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庭农场之路越走越宽──记黑龙江垦区第一个家庭农场杜继福,蔡恒,陈卫军1983的1月,黑龙江垦区第一个家庭农场──王木存家庭农场在八五八农场15队诞生了。1984年4月,王木存家庭农场荣获垦区模范家庭农场称号;9月,王木存家庭农场的四幅照片即被陈列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有大中型农场中普遍实行了以职工家庭为经营承包形式的家庭农场,其中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进行独立核算的家庭农场;另一种是采取分户承包经营,其资金来源靠农场垫支,非独立核算的家庭农场。后一种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家庭农场)的会计核算与前一种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非独立核算家庭农场特点简述由于家庭农场是非独立法人,因而首先要同农场生产队签订承包项目的经营合同,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其一切经济业务由生产队的会计负责结算,给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江苏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十分重要。文章阐述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总结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加强第三方监管;推动金融机构下乡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农场产销一体化,建立特色品牌等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完善应收家庭农场款核算的探讨王永德,郭希玲应收家庭农场款是指农场为家庭农场提供各种材料、物资和劳务等而应收回的和按合同规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各种款项。本文仅对农场按合同规定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各种款项核算问题谈点建议。按现行的做法,农场按合同规定应向家庭...  相似文献   

5.
侯婷婷 《山西农经》2023,(8):138-140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主体之一,能有效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家庭农场概念不清、产业研发创新不活跃、经营主体科学化培育能力较低等问题。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主体层次设计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框架,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经济》2013,(10):46-48
2007年起松江开始探索发展规模在100-150宙的粮食家庭农场,并在粮食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至2012年底,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全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衙,占全区粮田面秋的80%,其中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0户,机农一体家庭农场140户。  相似文献   

7.
垦区兴办家庭农场后,农业职工以租金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两自“以后,家庭农场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竟争主体。生产队仅作为农场的派出机构,代表农场行使资产经营和为家庭农场眼务等职能。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生产队主要有生产指导、协调服务、社会管理三项基本职能。一、抓制度建设,规范家庭农场行为兴办家庭农场后,生产队作为基层生产组织对家庭农场既不能以包代管,又不能放任自流,要通过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家庭农场的行为,克眼放任自流的思想以达到加强宏观调控的功能。1.搞好生产技术指导。职工承租…  相似文献   

8.
曹佩 《农业经济》2022,(6):114-115
家庭农场是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与现代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家庭农场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农业规模经营类型较多,涉及产业经营方式多样,难以有效认定家庭农场经营性质,导致政府财税支持政策的有效性不足,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发展需求与未来趋势。本文从家庭农场财税政策需求与供给入手,分析现有财税政策的不足,为相关政策供给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降低承包费用是家庭农场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农场的承包形式由班组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改变为家庭农场租赁、“两费”自理,将过去由农场垫支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简称“两费”)的做法改变为家庭农场自理“两费”,调动了家庭农...  相似文献   

10.
加入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基于网络组织视角,本文探讨了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行为特征,构建了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的生产、供销和信用“三位一体”协同增收机制框架,并采用2017-2019年全国层面家庭农场调查数据检验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增收效应。研究发现:具有初级内部组织结构的家庭农场通过加入合作社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化;资产专用性和多元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入社动机更强;加入合作社有利于家庭农场总收入的提升,多元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增收效应更明显。在将1957年高级社规模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与生产合作相比,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对家庭农场的增收效应更显著。异质性分析和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表明:加入合作社的处理效应因家庭农场主在合作社中所担任职务和家庭农场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为家庭农场的外部网络化提供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结论为加快引导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与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建立坏帐准备金刍议宋为祥,张得贵国有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来,因种种原因,出现挂帐问题,而且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形成坏帐。家庭农场的挂帐中由于存在相当数额的坏帐,使农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虚盈或潜亏;同时造成资金周转的严重困难。笔者认为国有农场建立...  相似文献   

12.
提高家庭农场场长素质至关重要黑龙江垦区的农业以“四到户”、“两自理”为标志,家庭农场已成为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格局也初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尽快提高家庭农场(主要是上地机械配套、规模较大的)场长素质,无论对提高家庭农场还...  相似文献   

13.
应收家庭农场款债义核算特殊性探析张覃庆国有农场兴办家庭农场是改革以来在国有农场内部深化改革出现的新型经济组织。为反映和核算农垦企业与家庭农场的承包经济往来,农垦企业内部产生了家庭农场的财务关系和会计核算工作。《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六十六条规定:"家庭...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家庭农场上交款管理及准确核算家庭农场上交款是国有农场利润是否真实的前提条件之一。如何按稳健原则采取一套切实可行的核算方法,确保国有农场利润的真实性,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根据湖北省菱角湖农场实际操作中的体会,对这一问题谈些浅见。家庭农场上...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泗洪县近年来紧扣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为目的,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特色发展和联合发展为路径,大胆探索实践,从制度、政策、社会化服务等层面全方位构建完善家庭农场支撑体系,形成“三大”支撑体系,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相关举措被人民网、农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24家。泗洪县家庭综合保险试点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的推介,慧心雨桐家庭农场被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农场实行的是场队两级会计核算制,下设分场的农场实行的是总场、分场、连队三级会计核算制。随着农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并深化,家庭农场的兴办,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以及家庭农场“两自、四到户”的推行,农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制亟需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本文拟就改革农场会计核算体制,建立农业生产单位会计报帐制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农场现行会计核算体制存在的问题1.形成多项三角债。某农场1997年把应付家庭农场款320万元,以化肥、农药、零件、油料等实物全部兑现给家庭农场。其后两年未发生欠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村经济》2008,(7):45-45
为切实做好对家庭农场的农机服务,2007年10月份以来,松江区农机所在新浜等3个重点推进家庭农场的镇,以机耕、机种、机收和植保等四个重点环节,全面落实对家庭农场的农机服务工作。目前全区已有597家“家庭农场”签约,每家农场经营100到300亩土地,共涉及90400亩水稻,占松江水稻生产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8.
浅谈加强家庭农场上交税利费的管理朱建军,郭锦道国营农场普遍兴办家庭农场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实行分户承包经营,因而如何加强家庭农场上交税利费的管理,逐步减少和解决挂欠问题,一直是摆在农场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此,现就南通农场加强家...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一个综合指数,它受众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制约,单纯从某一因素谈规模效应的最佳值是不切实际的。现就家庭农场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谈几点看法。一、当地自然因素是决定家庭农场规模经济的基础家庭农场的规模是否适度,首先要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制约。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或当地自然条件不能满足家庭农场各项技术方案的要求,在生产上是不可行的。自然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决定家庭农场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实施是否有成效,而且能衡量成效的大小。所以,对家庭农场规模是否适度的评价比较,需要衡量其对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帐内核算为主家计调查为辅职工家庭农场会计核算的一种好方法项道宏卢金松国有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机制,虽已有十多年,但职工家庭农场的会计核算体系仍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是困扰农垦财会工作者的一个棘手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