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信用恶化会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应运而生 ,我国目前的信用现状令人担忧 ,市场经济正面临着信用的严峻挑战。因此 ,通过改革、法治、宣传教育等措施 ,加强信用建设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3.
5.
6.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与信用、信用与市场经济以及产权制度与信用之间的关系 ,认为我国信用维持的关键是清晰产权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强化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农村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为相 相似文献
8.
信用缺失考验中国市场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本前提。商品交换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劳动产品的交换,交换双方遵循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在双方认可的制度规约范围内以信用为条件,诚实不欺地进行交易,从而构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便逐步构建起多个市场主体参与的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链条,维系着错综复杂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一信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和不断完善的。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行为,是一种借贷,体现了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商品或货币所有者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把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货币出借给需要者的一种借贷行为。法律意义上的信用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诚实、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信用还有信任、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等社会学的内容。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靠的就是信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伦理非常重视诚信的经世致用,强调处理… 相似文献
10.
11.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逐步实现行政法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 ,完善行政法的体系。一、行政权力和市场经济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行政权力是全部行政法理论的基点 ,是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行政法学的所有问题 ,诸如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和行政诉讼等 ,都是围绕行政权力这一范畴展开的。1 完善制约行政权力侵害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摆正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关系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3.
14.
陈岩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12):56-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农村文化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等方面条件限制,农村文化事业仍然是薄弱环节,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缓慢,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县图书馆的落后局面。现有的图书馆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目前,全国2200个县中,有近200个县无图书馆,有170多个县图书馆有名无实,有馆无舍。在西部地区,许多县图书馆的设施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图书馆。我省的县级图书馆大部分未能达到文化部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17.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市场经济●陈从本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追求的理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有的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实...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从重复建设、企业入团、泡沫经济等三个方面对市场经济中不良信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重整信用、再理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用的一般规定性、信用发展的决定因素着手,分析了我国信用秩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意识形态和法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改进我国信用体系。在现阶段,规范政府行为、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依法治国,是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之后 ,信用尤其是信用体系的建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过程中 ,存在着小生产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计划经济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国内经济信用与国际经济信用之间的矛盾。克服这些矛盾 ,使之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需要我们强化信用意识 ,把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法制建设 ,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信用 ;认真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