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涛  蒋青峰 《商业时代》2007,(34):20-22
作为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保险营销相结合的产物——保险网络直销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的局限,为保险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竞争平台。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开展保险网络直销业务的保险公司的调查.主要从其所提供的服务角度,对我国保险网络直销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保险市场的日益成熟,以"简便、快捷、成本低"为最大特点的网络直销快速发展。尽管保险营销员作为主渠道的优势地位一时难以动摇,但网络销售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增添了活力并带来新的变数。不过,对于网络渠道究竟该如何发展,保险公司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介绍了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分析了保险网络营销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目前保险网络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以探索成熟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销模式来重塑自身的零售渠道。网络直销方式的成功运作,必须依赖于成熟的第三方物流系统。本文通过对网络直销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网络直销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并指出了网络直销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许忠荣 《商场现代化》2007,(31):123-124
基于网络平台的直销模式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销售模式,该模式既拥有网络技术的众多优势,又结合了销售领域十分崇尚的直销模式理念。本文主要从直销的理论和发展,直销的网络化范畴、特点及制约因素和网络直销的框架体系、战略实施等方面做深入地阐述和说明;意在使人们了解和认可该模式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许忠荣 《商场现代化》2007,(11S):123-124
基于网络平台的直销模式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大背号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销售模式,该模式既拥有网络技术的众多优势,又结合了销售领域十分岽尚的直销模式理念。本文主要从直销的理论和发展,直销的网络化范畴,特点及制约因素和网络直销的框架体系、战略实施等方面做深入地阐述和说明;意在使人们了解和认可该模式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炜 《北方经贸》2009,(8):69-7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销模式迅速兴起.各个行业纷纷起用网络这个渠道来销售。综述网络直销在珠宝行业、Pc机行业、服装行业、汽车行业等领域的实践,并说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消费者缺乏信心、网络直销与中间商的冲突、网上支付安全性以及网上直销缺少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系统支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个电话、鼠标一点便可方便快捷地投保,且保费还可在传统渠道正常折扣基础上享有更多优惠。这种通过电话和网络购买保险的直销模式,在我国正日益成为一种理财时尚。根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金融和保险体系越发达的国家,保险的直销比例也就越高。现在在英美乃至亚洲的韩国市场,直销在保险业务的份额中都已占到30%以上,而我国到目前才仅占2%左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模式成为时下热门的创新创业方向,因此农产品进入网络直销是大势所趋。通过对农产品网络直销大镇——苏州东山镇的实地调研,笔者总结出当前农产品网络直销在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及其在宣传、运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吕妍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06-107
21世纪的互联网发展己经成为可以使整个经济社会随着它的发展逐渐改变的一个社会化的进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直销模式便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销售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企业开展网络直销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保险营销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珍 《中国市场》2011,(10):77-7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保险营销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欧美国家、中国网络保险营销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发展网络保险营销对策:创造良好的网络保险营销环境;创建保险公司网站域名;打造网络保险品牌,提升网络保险营销服务质量和内容;开发适于网络保险营销的保险产品;营造完善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建立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互补模式。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保险是一种全新的保险销售渠道和经营模式,是未来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网络保险营销与传统保险营销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保险迅猛发展的势头使一部分人认为网络保险必然会代替保险中介人 ,但网络保险自身的限制使它无法完全代替保险中介人 ,而是对传统保险营销的一个良好补充 ,网络保险营销需要和传统保险营销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服务于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13.
谭艳兰 《商》2014,(1):210-211
科技的进步让“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成为了两个“平行的世界”,零售银行业的竞争也正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大力发展直销银行业务,将突破物理网点限制,扩大业务覆盖范,是顺应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是在利率市场化下对新型零售银行模式的有益探索。先行先试方能应对同业竞争并获得先发优势。〈br〉 直销银行定位于面向网络客户发行电子银行卡,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产品和便捷高效服务的新型零售银行,先期以商业银行储蓄,本外币理财产品,代销基金、券商理财、保险、贵金属等产品为主。〈br〉 为加快直销银行业务发展,可建立“直销银行金融实验室”,增设网络合作商营销维护岗、线下合作商营销维护岗、社交媒体运营维护岗,并组建网络理财经理团队,负责具体客户营销与维护。  相似文献   

14.
基于3VS理论的PPG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PPG在我国网络直销行业中堪称神话,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其独特的营销战略模式成为服装行业大胆创新的典范。然而,2008年PPG的相对市场份额江河日下,仅为模仿者"VANCL"的三分之一左右。本文是继《基于网络直销企业PPG营销策略的优劣势研究》之后的研究成果,运用3VS理论详细分析了PPG的营销战略,试图找出能够为我国网络直销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和服装行业所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保险:机遇、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网络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保险业的营销模式日新月异,一种全新概念的保险--网络保险应运而生.所谓网络保险是指保险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来支持企业一切活动的经济行为.其核心内容是指保险企业建立网络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并通过互联网与客户交流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保险产品的宣传、营销和提供服务,其最终目标是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等一系列保险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6.
肖智  刘敏 《商业研究》2002,(22):153-155
传统保险业由于其固有的商业模式 ,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随着网络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保险业的创新必将进入网络保险时代。由于传统保险业的弊端和局限以及网络保险的优势 ,产生了网络保险的新型保险概念 ,但是我国实行网络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才能使网络保险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消费体制日益健全,服装网络直销商务模式日益盛行。通过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典型的服装直销B2C电子商务平台,并从这些平台的设计、服务、品牌网络推广等方面进行剖析和对比,找到服装直销平台的共有特点,并结合服装直销发展趋势提出一个服务于我国服装品牌B2C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现代农业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保险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北、山东和安徽三省家庭经营梨果种植户为样本,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下普通农户和规模农户参加互助保险和公共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农产品网络销售提升了普通农户参加互助保险和公共保险的意愿,并造成规模农户退出保险互助合作;第二,梨果生产能力、资金补贴程度、农业风险认知和渠道参与深度等因素对引入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后的家庭经营农户参保行为存在影响.建议鼓励农户依托区域农产品特色发展网络销售模式,针对农产品产量、价格和品质波动定制农业保险品种,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在非技术领域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保险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网络保险的快速增长,也对保险专业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下PBL教学对保险专业教学改革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开展PBL教学对保险专业教学在学生有效学习、教学资源获取、学生团队精神及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的意义,并对我国网络环境下如何实施保险专业PBL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直销企业PPG营销策略的优劣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对网络直销企业PPG的营销策略进行了优劣势分析,且试图找寻出能够为我国网络直销企业所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