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额信贷"功劳可陈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该市小额信贷缘于上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下的扶贫小额到户贷款.1999年,在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大力支持下的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该市全面推广,短短五年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发展到7.02亿元,占全市农户贷款余额的59%,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37.8%和全市农业贷款余额的46.9%.目前定西市的133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为全市32.2万户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核发贷款证24.4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7%,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8%.全市共有18.9万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2.2%.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主要负责人和信贷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是中央银行和农村  相似文献   

3.
邱从中 《时代金融》2005,(10):35-36
<正>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农村信用社由点到面地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并取得了社农“双赢”的显著成效。但从部分地方推行的情况来看,存在操作不尽规范,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未真正成为“阳光信贷”。为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阳光信贷”,应强化“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自2001年推出后,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的贷款余额不到20亿元,在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占比不到1%,且农户联保贷款仅占农户信用贷款的5%,呈现逐步萎缩之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管理成本太高而缺乏激励;另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尚未形成开展联保贷款的成功模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村信用社只有抢先占领这一市场后,才能在未来农村金融机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了要有适当的政策环境外,重点还是要发挥规模优势,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做到商业化可持续性,取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自2001年推出后,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的贷款余额不到20亿元,在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占比不到1%,且农户联保贷款仅占农户信用贷款的5%,呈现逐步萎缩之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管理成本太高而缺乏激励;另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尚未形成开展联保贷款的成功模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村信用社只有抢先占领这一市场后,才能在未来农村金融机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了要有适当的政策环境外,重点还是要发挥规模优势,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做到商业化可持续性,取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阜阳市辖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力度,截止到2001年11月底,辖内122.8万户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占总农户的72%,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65.1万户,占总农户的38.2%,  相似文献   

7.
<正> 五十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其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能保证农户资金的合理需求,又能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品牌。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的主要渠道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政府联系农民的纽带,是落实“三个代表”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面积、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与农业产值不相称,农业基本上是属于“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无农不稳”自古至今形成了大家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自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进展如何,成效如何,农民有何反映,社会有何反响,小额信贷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无为县农村信用社,走访农村基层干部,召开部分农民座谈会,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全面推广和信贷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凭借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证.在核定的限额内能够方便地获得贷款支持,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农户出借贷款证的不良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肇庆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践评估来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对于规范农村金融秩序、搞活农信社自身业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等客观上决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约束。只有进一步构建信用风险、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防范体系,构建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分担体系以及财务风险补偿体系,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贷中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