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财政》2012,(4):16-18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各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稳定增收。几年来,各级财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财政支农的重大任务,牢牢依托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平台,完善资金使用机制,推进资金整合,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政府支农力度越来越大,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政府支农资金投放方法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管理,提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财政支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在科教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严格资金专户管理,强化资金管理监督,规范资金拨付使用程序,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专项资金使用安全。一是严格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凡上级下达的专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一律纳入教科文财政专户集中管理,在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始终做到项目单位申报、教科文股审核、局领导审批,资金拨付规范有序,保证了项目单位和财政部门在整个项目实施中,都有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各项支农政策落到实处,江苏省沭阳县积极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模式,严格规范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程度,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资金安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突出抓好支农项目预算编制工作。采取"部门建议、专题论证、财政审核"的程序,强化农业专项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5.
一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竹山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竹山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直达项目施工单位和物资供应商,县财政局负责对支出报账单据进行审核和财务核算。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项再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威县财政局“多管齐下”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极大地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财政涉农资金县级报账制是为确保涉农资金专款专用,督促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县级财政设立专户.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据以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列入报账制管理的资金包括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上级财政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8.
赵文成 《财政》1991,(9):22-23
近年来,在小水资金管理方面,吉林省集安市采取的“项目统一确定,资金统一管理,工程统一验收”的管理办法,使有限的小水资金人帮到了专款专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七五”期间,财政投资297.2万元,共完成小农水项目251个,基本做到了资金投向合理,项目保质保量,其具体做法是:一、严把工程项目确定关。二、严把资金使用审查关。三、严把工程项目验收关。  相似文献   

9.
《山西财税》2008,(4):14-15
近年来,山西省财政厅积极推进省厅派驻各市财政监察组日常监督工作与财政管理业务的有机融合,通过授权财监组对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立项申报进行事前审核,到省级财政项目资金拔付和使用过程中的事中监控,再到省级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事后检查,使财监组的监督工作参与和渗透到省级财政项  相似文献   

10.
一、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目标设计和机制创新 (一)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目标设计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以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射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先期整合以县为主,全面整合以财政为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资金协调机制.形成项目科学、管理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财政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作为财政支农的重大任务和推进“三化同步”的重要抓手,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促进各地现代农业建设在新起点上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12.
1.重资金使用安全检查,轻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多年来,每当研究、部署和实施财政资金检查,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证资金安全。检查的重点也只是注重两个环节:一个是各级财政之间。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一是资金是否下达,检查的目的是防止资金被截留。二是资金是否及时下达,检查的目的是防止资金被挤占。另一个是财政和项目实施单位之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财政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资金下达并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二是项目实施单位是否将资金用于规定的项目上。只要这两个环节不出问题.就视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要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距今已经十年。这十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涉农各部门,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  相似文献   

14.
姚吉 《财政监督》2009,(7):47-47
财政专项资金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保障重点民生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省莒县财政局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注重资金监管与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财政监管始终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保证了财政专项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提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总第51期《农村财政与财务》中,江苏大丰市财政局农财股牛广云写的《狠抓项目全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写到“项目中期,各种渠道的开发资金一律全部汇入市(县)农发办开设综合开发资金专户,由市(县)农发办统一办理收入,统一按照项目计划划拨开发资金”。“项目后期,农业开发有偿资金回收时,落实债权债务,临床还款手续,是通过财政渠道层层签订贷款合同”。笔认为:不知是体制问题还是管理方式或是什么原因,觉得此做法有不妥之处。根据财政部1995年7月7日财农综这[1995]7号《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管理具体事项的通知》,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立项投资地区的财政部门,要设有专门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机构,要设有专门的农业开发资金管理机构,对资金进行归口管理。由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管理本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通知中可以看出,第一财政部门是资金管理部门,所有资金的收入、支出必须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农发办是项目管理部门,没有管理资金的职能,不能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所以开发资金专户应设置在财政部门,资金由财政部门管理。尤其财政、农发办分属两个部门,更不肥让农发办既管项目又管资金,农发办可以协助财政部门共同把开发资金管好、用好。财政部门也要配合农发办对项目工程进行实地考查,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防止项目工程弄虚作假。在资金拨付时,财政部门可根据 发办意见及所式。可按年初预算先拨部分资金给项目区,然后再按项目工程进度拨款,也可先让项目区实施工程,待项目完工后,再根据工程决算进行结算,这样既能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又有保证开发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同时财政部门还要对开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开发资金是足按规定用途开支,是否按制度规定提取前期费、科技费,是否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开发资金专款专用。开发资金专户开设农发办,而不开设在财政部门,由农发办掌管资金,统一办理收入和支出,财政部门不直接管理资金,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虽然也派会计人员负责财务工作,只能算是资金斋 不是管理部门,起不到财政应有的作用。第二农发办是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扩初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审定和评估论证等。农发办要亲临现场,对开发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项目工程严格把关,严格按规定施工,做到验收一个通过一个,防止弄虚作假,出现“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同时联合财政部门认真督查协调,确保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落实。开发资金由开发办统管,就好比在一个单位里,一个人既当会计又当出纳,这就违犯了财经纪律,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这里某县,县财政局把开发资金全部划拨到县农发办,由县农发办集中管理使用,财政只起监督作用,没有具体管理资金。县农发办既管项目又管资金,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什么部门对其进行制约,再加上会计人员水平不高,业务不太精通,资金开发违犯了财经纪律,该县在验收时被取消了一年度立项。第三财政部门不直接管理资金,没有给乡镇财政所或市直管部门直接拨款,在落实债权债务,订还款手续时,是通过财政渠道层层签订借款合同。债权债务是农发办与乡镇财政所或市直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无任何关系,这样通过财政渠道层层签订借款合同没有什么意义。乡镇财政所或市直主管部门还借款时,只能归还农发办以冲消它们间的债权债务,财政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建议财政部门应把资金管理起来,这样财政部门管理资金,农发办负责项目,双方之间相互制约,防止出现营私舞弊,一个人说了算。同时财政部门、农发办要互相合作,紧密配合,按照资金随着项目走的原则,在安排农发项目、编项目投资计划时,农发办要主动邀请财政部门参加,听取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在按项目计划拨款、到期催还有偿资金借款时,部门也要邀请农发办参与,共同研究拨款方式及还款措施。同时两部门还要对开发工作的各项支出,包括计划的分配,扩初设计的编制,工程预决算,科技费、前期费的使用以及各项工程的支出报帐支出手续等必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从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入手,要做到事前调查摸底,事中监督检查,事后跟踪问效,共同把开发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6.
任青方 《财政监督》2014,(10):43-44
正财政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预算安排,明确指定专项用于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地方或某类专项工作且由财政国库代管、有指定用途、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的财政性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是基本建设资金,该资金由政府批准、计划部门立项,需要财政全额或部分投资的资金;第二类是专项项目资金,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事业和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为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彬 《山西财税》2006,(9):38-39
中央财政近年实行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财政支农项目支持对象已经向农民转移。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正在面临挤占、支持对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对实现“三农”政策目标具有现实、紧迫的意义。本文拟从财政监督与农民监督如何有效结合角度,以江西为例提出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承德县财政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不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积极探索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新思路。为加强对政府采购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采购资金及时足额支付,2007年该县实行了政府采购资金由财政直接拨付制度,凡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由承德县政府采购中心组织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资金由财政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并制定了《承德县政府采购财务核算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9.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涉农资金特别是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以省级重点涉农专项为平台,积极探索建立省级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和统筹机制,进一步优化省级涉农资金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一)建立机制,保障涉农资金整合有序推进。为有效协调和推进全省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浙江省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组长、省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