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别处如家     
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仍始终处于上升期,这也就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比如我们要谈到的换房旅游。这种旅游住房形式在中国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7,22(12):59-65
度假旅游是中国新兴的产业发展形态和旅游方式。尽管此前20多年我国的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曲折,但在2003年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远程度假旅游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中国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亚的海内外度假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国及俄罗斯度假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度假旅游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度假旅游需求特征,揭示出两国游客在旅游行为和需求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验证了4个假设,也否定了学术界以往关于度假旅游的个别典型结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理论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莹 《旅游学刊》2004,19(2):50-54
在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已有基础上,评述两个基本问题。从城市地域对城市旅游的限定上来理解城市旅游的涵义;从产业一城市理论、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理论来理解城市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最后提出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健 《旅游学刊》2005,20(4):11-12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立法 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旅游立法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立法工作,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旅游立法对国家旅游发展实行宏观调控;规定国家旅游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总的政策原则;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休闲、旅游、度假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界定出度假的概念;通过对度假者行为特征的分析,寻找度假者对度假产品的需求;通过对度假区空间布局的解析,分析度假区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基于对度假产业发展集群的研究,探索度假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中国度假产业的发展应当注重中产阶层.真正的度假时代的到来,是以中产阶层为基础的度假时代的到来为标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端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今天,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区),而必须推出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通过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基本形象战略来全面发展城市旅游。  相似文献   

7.
如何推动中国式乡村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世纪中期兴起于法国的乡村旅游活动经过100多年,从最初单一的度假旅游空间选择,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自古以来,政治和宗教权力中心地带就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①。然而,自18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人口以及与之相伴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得以飞速增长。尽管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及数量的增加是经济繁荣和殖民扩张的推动力,但总的来说,城市并不是最适宜居住的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旅游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九寨沟为例,对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推进国内关于旅游罩现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从3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九寨沟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旅游罩现象在九寨沟旅游区是存在的,业已对旅游者体验和目的地社会文化造成了影响.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对旅游罩现象的认识,为合理制定九寨沟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旅游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魏小安 《旅游学刊》2001,16(6):8-12
现代城市应是多功能的城市,而旅游中心功能作为城市共性的功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化.文章分析了旅游业在旅游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发展城市旅游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景明 《旅游学刊》2011,26(11):7-8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乡统筹的开展,乡村旅游作为"统筹"的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级政府及民众对发展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乡村观光、度假和节庆受到普遍追捧。与此同时,新的乡村旅游模式也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曲阜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应该有两个纬度的内容:基于遗产特性的产品体系的深化与扩展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用因子聚类归纳了曲阜文化遗产内涵的产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品体系开发的路径;通过满意度分析,明确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进而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的基本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产业融合与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我国旅游业谋求转型由来已久,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指出: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我国旅游业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国务院决定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此后,在我国旅游界,有关我国旅游业将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观点逐渐流行,甚至认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者常常通过照相机镜头表达自己的旅游欲求,行使其"观看者"和"拍摄者"的权力,表达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人与物,甚至照片阅读者的欲求。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作资料收集,以旅游照片为研究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从照片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旅游者摄影行为的心理特征、对拍摄对象及阅读者的态度进行研究。文章的目的是通过个案研究,为旅游者摄影行为的心理分析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国外度假旅游的双轨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祎  程玉申 《旅游学刊》2006,21(3):93-96
本文通过对国外度假旅游实践的考察,剖析了度假旅游的"双轨现象",即度假旅游在长短线上的分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在客源、交通、旅游产品、目的地等各方面差异的现象.笔者具体研究了这一现象的产品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分析了这一现象对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分享(价值型vs.操作型)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价值型(vs.操作型)的旅游体验分享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后幸福感和旅游者自我发展;且旅游者自我发展中介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而分享反馈(较多vs.较少)会对旅游体验分享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多(vs.较少)的分享反馈能够强化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者自我发展及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文章探索了旅游后阶段分享旅游体验的幸福效应,阐述了旅游体验分享作用于旅游后幸福感的理论基础、逻辑路径,为有效提升旅游后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东和 《旅游学刊》2012,27(3):9-10
自驾车旅游是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时尚的自助旅游方式,是一项集观光、健身、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深层次旅游.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居民拥有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自驾车旅游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为满足自驾车旅游的需要,各旅游目的地开始编制自驾车旅游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名列世界旅游大国之榜。但也毋庸讳言,我国的旅游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和谐旅游”。  相似文献   

19.
汪传才 《旅游学刊》2011,26(4):48-55
谁是旅游合同的当事人?这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文章从旅游合同纠纷的实际案例出发,试图解决作为复杂问题的旅游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认定难题。尽管赞同法院裁决时否定单位的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做法,但不接受其裁决理由,并提出了两种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现行法制,否定单位具有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正当性;另一种是面向未来,通过完善立法,承认单位是旅游合同当事人,但赋予作为受益人的旅游者直接请求权。前者适用我国《合同法》有关间接代理的条款,认定单位不是当事人,只是旅游者的代理人;后者建议完善《合同法》有关利他合同的规定,立法确认旅游者作为受益人得就其损害向旅行社提出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20.
柳振万 《旅游学刊》2006,21(8):10-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意识的增强,"旅游"已成为现在乃至今后我国居民消费的新热点.没有旅游,则没有人流;没有人流,则没有消费流;没有国际人流,则没有国际性城市可言.所以,要把一座城市建成国际性城市,首先应该将其建成知名旅游城市.当前,国家旅游局正在开展试点工作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则是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绝佳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