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4月26日,深圳人邹涛的一篇《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出现在一家网站上。其来势之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股“飓风”。  相似文献   

2.
“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要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起来,三年不买房。”五一前,深圳市民邹涛大声疾呼。目前,由邹涛发起的“三年不买房”运动渐入高潮,并且正以连它的发起人都未能预见的速度,从深圳迅速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3.
当人民币升值兑现,房地产市场将如何震动?作为消费者又将采取何种行动呢?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人民币升值肯定吸引海外热钱流入,房价必然上涨。”深圳的章小姐表示准备在房价进一步上涨前将买房计划提前实施。上海的刘先生则认为“楼市必跌无疑”,他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热钱套现撤出,楼市面临更大下滑动力,当然,“前提是热钱没有更多的升值预期,如果未来升值兑现,楼市可能面临更剧烈的动荡。”他的对策是不着急马上买房,静观其变,“未来可能有更好的机会。不能改变市场的价格,我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预期,等待合适的时机。”张姓市民指出.人民币升值是在多项抑制房地产价格上升政策出台后进行的,政府不会允许房地产价格暴涨暴跌,因此,他认为短期内局部高价楼盘可能会降价,但应该不会产生楼市崩盘。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媒体称,在我国部分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二手房的租售比已经悄然超出1:200的国际警戒线。为此,有专家提醒,这表明投资性买房高位踏空的风险已经剧增。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2007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 NO.4》中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那么,楼市是否已经到了危险边缘?这些租售比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记者就此走访了几家驻深圳的地产中介机构,试图透过“租售比”这扇窗口解读楼市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5.
“不让买房了,难道要拿着钱去澳门赌博吗?”这是一位深圳的炒房者对接连出台的新政发出的质疑。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新政策,使得楼市中的投资、投机者大有山雨欲来之感,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房产投资的暴利时代行将结束,而对资本市场有着天生敏感力的他们并没有真去赌博,而在悄然转舵,开辟新的投资途径,去搏击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面对‘虚火’的楼价,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不能再视而不理.我们需要积极的行动,在此,我再一次强烈呼吁并号召广大市民.深圳楼价一日不降到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就坚决不买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近3年之内不要买房。请大家支持我的呼吁,请大家一起参与到我们的‘不买房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如今,一谈起住房问题,总不免让人想起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而与此同时,“房价让人昏呀,小桥流水人家,房贷压垮瘦马,高价不下,没房人在天涯”更是成了网上最近颇为流行的Q版诗词,这些多少都反映了楼市上涨给买房一族造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当很多人对杭州楼市的印象还停留在前两年打折成风、低价频出、买房送车的印象中时,2007年春夏之交,杭州楼市风向突变:首先感觉回暖的是二手房市场,3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速度加快,成交量和挂牌价双双上扬;紧接着,陆续传来的是某某楼盘热销的消息,一天卖100多套已不是什么新闻;5月房交会更是给升温中的杭州楼市添了一把火,数千人排队填意向登记,这样的数字让人咋舌;更火爆的场面莫过于开盘前的售楼部:魅力之城、万家花城、银树湾……漏夜排队现象重新上演,“火爆”、“疯狂”、“买房如同买白菜”等等字眼重新和楼市挂上钩时,我们不由得重新审视:杭州楼市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七嘴八舌     
调查:老百姓眼中房地产仍是暴利行业吗? 八成市民认为:房地产仍是暴利行业贫富分区:64.7%人拒绝 57%的市民认为:房价增幅放缓投资客减少:买房投资者不足15%楼市止跌二成人认为是拐点调查缘起曾经以“只给富人盖房”的大胆言论引起轰动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最近在上海的一次地产媒体见面会上再惊四座, “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此言一出立即引爆了人们对房地产业的相关讨论。这几年来,一路高涨复又回落的上海楼市正逢拐点为各方所关注,市民们又是如何面对楼市呢?  相似文献   

10.
难熬的夏天     
今年这个夏天,对于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徐滇庆来说,一定是难熬的。去年7月11日,他在深圳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他还跟人当场打赌,如果一年后深圳的房价比现在低一分钱。他就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很快一年过去了,深圳楼市“跌跌不休”,徐教授不得不写了一封《致深圳人民道歉信》,然后掏钱包登了整版道歉广告。其实,徐教授是在替至少一半以上的中国经济学家道歉.因为在过去的这个时候。起码有那么多的教授跟他持相同的看涨立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拐点”一词成了最为热门的楼市关键词,随着第二套房贷新政的到来和国务院严打囤积土地的措施,政策紧缩的压力,使楼市一天比一天冷,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纷纷出现了“价量齐跌”的局面,各地的房地产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有些城市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价,但也是人心浮动,成交萎缩。万科的王石也表达了近期不要买房的观点,使“拐点”之争四起。 据悉,近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都是成交量先大幅萎缩,市场转冷,开发商开始暗地里打折优惠,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饱受高房价之苦的购房人开始惊呼:楼市“拐点”来了! 那么,“拐点”真的来了吗?  相似文献   

