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傻人做老板     
行走商界多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傻人都做了老板,许多聪明人却为傻老板打工?这不仅是几个人的难题,恐怕也是所有“诸葛亮”们的难题。翻开《二十四史》,从姜太公一路数下来:商鞅、孙武、苏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个个聪明人,却没有一个做成老板,按照他们的智商、情商,绝对超过他们的“老板”,为什么他们没有脱胎换骨,从“职业经理人”转成老板呢?在我的身边,就有几个活生生的案例:潘老板,河南人,过去是一个赌徒,为了还债,去一家五金厂当业务员,不到一个月,他发现承包市场更赚钱,就找老板谈,要承包市场,老板看他傻乎乎的,不知天高地厚,…  相似文献   

2.
新锐公司有两名主力干将张平和李伟,当初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既无经验又无资历,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是新锐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上班那天,新锐老板杜伟对他们说:“经验和资历都是从无到有的,我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你们自身的问题。”张平和李伟听后.非常感激老板对他们的信任,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为老板工作。杜老板对下属本着“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的原则,从来不摆老板的架子,对下属的工作也不妄加干涉,多数情况下会尊重员工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当今浴霸行业,提及“宝兰”,深得同行、经销商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然而,追踪“宝兰”的掌舵人陈建明却颇为不易。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他深谙“低调”的重要性,因而极少在媒体上露面,在网上也很难搜罗到有关他个人的相关信息。朋友对他的评价通常是“忠厚之人”,新来的员工总会疑虑,如此厚道的老板怎能应对变幻莫测的商战风云。人不可貌相,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陈建明捕捉商机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他一手组创的浙江宝兰电气有限公司历经10年奋力拼搏,而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浴霸专业制造企业之一,宝兰产品则以精湛的工艺、专业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在选任人才过程中,要按规则出牌,以法任人;而在用人过程中,则要更加强调人情味儿,体现人性化,以情用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先生的《马说》中有句名言,说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名言在职场中被广泛流传和演绎,意在强调“良禽择木”之难。相反,老板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这苦衷不仅仅在于人才匮乏,选人、择人不易,而且更在于,其亲自精心选任,倾情培养的“千里马”却常常另投新贵,甚至和老板反目成仇。由于这些“千里马”一般都在公司中担任要职,他们的去离使得老板们陷入任人、用人的尴尬和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打工的企业多了,基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凡在人事管理上极其粗放、人员如走马灯一般流动的企业,十之八九是那种苟延残喘的烂公司。常听打工者们议论说某某单位很正规,我想这“正规”二字,从打工者的角度说,正是他们心中的圣殿;而从老板的角度说,却有着“力所不能及”和“能为而不为”的区别。就整个社会的用人现象来看,企业员工与老板真正融洽的并不多见,而浮躁导致的各种矛盾却层出不穷。如何认识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的症结在于以下几点:(1)用人上的浮躁来自劳资双方,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老板。一般来说,在老板与员工…  相似文献   

6.
企业要成功,人才是关键。可是,你是否面对过这样的下属:他们或是技术精英,或是业务骨干,他们能力超人、精明强干,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是,他们又恃才傲物、自命不凡,常对管理制度视若无物,对上级指示自行其事。作为老板,面对这样棘手的“明星”,你该怎么办? ——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老板极其自信,也极其敏感,极其坚硬,也极其脆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都有几条不能碰及的“高压线”和“潜规则”。 第一,老板的面子不能伤。在中国企业里,老板的面子大概是属于企业中最重要、最值钱的东西之一了,忽视不得,但许多经理人却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中那些证券咨询家们就像冬至的太阳,用最短的时间爬上天空,又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证券咨询业,这个在欧美收入顿丰的职业,在当今中国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颓靡时期。许多大的证券咨询公司依靠咨询业务已经不能支持公司的独直运转,小公司则纷纷改行以维持生计。然而不幸更要落在那些曾经在电视、报纸风光无限的“股评家”们身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保住自己在证券公司中的位置,被迫向老板提出降低薪水,某些证券公司的分析员的薪资已经降到了  相似文献   

