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容洲  李程 《财经论丛》2021,(12):61-69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对外经贸财会》2006,(4):63-6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税收协定利息条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29号)中明确,一、凡协定利息条款中规定缔约国对方中央银行、政府拥有的金融机构或其他组织从我国取得的利息应在我国免予征税的,上述有关银行(机构)可在每项贷款合同签署后,向利息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享受有关协定待遇。二、凡协定有关条、议定书、会谈纪要或换函等已列名缔约国对方在我国免征利息所得税具体银行、金融机构的,纳税人可按本通知第一条的规定办理免征利息所得税手续,仅附报有关合同副本即可。三、各利息发生地税务机关在接到纳税人关于按协定规定免征利息所得税要求时,请正确执行协定的规定,尽快予以办理。四、通知自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税收协定对利息所得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029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3.
在去杠杆背景下,通过对债券信用风险、银行流动性风险、银行表外业务及股票波动等金融风险交叉运行机制的分析,构建t-Garch-Copula模型对交叉传染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发现,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债券信用风险存在较大的相互依存感染几率,且中型银行受债券信用风险感染的可能性最高。此外,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是目前表外业务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小型银行受表外业务风险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正>No.1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税收协定利息条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29号)中明确, 一、凡协定利息条款中规定缔约国对方中央银行、政府拥有的金融机构或其他组织从我国取得的利息应在我国免予征税的,上述有关银行(机构)可在每项贷款合同签署后,向利息发生地主管税务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 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盈利结构、盈利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以利息获得利润的方式也逐步扩展至利息与非利息结合的盈利模式。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银行经济效益,本文以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入手点,阐述了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管理现状。并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济效益提升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杰 《现代商业》2014,(26):241-242
本文通过选取银行表外业务变量,以定量分析检验了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渠道等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表外业务对货币供应量总量和结构均产生明显影响,并会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而其过度发展,将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适度和规范发展银行表外业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后,由于外资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加上银行存贷利差的缩小等原因,使外资银行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方面对中资银行的形成严重威胁,而国内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分类的理解,特别是对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不利于中资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发展和监管。本文从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出发,分析了金融界对二者的认识误区,阐明了二者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发展表外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表外业务具有的不直接利用银行自有资金、信息隐蔽性强等特点入手,分析其在增强银行竞争力、帮助银行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关注到表外业务自身存在的风险及其对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  相似文献   

10.
利息的计算是<银行会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存款和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常混淆.本文主要阐述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以便加强对利息计算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利息计算的现状 建国后,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手工操作的条件,各个银行(包括信用社)在人民银行领导下,建立并统一实行了中国特色的利息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利息计算惯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实行了商业化经营,利率的管理、调整及使用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票据法>的出台,使利息计算中增加了贴现利息计算,但有关利息计算的具体规定至今并未出现,使各个银行基本上还是沿用以前的惯例计算利息.  相似文献   

12.
王海燕 《商业会计》2011,(31):22-23
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形成借款费用。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等。借款利息支出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存在差异,本文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应收票据贴现利息采用按照票据到期值法计算,对带追索权票据(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而言是合理的,但对不带追索权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而言,由于贴现时银行承兑汇票的所有权已转移给贴现方(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方已不具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实质控制权,应收不带追索权票据转让法律责任和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贴现期限的所有利息收益、升值收益、利息损失、信用损失均应由资产所有方(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承担,让已不具有所有权或实质控制权的贴现企业承担贴现期票面利息的贴现息,同时享受贴现期票面利息和贴现利息的差额,违反了会计准则资产的规定,造成贴现企业多付利息差,财务费用增加,贴现企业效益下降,应及时调整为贴现值法。  相似文献   

14.
井淼 《商业研究》2000,(9):119-120
表外业务,亦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活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目前表外业务拓展的条件不够成熟。就整个银行业来说,发展表外业务应有一条清晰思路,推行阶梯式发展战略:先拓展风险较低的表外业务;循序渐进地发展担保、货款承诺类表外业务;为拓展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通过银行的表外业务衍生的理财产品,此后很难占上银行的便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逐渐发展,其风险及管理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强化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风险监管,建立表外业务风险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是全面掌握银行的经营状况、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的首要之举。只有加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春红 《商业研究》2004,(18):96-97
表外业务是现代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以在不改变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扩大商业银行业务规模范围,提高效益。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表外业务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何加快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增长渠道,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表外业务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发展表外业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银行服务的巨大“空洞” 长期以来,银行与个人之间是单纯的负债人与债权人关系:银行的资金来源是个人储蓄存款,贷款对象却是工商客户。虽然个人提供了银行赚取存贷利息差额的基础,但银行向个人提供利息,向工商客户收取利息,利润来自工商业界,银行没有理由不为他们提供周全的服务。由于这层原因,国内银行长期以来并没有把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当成是自己资产与负债业务的中心部分。而老百姓把银行当成保险箱,当成唯一可以使货币增值的渠道,心存对这一神秘机构的依赖,进进出出只为了存钱取钱。银行也很安于被依赖者的角色,窄小的门面、高高的柜台、懒洋洋的营业员的形象一直多年,使银行服务出现了巨大的“空洞”。  相似文献   

19.
汪业茅  蔡文远 《北方经贸》2007,(10):118-119
商业银行的表外项目正日益成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风险来源,控制好中国商业银行表外项目的风险具有更加现实和紧迫的意义。文章就商业银行的表外项目风险控制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①如无特殊需要或有把握的高收益投资机会,不要轻易将已存入银行一段时间(尤其是存期过半)的定期存款随意取出。因为,即使在物价上涨较快、银行存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而出现负利率时,银行存款还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的。如果不存银行,又不买国债或进行别的投资.现金放在家里,那么连名义利息(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都没有、损失将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