12.
新语丝     
《财会通讯》2006,(12):I0046-I0046
“请市民三年后再买房。” ——广东官员稚目前房地产虚火不宜入市。据《信息时报》报道,广东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楼价持续升高,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在出席一活动时义正词严地直指目前房地产均是虚火,今年全广东省土地供应将较去年增加12%。林厅长建议不急着买房的市民大可待三年后房价趋于相对理性时再入市.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08,(17)
7月1日,深圳,曾轰动一时的邹涛通过私人网站向社会召集人马集体购房,顷刻间,市民纷纷响应,以实现"深圳特区内普通商品住房均价8000元/平方米、特区外均价5000—6000元/平方米"为目标的万人购房团横空出世。8月20日,上海,总数接近2000人的看房团分10路集体看房。所到之处,几乎所有楼盘开发商都给出了相应折扣迎客,幅度最大的一个楼盘直接降价8.8万元,优惠幅度达到了10%。8月30日,杭州,搜房网组织的以集体砍价为目的的大型购房团在杭州也吹响了"集结号",杭州千人砍价团踏上"征程"……很短的时间,深圳"万人购房团"模式开始在全国广泛复制,楼市顿时掀起了砍价团飓风,那么,杭州的市场如何?"购房砍价团"能否打破楼市冰点,实现寒市双赢?  相似文献   

14.
微力量     
《住宅与房地产》2013,(5):53-53
【求证:谁来回应这篇从未得到回应的帖子】一个地陷,一条生命,让一篇帖子浮现。网上搜索这篇帖子可以看到它曾在众多论坛发表,但从未得到回应。以下是这篇帖子的出处,来自“深圳福田区景洲大厦业主委员会”的《强烈要求立即叫停深圳“文博大厦”》一文。  相似文献   

15.
对大多数购房者来说,买房也好、按揭也罢,无疑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为确保在购房、借贷操作过程中少些困惑,避免不经意间的绕远道,市工行专家建议一般的买房、按揭消费者,一要求助银行,二要掌握以下一些银行按揭产品的诀窍,并加以合理运用,以便能在购房或借款时做到省心、省力并省钱。给二手房买卖请个全程“监护”。如今,许多上海市民通过购买二手房来实现自己置家梦想。何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一心想买房改善居住条件的他,从网上房源信息里相中了一套102平方米的毛坯二手房,遂与上家谈判后,以50万元达成了交易,并签署了《买卖合同》,但在…  相似文献   

16.
《江苏楼市》2005,(7):34-34
现在不少人买房只注意价格,其实房子的价格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合成体现出来的。一批“买房通”根据今天楼市情况汇总5大方面的因素,供购房者参照。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至2006年两年中,为了稳定房价,政府频频出台各类调控政策,楼市历经考验。无数买房人在楼市大潮中跌宕起伏。大浪淘沙之后,必然是“去伪存真”,买房人的心态历经一次次的洗礼,变得更加健康和成熟。这对楼市的健康发展是好事。以下《楼市》记录的是一位买房人在2004—2006年的买房经历,也代表了无数个购房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06,(20)
经过宏观调控的洗礼,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像前两年那样各个楼盘热销的“非典型楼市”不会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成有败的理性楼市,有的楼盘不畏寒冰照样热卖,有的楼盘则水土不服,一蹶不振。于是,自去年开始,“热销楼”也如同畅销书、畅销车、畅销手机这样的名词在楼市中出现,不断有“开盘一周,热销XX套”的字句见诸报端。可以说,在当下自住型需求占绝对主流,楼盘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楼市中,当最大宗消费额度的买房成为了老百姓最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时,热销楼盘是靠真本实领吃饭的,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本期杂志,我们想对近半年来的热销楼盘(公寓楼)作一总结,依据杭州透明售房网的数据,详细调查这些楼盘背后的真实销售状况和热销原因所在,无论是数据还是分析结论,我们相信这都能给即将买房的读者提供一些挑房子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兵 《乡镇论坛》2008,(6):25-26
2007年8月20日上午10点,一位来自四川自贡的老母亲因为无法帮儿子在深圳买房反而因生病而花了儿子的部分“房款”,竟然愧疚地在深圳投河自杀了!这起因在深圳买不起房而引发的悲剧,给好些生存在深圳的普通打工者提出了两个很现实的问题:深圳,还是打工者的乐园吗?是继续在高生活成本的大都市买房扎根,还是“识时务”地急流勇退,转向低生活成本的内地谋求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袁宝明 《东南置业》2009,(3):I0001-I0001
“如果手头上宽裕,我肯定买房,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觉得当下是福州楼市最佳购房时期。”一位在福州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朋友坦诚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