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们的估计,2005年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中约有4.8万亿元不愿报告的隐性收入。这部分隐性收入或称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中国山西省947个农户微观数据,针对男女劳动力的教育对农户收入和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测算。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平均来说,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多接受一年的教育能够使家庭收入分别提高14.1%和16.3%;不同收入组人群教育的边际收益亦不同,女性劳动力教育的边际收益在中高收入组高于低收入组,而男性劳动力教育的边际收益情况则相反,说明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差异是扩大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农户收入差距微观原因分析:山西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梦滔 《南方经济》2006,7(11):34-42
本文基于山西农村876户的微观数据集,使用非参数回归对影响农户收入差距的原因加以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1.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是拉大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2.物质资本对于减小农户收入的差距有显著影响,土地对于农户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3.相比较低收入组农户,中等收入农户教育回报高出4.08%,高收入农户教育回报高出6.28%,相反,物质资本回报上,则是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分别比低收入组要低5.8%和9.9%。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研究建立在人力资本视角基础之上,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理解为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经验资本三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健康资本和经验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显著,而教育资本的影响则不显著。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应从提高其人力资本存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5.
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这方面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而且相关文献讨论的都是平均收入,但均值只是描述变量分布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分布的实际情况。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是:垄断行业的相对高收入是只存在于平均水平,还是分散于整个收入分布?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地存在于不同收入阶层,而且差距随着收入层的提高而逐渐扩大。然而,教育水平和企业盈利状况因素却只能解释一小部分收入差距。通过运用DiNardo和Lemieux(1996)的分解技术作类似Oaxaca的歧视分解,我们发现这些大量不可解释的差距正是歧视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刘阳阳  王瑞 《南方经济》2017,36(2):40-61
文章首次从教育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建立了教育回报的代际交迭模型,推断出富裕家庭教育回报率高这个事实会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作者使用1992年至2009年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了论证,实证结果表明出身"寒门"的子女期望教育回报率更低,这拉大了与富裕家庭群体的收入差距,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自2001年来,家庭因素带来的教育回报差异能够解释19.1%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引入工具变量的结果表明,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作者进一步模拟了"新常态"下的贫富差距状况,结果表明,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会使得基尼系数扩大6.1%。  相似文献   

7.
资讯     
农村居民过半收入来自打工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24223万人,农民工月均收入达到1690元。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达到5096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沈阳市外来农民工的数量、来源地、行业分布、经济收入、住房以及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等进行了调查.希望其有助于政府、企业和社会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民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丛 《广西经济》2009,(10):18-19
广西属于劳务输出大省,全区跨县以上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约有760万人,其中在区外务工的约410万人,在区内跨县以上务工的350多万人。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部分市、县农民工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教育回报异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明瑟(Mincer)方程法估计出来的教育回报率是一个常数,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异质性问题指的是,教育回报率会随着研究群体的变化而变化,不再是一个常数.因此,在研究教育回报异质性问题时,传统明瑟方程法便不再适用.本文使用一种新的方法(部分线性模型)研究教育回报异质性问题,得到以下结论: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教育回报率越低;女性中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高中的教育回报率;年轻女性初中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年轻男性初中的教育回报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