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及工作觉悟的提高,现有能力的充分发挥及潜在能力的有效挖掘;人力资源的利用包括对人才的发现、选拔、分派及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资源的预测与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内外具有智力劳动能力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组织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人力需求的设定、挖掘、培养、管理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括吸引人才、选用人才、培  相似文献   

3.
建立适合人才发展的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  张明亲 《经济师》2003,(8):121-122
现代组织中人的资源已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重要资源 ,不开发人的能力 ,不培养和塑造人才 ,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 ,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提高培训效果 ,开发人力潜能 ,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人力资源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企业活力。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是有效协助企业进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组织能力和推动战略执行为的能力,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评估与激励体系,搭建由CEO、HR经理、直线经理和员工共同组建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帮助企业持续构筑人力资本竞争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Hvmanresource)出现在1970年以后,且有逐渐取代人事或人力的较狭隘的字眼,对任何企业组织而言,其所能运用的主要资源有三种:硬体资源,如土地、原料、机器;财务资源,如金钱与融资信用;人力资源,包含组织内部成员和其所运用的外在人力硬体和财务和人力资源各有其重要性,但若视企业组织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将突出人力资源在系统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讲人力资源既可以引申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创造力与理想的特质,以及传统应用上述持质而获得的所有作为。一、人力资源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简称人资管理(HRM).…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然而,对于不同的人,备有所长,备有所短,存在差异,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充分整合人性要素,挖掘人眭潜能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和既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至关重要,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8.
张素珍 《经济师》2014,(1):227-228
目前,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竞争态势日渐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相应调整为战略性、高效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调查和分析,取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力争寻找到企业利益与技术人才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点,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弊病,大胆创新,进行前瞻性、引领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接轨。  相似文献   

9.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及新定位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将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作适当的获取、维护、激励以及活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换言之,即以科学的方法使企业的人与事作适当的配合,发挥最有效的人力运用,促进企业的发展,简单地说,即为“人与事配合,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传统人力资源往往扮演被动的人事行政角色,并没有很清楚与企业整体运作绩效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以策略、文化为根基,通过人才和流程的有效管理,达到服务客户的目标。客户的满意度最终必须具体地呈现在订单及价格上,进而转变为企业的利润及投资回报,这一流程仍属企业的营运循环。人力资源的定位应在“促进最好的组织能力及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一强三优"和"人才强企"战略,在省电力公司的领导下,结合实际,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开发、系统整合与合理利用.本文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考核指标、规划、组织结构及配置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有:人事管理制度僵化、滞后,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人才战略管理高度不够,规章制度的约束无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足;员工建议制度尚待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从战略高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员工培育。  相似文献   

12.
蒋蕴芬 《经济师》2000,(2):71-71,87
人力资源(包括人的创新能力和劳动能力)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拥有了先进的设备,拥有先进的信息,还要首先要拥有先进的人才。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振兴,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建立与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笔者认为,当前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战略:一、必须把人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  相似文献   

13.
赵舜  甘蕾 《发展研究》2004,(8):51-52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及内容。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种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即将企业中人的因素资产化处理,而视为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源或资产。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给予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在西方被定义为“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的一种活动。”它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两部分。前者以会计原则为准绳,主要鉴别、计量与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货币性信息,以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有组织的系统活动。后者是利用人力资源的货币性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人力资源的选择、开发、配置、保护和评价等会计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姚凯  李晓琳  梁榜 《技术经济》2021,40(9):78-8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改变组织管理的多重形态,其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组织人才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双重网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166个技术型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柔性、技术动荡性和大数据能力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显著促进组织创新;双重网络嵌入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大数据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只靠资本投资的传统管理切换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是企业的灵魂,人才和员工的参与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法码。故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宏 《经济师》2013,(11):233-234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是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企业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效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使优秀人才各尽所长、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是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神圣职责,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文章剖析了目前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从"以人为本"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政策体系,进行体系创新;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营运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振芳 《经济师》2001,(7):103-104
营运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微观表现,是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基于环境约束与价值增值目标,通过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动企业运行的物质能量。广义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所有要素所能发挥的营运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所有要素所能发挥的营运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不直接体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现实企业对营运能力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的效率研究。而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各项资产周围率和周围额的贡献上;其次,通过这种贡献作用面对增值目标的实现产生基础性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而且是整个财务分析物核心。由此说,建立和推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企业加强各项资产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及投资者、相关利益人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筑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串 《经济问题》2001,(10):31-3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将主要依靠知识和人才,而不是简单地依靠资金和物质资源,企业要获取整体竞争能力就必须构筑其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要从静态结构和动态功能两方面加以考虑,人力资源的静态结构随着企业环境超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人力资源的动态功能有效发挥是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因为动态功能决定着人力资源投入-转换-产出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支持企业各种经营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构筑,需要企业转变观念,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设计人力资源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关系到企业命运、前途,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何花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121-122
绩效管理注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提升个人绩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结果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依据;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科学的绩效考核是企业先进管理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有效的绩效管理可避免人才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