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地规模化经营趋势日趋显著的背景下,中央为了保护土地流转关系稳定、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进行“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制度构建是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通过对土地经营权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应当将其定性为二元化的土地经营权,从而提出在《民法典》适用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2.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三权分置"又是对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重大变革,我国农村土地的利用结构由"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将转变为"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新型利用结构。随之而来的继承问题,例如承包权如何继承,何时开始;再如,谁可以继承经营权,继承主体的身份有何要求。对于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并且论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主体及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制度方面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作为一种新兴流转方式,可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和提高农民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开展了土地经营权信托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完备、监管制度不完备等法律问题。对此,应通过明晰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完善土地经营权信托登记制度和土地经营权信托监管制度等途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民法典》将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效力提升到法律高度。从不动产确权登记的角度出发,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区分登记类型、申请条件及应提交的登记资料,并对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土地流转热潮,新型经营主体纷纷进入农业领域,投入社会资金不断增加。在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土地承包户跑路现象层出不穷,各地违约纠纷不断。为了降低违约风险,江苏省海门市选择试点进行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市场准入机制,创新性地推出了江苏省首单土地履约保证保险。文章先分析"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违约发生的必然性,研究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突出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意义;结合海门市土地流转违约风险防范案例,分析"三权分置"下以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为主的风险防范机制问题,给各地降低土地流转违约提供建议和参考,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不同阶段和时期所制定的农村土地制度都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而我国在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时,现实生活中就已经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和抵押的需求和实践,但当时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并不能很好的协调这种新的实践产生的社会关系和不同价值间的冲突,因此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三权分置"是我国土地制度又一次重大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分析,表明"三权分置"的必然性。然后通过对"三权分置"中三权的性质及三权的改革方向进行阐述,揭示三权的内涵,并对中央政策落实在法律制度之上提供简单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李敏  魏巍 《上海房地》2022,(9):32-35
宅基地从“两权分离”保障农民的居住功能,以“稳”为主,到“三权分置”的“活”,突破了“两权分离”的局限性,是由保障属性向财产属性的转变。将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的主体界定为在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成员中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在限制与突破之间寻求适当平衡,有利于“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所有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权益,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丰富和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主要措施是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经营权的流转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土地流转僵化等情况.“三权分置”制度的确立给经营权的流转提供了制度保障,经营权的确立提供了权利保障.但是面临市场的需求,以江西为例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土地呈现碎片化,土地的碎片化导致农民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14.
信托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创新方式,已在多地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土地流转信托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实践中存在信托主体合法性存疑、信托财产及其归属不明、信托登记制度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行政主体过度干预且法律法规对此并无明确规定,为此,笔者在分析现状与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明确信托主体、将土地经营权确定为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归受托人所有与建立信托登记制度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当前这种概念的具体表述只是停留在政策领域中,尚未引入法学学科中的权利概念,该政策在正式实施前需要从政策语言到法学语言的转换,明确其法律内涵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本文运用法理学视角对宅基地“三权分置”内涵、价值进行解析,从而在分析中进行反思,对我国宅基地“三权分...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需要直面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润霞 《经济界》2020,(6):70-78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户视角,分析宅基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居住型和经营型宅基地利用效率有明显差异,经营型宅基地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居住型。宅基地利用效率主要受禀赋条件、政策感知、行为态度、政策响应与宅基地要素承载能力变量影响,存在两种影响路径。禀赋条件能够正向影响政策感知与政策响应,行为态度正向影响要素承载。经营型农户“政策感知→行为态度→政策响应→要素承载”决策逻辑更为清晰。不同类型农户相关路径和逻辑作用差异大。因此,应重视宅基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充分尊重农户个体差异,提高农户“三权分置”改革获得感与响应度,保障农民在改革中实现其权益。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两权分置限制使用权流转,加剧"内空外扩"农村空心化困局,使其落后于乡村发展需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时代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了保障性权能与财产性权能的分离,进而实现了使用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使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成为可能,重新盘活了乡村宅基地资源并符合人口双向流动新趋势。然而,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注意其因政策实践偏差而诱发宅基地集体使用权虚化、保障性权能弱化等潜在风险。因此,亟需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强化政策监控,加强"失宅"农民权益保障,合理配置闲置宅基地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有意义的土地制度改革.本文在探究"三权分置"改革及其意义同时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下产权理论对其改革的指导作用,以理论依据证实我国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判断标准.并且就我国实施"三权分置"改革以来存在的两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改革更好造福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国家农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土地则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材料和物质基础,土地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土地经营制度已逐步显露弊端。农业人口减少,农村空心化严重形成土地抛荒现象。农业用地分散、零碎,不宜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抗风险能力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