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龄化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解决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已然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尤其是对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3/4的我国来说,经济水平低下、养老服务体系落后,农村老年人生活无人照料的现象极其突出。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弥补我国养老服务缺口的战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丛诚 《上海房地》2008,(3):35-35
作为房地产市场化与社会养老需求结合的天然产物,“以房养老”热在大江南北的急剧升温,折射出我国脆弱的养老体系,正日益不堪承受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障之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人们对养老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变更,所以给老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养老社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校园附属型养老社区为例,对其选址、规模、道路、环境、校园有利资源等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打造出适合我国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社区,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房地》2008,(9):41-42
20世纪末,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产业结构、社会形态、城市化进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未来的居住形态也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与居住形态之间存在着多层次、多方面动态的相互对应、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向更高层次发展。人口结构老龄化与居住形态的关系,已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发达国家除注重老年居住建筑的设计建设外,如何建造适应从生到死每个年龄段需求的”通用住宅”,已成为崭新的住宅设计理念而备受房地产界注目。  相似文献   

5.
蔡子茹 《数据》2023,(2):42-44
伴随老年人口规模增大、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如何更精准配置养老资源成为应对老龄化的关键议题。养老服务的优化不仅需要考虑客观条件,更需要关注老年群体自身的养老意愿。鉴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养老仍然是主流选择,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社会福利等因素对老年人口居住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推动养老服务供需平衡,要重视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继续深入推进家庭养老模式,同步提升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家庭结构的转变、老年需求的提升,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公办民营”作为养老机构的创新模式,为养老公共服务提供了新工具、新产品和新路径。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实地调研部分“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研究其现实困境,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旨在充分发挥“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程度加剧,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对于社会养老体系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文章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抓手,从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促进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全球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的今天,老龄化成为人们共同面对的一项严峻挑战。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现象导致养老问题越来越复杂。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与日常生活照顾需求交叉重叠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目前中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不足、养老机构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体系彼此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等现象,已远远无法适应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长期赡养需求,因此创新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健康发展背景下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的一个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社会传统中,家庭养老是主流养老方式,"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就可称为老龄化国家。按此标准,我国在2000年前后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我国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中国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式家庭和高龄失能老人的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智慧养老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巨大。通过对当前呈老龄化趋势的社会背景、“互联网+”概念、传统养老行业的现状以及民意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材料的分析,对智慧养老的优势性和可行性进行总结,尝试性地构建一个区别于当下传统养老和初级阶段智慧养老的、符合目前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智慧养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10%,中国已经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老龄化人口对各行业的影响,并相应的进行政策引导,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房地产行业是老龄化人口需求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如何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进行行业优化调整将是房地产行业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殷杰 《北京房地产》2006,(12):23-26
“养老型住宅的需求非常可观。中国已经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今年老年人比重将超过总户籍人口的15%。远远超过国际上有关老龄化城市的比例。”“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这一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的特殊居住需求,开始引起政府、企业和研究界的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养老问题愈加突出。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弱。据统计,我国目前老龄化人口达2.1亿,2020年将会突破3亿人口,占总人口的14.8%。在此背景下,国有大型企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员工退休,大量涌入社会的国企退休职工对自身的养老是如何安排的?企业和社会应该如何作为?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安排调查结论为例,分析当前国企退休职工的养老意愿,由此推广出社会众多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影响住房需求的因素一般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房地产价格收入比、信贷能力、消费者或投资者的偏好、对市场的预期和政策等。国外的研究常以细分的人口结构因素作为研究住房需求的切入点.美国Laven教授以人口统计学为依据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家庭分裂速度决定该国的住宅需求量。  相似文献   

15.
因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变量,所以每一项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萎缩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家庭规模变化与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流动人口的发展会造成社会管理问题;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会对社会稳定、就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平均年龄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养老保险压力剧增,以及医疗资金需求的膨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加剧。自2001年起,我国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老年人口是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我国各城市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入住要求;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这一客观现实,迫切  相似文献   

17.
禹静 《蜀都房地产》2004,(A02):29-31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居民自有房屋比率不断提高,在我国进人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重大课题时,住房反抵押贷款就更具重要现实意义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现有社会养老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模式则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它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项。本文集中探讨了国内外以房养老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中心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4+2+1"家庭人口结构使我国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已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迫切需要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寻求一种能够大规模、低成本解决养老难题的办法和路径。通过构建以社区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环境,居家养老大部分功能得以延续,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符合我国老年人生活特点和需求状况,还可以按照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状况选择分段养老,从而实现大部分老人养老问题在社区内完成,特殊和少部分人群通过养老院或者其他适宜方式养老,可以大规模、低成本解决目前面临的养老难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家庭养老是农村地区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各种问题。较之于西方国家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面对"未富先老"条件下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与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本缺失的现状,研究如何保持家庭养老的功能,对于保障农民的养老,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