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利益:公共治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政治学理论认为,政府是社会利益的代表,其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应当是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关于公共利益是否存在、公共利益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等问题,学术界依然存有分歧。文章通过梳理公共利益理论的研究脉络来探讨多元主体的公共治理境域中的公共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法化之税法理论重视国家作为征税主体的权力,强调税收的公权性,对纳税人私权的合理存在置若罔闻,而且还常常侵犯之。历朝历代征税主体与纳税人双方由矛盾到冲突直至革命的事例屡见不鲜。如何保障纳税人的权利,避免、化解征纳双方的矛盾,已成为现代税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私法角度分析、探讨了私法化之税法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收费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和手段,目前,无论是从满足政府职能需要出发,还是从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出发,收费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正确区分收费本身与收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财权、建立统一财政、深化收费征管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收费法制化,强化收费制约、监督机制是加强收费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迅速增加,影响个人生活安宁,损害个人人格尊严,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立法者应当通过法律配置,在不侵犯信息主体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畅通的流动,以合理回应信息社会的需求。虽然个人信息也承载着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但其主要还是一种私益,只有对个人信息提供充分的私权保护,才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公共利益。个人信息权的私法规制通过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完成。通过人格权法确认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保护个人信息权,有利于保护个人权利,同时促进信息的共享与自由流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运市场风险复杂性导致现行无船承运业务的监管模式无法应对无船承运业务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国的实践表明无船承运业务的监管制度具有由单一监管模式向多元监管模式嬗变的趋向。美国无船承运业务监管模式的成熟性具有其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诸如成熟的航运系统环境、奉行"保护与垄断"的航运政策、施行动态和多元的监管模式以及"公共承运人"理念根深蒂固。基于国际海运无船承运业务监管的系统性特征的考量,在公私法接轨模式下,构建和完善一个以保证金制度的软化、多元的监管格局、强化保证责任以及承运人特定义务公法化为核心的系统性的监管模式是应对无船承运业务风险的可行方略。  相似文献   

6.
行政私法行为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利用私法形式以直接实现行政法目的或者任务的兼具公私法双重性质的新型行为。与传统的行政行为相比,它具有革新行政行为理念,重构行政法学科体系,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彰显行政民主与平等,实现行政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这些价值的存在使行政私法行为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结合德国著名判例"永恒情侣案",论述两个问题:一,德国基本法是否在私法中具有辐射效应。二,如果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德国基本法在多大程度上对私法具有辐射效力,即:在司法实践中德国基本法如何影响对私法的解释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收费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和手段,目前,无论是从满足政府职能需要出发,还是从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出发,收费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正确区分收费本身的收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财权、建立统一财政、深化收费征管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收费法制化,强化收费制约、监督机制是加强收费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推进,传统私法所定义的平等主体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平等,在私法领域中出现了大量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凭借其经济地位或其他优势条件,侵犯另一主体的在传统法意义上被认为是只有国家和政府才有能力侵犯的权利,而私法在这种侵权行为面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这就使得“无救济即无权利”的法谚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一句空话,由此引出了运用宪法来对私权利进行救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研究生学位课之一,公法与私法课程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研究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要实行研究思维养成与法学实践锻炼两位一体。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通过整合部门公法和私法学科的研究成果,建构具有共通与差异、互动与融合特点的公法与私法理论体系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1.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而更多地表现为历史的范畴。在每个历史时代,财产权以各种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下发展着。如果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向相对保护转型。而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我国网民的规模持续扩大。但由于网络建设机制不健全,网络监管不到位,在网络上影响公安执法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提升公安执法的公信力,应采取开通网络发布平台,调控舆论导向;应用网络公关树立公安正面执法形象;不断健全网络公关工作机制;提高舆论事件的研判能力,稳妥处置危机;利用网络公关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济学家关于金融监管的理论解释概括为两种基本的范式:市场失灵范式和政府失灵范式。根据前者,政府之所以介入金融部门、实施金融监管,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而后者对政府实施金融监管的动机和能力提出了质疑,对传统范式下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金融监管的私人利益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厘清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对于经济转轨中的中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现阶段各级领导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避免先入为主,随意定性。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要掌握处置主动权,掌握现场控制权,掌握舆论引导权,做好善后工作。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最根本的在于工作重心前移,切实提高预防化解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化解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矛盾和问题,把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将财产所有权划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权关对其提供平等保护的设计,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它强调对公有产权的保护,与民法关于私权独立的原则有一定的;中突,并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矛盾.随着我国体制转轨的深入,物权法必将回归捍卫私权独立的轨道,并与未来的民法典一起,共同成为维系中华社会"恒产"与"恒心"的基石,以实现民富国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PPP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手段.全面应用与推广PPP模式,必须明确“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两大核心要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好传统模式下的资金不足、规划和项目遴选不善、管理低效、后期维护不足四大问题,关注候选项目识别、项目构建和评估、公私合作合同设计、公私合作交易、公私合作合同管理五大阶段以及做好成立政府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团队、搭建公共交易平台、组建SPV公司、建立PPP项目库、制定推进PPP的工作方案等六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全球,中国的各级政府也不例外,纷纷引入市场化管理工具,允许民间资本投入公共领域。郑州市政府首次允许私人投资电子警察,这一政策具有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在新形势下,对公私伙伴关系的创新运用,一方面政府减少了风险,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私人竞争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8.
探析公共事业的民间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公共事业引入民间机构和民间力量的参与不仅逐渐为理论界所认可 ,而且已成为一股波及全球的国家治理新潮流。它推动了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发展、治理结构的变迁和政府社会关系模型的转型。针对不同公共物品的提供 ,可采取不同的民间参与形式 ,并建构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促进民间参与中 ,政府不宜置身事外 ,而应承担扶持、资助、引导和监督等广泛责任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法的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公共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执法机关的执法,私人实施的主要途径是私人诉讼。于是就产生了如何使这两种实施机制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问题,这一问题从诉讼进程的角度看可分为三点:诉讼启动与执法程序的关系问题,两种程序竞合时哪种程序应中止的问题,以及行政执法的终局决定对民事判决是否具有拘束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以反垄断法的观念来思考,而不应以民法和行政法的观念来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战的不断演化以及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9.11事件”的“催化”作用,公共外交逐渐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只是美国谋求自身国家战略利益的一种调整,美国在推动公共外交过程中所表现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别国的敌视和误会,因此,重视国际社会对自己的形象定位和行为判断,加强同别国政府和民众的了解与沟通,努力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公共外交将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