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珊 《魅力中国》2014,(14):86-86
莫言小说中狂欢化叙事特征,成为其作品一个典型的特征。在莫言的小说中,狂欢化叙事特征不仅体现在叙事结构和语言上,还体现在狂欢化人物的塑造。莫言小说中狂欢化叙事特征,从本质上看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与人道主义,正体现了理性的高扬与野性的人文情怀,使莫言在叙事实践和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给读者带来另类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
莫言以其独特视角,给读者以深刻影响.他在塑造许多光彩照人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刻画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阐释了残缺人物顽强的生命力;探讨了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苦难;展现了残缺人物所处的社会边缘状态;透出残缺符号背后的关怀与悲悯.莫言先生之所以关注残缺人物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传达出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和真实的生命关照.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女儿     
钱欢青 《走向世界》2014,(51):115-115
身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大名恐怕早已家喻户晓,但也许还很少有人知道,莫言的女儿管笑笑也曾出版长篇小说。管笑笑2000年夏天考入山东大学,成为山大外语学院学生。她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一条反刍的狗》。2003年,小说出版。小说出版后没几天,我就在网上看到了消息,就立即给莫言打了电话。莫言知道我要采访他的女儿后,显得比较平淡,但是语气里暗暗透着一股高兴。  相似文献   

4.
《尘埃落定》巧妙地利用了叙述者与叙述角度的不同,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使整个叙述以第一人物进行,使读者仿佛在听别人讲他自己的故事;它的叙述角度却是作者以"全知角度"进行的,它补充了"有限视角"的不足和遗漏,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19世纪的福楼拜(1821~1880),超越了他自己的国家,超越了他自己的时代。他在欧洲文学史上最早要求作者退出小说,要求叙事排除一切的主观抒情,排除作者的声音,让事实展现它自己。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被认为是"新艺术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说"和"在文坛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文章中描述的女主人公爱玛的情感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挑战了当时的价值道德体系,揭开了虚伪的宗教和政治面纱,把一份真实人性化的生活呈现给了那时的世人。福楼拜认为作者的意图和倾向,如果让读者模模糊糊地感觉和猜测到,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认为福楼拜在小说中总是力图站在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叙述,作者本身对小说人物没有批判或赞扬的权力。此时作者更像在扮演一个上帝,用冷漠的眼光看着世人的故事。换个角度说,也就是福楼拜在作品中抛弃了道德体系,抛弃了思想批判,小说的任务只留下了叙事,也仅仅是叙事。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哲学家,批评家和小说家安伯托.艾柯的小说《玫瑰之名》的玄学侦探小说,他不同于传统的侦探小说。他淡化和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他对传统的侦探小说中的情节予以淡化,对人物的刻画进行了颠覆,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融入到故事中,消除了故事的可信性,不再崇尚理性的力量,不再依靠逻辑推断,突出了玄学侦探小说的非理性特征。本文通过《玫瑰之名》来阐述玄学侦探小说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刘堂春 《魅力中国》2010,(3):328-328
金圣叹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揭示和总结了一系列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为中国叙事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声音等许多方面,金圣叹已经突破了古典叙事理论的藩篱,显示出某种卓越的现代眼光,极大地影响了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小说评点家。尽管他还未能完全区分叙述者视角与人物视角,但是已经隐约觉察到人物视角特殊的表达效果,以至在评点中多次将原作的叙述者视角改成人物视角;重视叙事的节奏变化.特别是情调错综造成的节奏之美;大大弱化公开叙述声音的响度,烛隐探微地发掘隐含的叙述声音,所有这些筚路蓝缕的理论开掘,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又包含价值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本文从措词、句法结构和叙述视角几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文体学解读,表现出作者在故事叙述方面的独特技巧。  相似文献   

