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方针。何谓“放小”?有人说,“放小”,不是撒手不管,不是一放了之;“放小”,就是放开、放活、放出效益。这是很正确的,不过不能解决问题,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对大企业,也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一放了之,何不说既“抓大”又“抓小”?大企业,也要开放、搞活,何不说既“放大”又“放小”?“抓大”责任在中央,“放小”责任在地方。“抓大”,中央采取了很多措施,诸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集团,优化资本结构(贷改投、核销呆坏帐、债转股),实行银企挂钩,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优先上市…  相似文献   

2.
论“放小”     
刘伟 《上海改革》1999,(1):19-21
就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特别是各地方的实践而言,科学地把握“放小”的历史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放小”战略的思考□黄国秋编者按:十五大以来,各地都把“放小”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来抓,针对企业的实际,采取了不同的改制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有一些地方违背党的十五大精神,认为“放小”就是卖,甩包袱,放任不管,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一些不良影...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1998,(7)
编辑同志: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针是放开、放活,目前,各地报刊对如何“放小”介绍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但“放小”到底有多少种形式? ——福州读者 汪沅 一、进行公司制改组 公司制改组多是通过引进内资或外资,对国有小企业资本进行存量调整与增量注入,将原国有独资的企业制度形式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6日至22日,我先后到永州、郴州、衡阳、邵阳、娄底五地市及所属17个县(市、区)调查研究,感到这些地方的发展来势好、成效比较显著。但改革、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思考。一、关于国有企业“放小”问题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放“小”是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有大“抓大”,有小“放小”。就全省而言,要一手抓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壮大,一手抓国有小型企业的放开搞活。从地、县(市)来说,国有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多,因而要把重点放在放“小”上。一要明确放“小…  相似文献   

6.
以﹃一个突破十项鼓励多种形式﹄加大国有小企业放开放活力度临汾行署专员杨志明一年来国有企业“放小”的实践告诉我们,内陆地区要走出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三不沿”局限,扬资源、劳动力和潜在市场三大优势,不仅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创新,更需要改变国有...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不铝基在党的1-I-11人L参加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个山。1{确理解$彻八泽民报告精神“。他在谈到搞好l-f}有企业要“抓人放小“时说:‘“‘放小’呵以有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就是一种新的事物,应该支持、引导,不管是劳动联合还是资本联合,联合了就好、就活了,国家把包袱也甩掉f,但我要提醒大家,对股份合作制是要支持、引X,总结经验,帮助它们逐步完善,但不能‘刮风’,不能从L而下用行政命令搞什么‘股份合作化‘,甚至强迫职工人股。同有企业不是部要变成股份制,‘放小’也并不是股份合作制这种形式,我从…  相似文献   

8.
“放小”也是国家改革和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既定方针,但是由于“抓大”的强度和重要性目前盖过“放小”,对国有中小企业大有放而不管之嫌。可以预料,当占全国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国有中小企业全部“放”掉后,如何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将十分严峻。在美国、德国、日  相似文献   

9.
“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中央确立这一思想两年多的实践表明,“抓大放小”方针适合国情省情,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政府重点抓的120户银企联手企业,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30.9%,实现利税和利润均在48%以上;诸城、金乡等一批县域企业改革典型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方面闯出了路子,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放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各级都提“抓大放小”的问题,一些县市也“小”里“挑”大,把本县市个头大的企业都组建成集团。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0.
身为国有企业负责人,“玩忽悠、设迷局”,8年间蚕食国有资产130余万元,这是发生在上海市某区原市属放小国有企业中的一起典型案例。尽管当事人叶某所贪污的金额与一些“巨鳄”相比只能算是“小巫”,但其作案的手法带有欺骗性和隐蔽性,值得引为警示。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各地的“放小”做法和运作情况,我们先后到创阳、醒陵、伯罗、绥宁、城步、洞口等县市的30多个企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湖南“放小”的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发展比较健康。一些力度比较大的县市、如醴陵、浏阳、绥宁、汩罗等,原有国有小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正在向区街集体和乡镇、农林企业扩展。多数改制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买断资产,有利于解决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问题,但均衡持股仍难以解决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问题。多数股份合作制企业是由国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放小”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共运城地委书记于志成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江泽民同志“529”讲话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全国各地以邓小平理论为...  相似文献   

13.
放小是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海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由轻工控股(集团)公司率先将231户小企业,分两批向区县下放。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放小的宗旨、目的、意义及如何搞好放小等方面。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石良平  贺林玲 《上海改革》1996,(9):22-23,25
我国在对企业的制度变革与规模重组中,出现了企业资本不断向大企业集聚的现象。从政府的政策倾向看,也以抓大企业为主,这种现象导致小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单靠“放小”的政策是不够的,应当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改革与扶持的双重政策,扶助小企业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南海出新华门,往东走,过了天安门,没有几公里就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被称为“中国脑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中南海并不遥远;实际k,中国党政高」Z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都有它深刻的理论探索的背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吐转变“到国有企业“抓人放小“,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社会主义的人权理论等,许多理论观点都是还处在“禁区”的时候,便由社会科学理论11作者经过艰辛的探索后李光提出的,学K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面对现实热点难点得…  相似文献   

16.
网络本身无疑是一种“技术”,尽管它很神奇,但仍是一种技术,它本身并不等于“经济”,就像公共汽车本身并不就是“交通经济”一样。只有当网络与“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时,例如出现网站收费服务和网络的商务活动时,才会有所谓“网络经济”。  相似文献   

17.
“放小”的核心是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孙占鳌我国的企业改革,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探索,终于走出了“放权让利”的误区,作出了抓大放小的正确选择。但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所处的发展环境又不相同,仍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具体对策,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好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18.
如果前一轮上海的区经济发展是以城市布局调整、功能开发为突破口,城市土地级差为推动力的话;目前以“放小”增量导入区县的改革,将重新盘整和奠定区级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从而使区级经济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产业结构和产业门类的调整,壮大综合实力,形成新一轮上海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西林 《中国西部》2010,(4):56-57
吴晓波评价:“何教授们在方碑村的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给出的一份“汶川答卷”,它充分体现了知识者的良知、能力与远见。这些教授的村庄很平凡,很渺小,改变也很缓慢,但它们真是这个国家少有的美好事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抓大放小     
今年“抓大放小”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简单讲,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作为“中国脊梁”、国民经济命脉的500—10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力量将其搞好;所谓“放小”,就是放开中小企业,让它们到市场的大海中去永生存、求发展。 首先,如何“抓大”。九十年代初,有关部门曾提出搞一批“双保”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试点,所谓“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