9.
漫漫 《人力资源》2014,(2):84-85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个故事: 工作3年了,为什么我还没有升职?委屈至极,去找老板理论一二. 老板笑着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儿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请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那是一家外地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老板让我主动联系一下他们,问问何时能到. 一刻钟后,我回到老板办公室. “联系上了吗?”老板问. “联系上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 “具体是下周几?”老板问. “这个我没细问.” “他们一行多少人?” “啊?您没问我这个啊!” “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 “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呀!” 老板不再说什么了,他打电话叫朱政过来.  相似文献   

10.
赵然  朱玛  宋毅 《人力资源》2007,(4):50-54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来临了,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欢天喜地盼望过年。有一群人,他们或因工作缘故,或因生活受挫,抑或是性格影响,在别人开心过节的时候,自己却焦虑恐慌、黯然神伤。节日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不幸“中弹”?“中弹者”又该如何疗伤呢?  相似文献   

11.
职业经理人阶层在中国还是个较为稚嫩的群体.他们还没有独立站稳脚跟昂首前行,边学习、边历练、边成长乃是他们目前彰显的个性。企业家呼唤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追逐老板,而老板却又在不断玩味中脱胎换骨,进而成为众目睽睽的类企业家明星。  相似文献   

12.
尚春萍 《人力资源》2016,(10):75-77
“老板,单位的网又断了,大家都上不了网了.” “好的,我立马联系联通公司.” “老板,今天我要去谈一个客户,我把话述发给您,您帮我把把关呗.” “好的,我马上帮你修改.” “老板,今天有一家广告公司要找我们合作,我把他们的资料发给您,您看看是否有必要再联系.” “好的,我一会儿看.” 三年前,王祥创办一家网络公司.创业初期,为了节约人力成本,王祥把自己一人分成两半,大小事情都亲自操刀.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部门多起来,员工也随之增加,可是他那事必躬亲的作风却依然如旧.  相似文献   

13.
一年前的五月初,一辆停在杭州二轻商厦前的“巨奖夏利轿车”悄悄开走了。一些商场挂了大半年的“百万大摸奖”、“幸运大赠送”等巨幅横标也不见了。在巨奖销售的硝烟中沉浮了近一年的杭州商界终于走出了“巨奖怪圈”。 然而,商战无终期。在过去的一年里,商战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差别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阿诺德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老板说话了“,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价格是多少?”布鲁诺第三次跑…  相似文献   

15.
商贵神速     
两军交战,“兵贵神速”。当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一切都要快速度、快节奏。市场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因此,“兵贵神速”的战争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当今“商战”,即“商贵神速”。据报载,国内某大型化纤厂要进行技术改造,投资近亿元。某市机电公司总经理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得知这一信息后,认准了这是一个商机,当即乘飞机飞往化纤厂,与有关方面接触、洽谈,抢到了这笔生意。等其他机电公司反应过来时,供需双方已经签订了2000多万元的机电产品意向供货合同,真可谓千金得失,只在瞬息之间。这则商战贵在神速的事例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与老板斗错     
伴君如伴虎。老板是朝九晚五最难服侍却又必须应酬的人物。其实对付老板真不容易,当中有两大“错”更是不能触犯,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企业进行专利开发,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优选途径。它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强化技术、自我创新能力来研制技术先进的专利,同时获得专利法律的保护,进而致胜“商战”,并在此前提下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具体地说,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在“商战”中就既有了“矛”,又有了“盾”。  相似文献   

18.
戴巍 《民营科技》2007,(2):33-33
《孙子&;#183;谋攻》:“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百战必殆。”当今商场如战场,要在商战中取胜,就必须做到知已知彼,既要深知自己的情况,又必须注意收集经济信息,眼睛盯着市场,掌握商业行情,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赵然  朱玛  宋毅 《人力资源》2007,(2X):50-54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来临了,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欢天喜地盼望过年。有一群人,他们或因工作缘故,或因生活受挫,抑或是性格影响,在别人开心过节的时候,自己却焦虑恐慌、黯然神伤。节日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不幸“中弹”?“中弹者”又该如何疗伤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有那么的一伙人,他们在经商大潮中靠着“敢干”而发家,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淘金者,他们没有渊博的珲论知识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却做着怀揣大学文凭人的老板,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却没有可称谓的头衔。他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