9.
周海波 《东北之窗》2013,(10):62-63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让世界文学爱好者进一步了解并热爱这位来自中国的当代作家,而且由此掀起的"文学热",也让沉寂多年的中国文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莫言给了人们太多的有关文学的话题。神奇的"高密东北乡"就像鲁迅笔下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一样,莫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高密东北乡。高密东北乡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与作家生活过的故乡高密河崖镇大栏乡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真实性的地方,又是作家虚构的艺术世界,是一个经过作家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而成的文学之地,是寄托了作家精神世界的文学原乡,是蕴涵着鲜活的生命和原始状态的文学地理,用莫言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地球上最美丽,最丑  相似文献   

10.
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既有诗的形式,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一般的叙事诗有两种结构模式: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始末,被称为纵向序列:另一种则是不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事件的始末,而是恰取生活或者事件中的一小个片段,将人物地点和时间集中在一个场面上迅速的展开矛盾冲突,这被称为横向结构(横向序列).、<至广陵于马上作诗>、<饮马上城窟行>、<于谯作诗>等叙事诗都有横向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刘春雪 《理论观察》2009,(6):130-131
叙事文都有自己的叙述人,作者要以什么样的眼光和情感将故事叙述出来,要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就离不开叙述人的身影。最能体现叙述人的观点的就是叙述人的声音与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李倞 《黑河学刊》2013,(3):32-34
随着2012年先锋文学作家代表之一的莫言,突破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先锋文学作家作品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由于先锋文学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特质,无疑给非专业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改编自先锋小说的电影、电视作品无疑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对小说文本再认识、再理解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残雪在《黄泥街》中展现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而支撑并深化这种思考的,是他在小说中采用的叙述策略:叙述时序的混乱化、叙述空间的构筑。时序、空间不仅是残雪《黄泥街》叙述的物理场所,而是她审视生活、艺术审美的表征场所。  相似文献   

14.
残雪在《黄泥街》中展现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而支撑并深化这种思考的,是他在小说中采用的叙述策略:叙述时序的混乱化、叙述空间的构筑。时序、空间不仅是残雪《黄泥街》叙述的物理场所,而是她审视生活、艺术审美的表征场所。  相似文献   

15.
李红梅  张丽云 《理论观察》2014,(12):112-114
不可靠叙述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叙事策略,对塑造人物性格和深化作品主题具有着重要作用。《红楼梦》中大量运用不可靠叙述,主要体现在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两方面,对其英译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超越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从叙事学的视角探讨《红楼梦》的翻译问题,为"《红楼》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吴维香 《理论观察》2006,5(2):58-59
在传统框套型故事中,第一叙事仅仅作为一个叙事框架而存在。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导引出其它的故事,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其它特别的意义。契诃夫的框套型故事则与此不同。由于第二叙事人物叙述者能动性增强,第一叙事获得了主题意义,因而,第一叙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叙述框架,它取得了与第二叙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契诃夫的框套型故事突破了同类传统。  相似文献   

17.
黄曼珊 《老区建设》2011,(16):13-16
王小波是一位追求特立独行的作家,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文体的自觉性。他利用时间叙事策略对叙事时间进行特殊的处理,古今交错,多向度展开,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线条式叙事模式,高频率叙述,推翻情节因果律,全力去穷尽小说故事发生的无数可能性,以特别的时间叙事策略给予读者灵魂的震撼,错乱的叙事逻辑背后承载着王小波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潘望望 《魅力中国》2011,(8):279-279
在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具有鲜明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创作回归现实主义,充满了温情和现实感。纵观余华的整个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前后期小说分别在内容上、叙述方式上及主题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小说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与小说虽然有着相同的叙事理论背景,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在对小说的再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摒弃传统电影改编理论中对电影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探究,以电影《归来》和小说《陆犯焉识》为例,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叙述方式三个不同角度,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再创作,探索电影与小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周国飞 《魅力中国》2010,(11):106-106
作家莫言试着运用西方独特的叙述视角、叙述空间构造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另辟新径,但也存在着审美层次的极端化、偏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