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2023,(2):6-7
<正>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多地疫情反复、多个期房项目停工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2022年末,随着房地产“第三支箭”正式落地,短期企业融资通道打开,房企首要任务应是抓住融资窗口期,积极作为,最大限度补充流动性。本期专题对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总结,并展望2023年市场发展趋势及房企经营策略,以期为房地产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房地产》2023,(2):14-16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多地疫情反复、多个期房项目停工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48.9%,全年整体拿地低迷,房企投资力度同比减弱,拿地销售比均值降至15.5%,聚焦收敛于三大城市群,地方国资成为投资主力。2022年,代表企业投资布局更加聚焦收敛,长三角、粤港澳(内地)、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拿地金额占比较上年增加9.4个百分点至77.6%。在拿地端通过换仓一二线城市、聚焦收敛于城市群建设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合理安排销售和拿地节奏,实现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判断 在世界经济受欧美债务危机等因素困扰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国内实体经济疲软、通胀压力突出等问题的夹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面临着调整与变革的考验。上海房地产市场受限购、限贷、加息、房产税等多项调控政策的叠加影响.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被抑制.而自住性购房观望气氛浓厚。目前的市场发展态势.正逐步呈现市场调控的预期。  相似文献   

4.
2022年的融资环境持续维持2021年底的基调,政策助力维稳房地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并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并购融资、预售资金监管等多个层面释放积极信号,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也帮助企业进行纾困,积极维护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不过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仍重,市场底部尚未出现。房地产到位资金仍居低位,当前房地产到位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
一、2015年房地产市场展望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14年交易量大幅萎缩、交易价格微跌的小幅调整后,预期2015年总体市场热度将有所回升但地区分化将加剧;消费性需求将成为市场主导,但投机性需求增长压力仍存,同时引致非理性房地产开发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其一,房地产总体市场供需可能大体平衡,去库存化将成为年度最重要的特征。经历2014年的小幅市场调整和住房金融政策重构,2015年房地产总  相似文献   

6.
一、2015年房地产市场展望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14年交易量大幅萎缩、交易价格微跌的小幅调整后,预期2015年总体市场热度将有所回升但地区分化将加剧;消费性需求将成为市场主导,但投机性需求增长压力仍存,同时引致非理性房地产开发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其一,房地产总体市场供需可能大体平衡,去库存化将成为年度最重要的特征。经历2014年的小幅市场调整和住房金融政策重构,2015年房地产总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持续之长、调整之深,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次调整,既有经济增速调整、疫情反复的影响,也有房地产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作用。长期以来,房地产发展对高速度扩张、高杠杆融资的依赖,导致了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不稳。当需求收缩时,供给同步收缩,双重的压力引起市场快速下行。尤其是依附于房价不断快速增长、销售流畅的融资模式,一旦所依附的条件不复存在,市场急剧下行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进一步从严的行业政策,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叠加影响,并加速房地产市场拐点的到来。总体来说,下半年的宏观环境仍将制约购买需求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2022年2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下行调整趋 势.受春节假期影响,房地产行业推盘节奏放缓, 叠加当前市场购房观望态度明显,返乡驱动三四线 置业需求未及预期,楼市销售依旧处于低位水平, 而企业销售同比降幅较1月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房地产新形势下租赁需求趋势性增长随着长效机制落地,主要城市房价趋于稳定,加上房价仍在高位,疫情影响叠加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市场对“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弱化,住房消费模式出现新变化、新趋势。比如,新市民为主的刚需(首次购房)购房支付能力下降,导致新房市场改善型购房需求占主导。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重点50个城市改善性购房占比由2020年的26%提高到2022年的30%;而30岁以下购房群体通常是刚需人群,其购房占比由2020年的37%下行到2022年34%。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23,(1):1-1
随着元旦的到来,农历癸卯年已悄然走在我们眼前。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受疫情等国内外超预期因素交织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就业压力随之上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2022年,稳就业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助企纾困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就业服务进一步优化,创业扶持得到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全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预判,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春节过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的“三重压力”不但没有缓解,甚至还在不断加大,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比如,香港、深圳和广州的疫情对珠三角的经济复苏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正>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经历三年的疫情冲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受阻,经济发展信心受挫,社会心理预期较弱,引致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总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2022年底,党中央适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状态,消费和投资需求均呈现边际改善态势,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风险挑战依然突出,市场预期尚未全面转强,消费不振仍制约着经济循环的扩张,尤其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家庭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4.
郭少华 《现代企业》2023,(11):68-70
<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升温。近两年,在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环境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有所放缓,尤其是2020年初,市场出现大幅下滑。但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出台,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销售降幅不断收窄。过去几年国内对房地产的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加上三道红线的划定,从行业大方向上进行调控,2020年的疫情叠加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181930亿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让已经乏力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凸显,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缓和,我国及全球经济预期出现向好势头,但暴发于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全球经济增长增添了诸多变数。随着疫情持续发酵,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普遍遭受较大冲击,对今年一季度经济影响难以忽视。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强大韧性,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以及调控政策的出台,疫情影响有望在短期内消解,经济重新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的一年,疫情持续袭扰,全球供应链紧张,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商用车销量断崖式下滑,叠加燃油价格攀升、运价低迷,货运市场不稳定性增强,运输行业生态急剧恶化,各大车企承压前行。逆境之下,方显强者本色。面对挑战不断的2022,解放究竟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面对战幕已启的2023,解放又将如何拓新局、踏新程?在2月21日于成都召开的“解放2023商务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2021,(2):20-25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中央房地产调控基调保持不变,金融监管强化。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表现亦超预期,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已完全走出疫情影响,进入正常运行通道。从政策、市场、企业和物业服务四个方面对2020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业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特征,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通过汇总梳理2020年以及2022年两轮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业相关政策,深入分析两轮政策的共同点与差异,从放松土地市场规则、适当放松限购门槛、加强金融机构支持、缓解房企经营压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对缓解本轮疫情对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不利影响、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未来健康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判断 当前,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对后续调控政策的高度预期,加大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面临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对房地产信贷业务潜在风险的担阮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面临—个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20.
国家仍然希望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尤其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更需要释放正常的合理购房需求,通过释放合理购房消费来增加稳增长的动力,实现地价、房价和预期稳定的良性循环。但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不等于放纵房地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不是“救市”的理由,“房住不炒”仍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