而出现统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企业领导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完成主管机关下达的“硬性指标”而对统计信息大加干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探讨了国有终极产权控制下企业融资行为特点,其次着重分析了国有终极产权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和“一股独大”的现象,最后基于产权改革的视角提出了优化国有终极产权控制企业的融资行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产权管理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对财产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规范化,是对主体地位、权力、利益、责任等的确认形式。任何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在现定的财产关系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保持一定的获取产权利益的方式,并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活动使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换句话说,主体利益的实现,必须依靠既定的产权管理制度,依靠产权管理制度中赋予他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