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厅水库淤积的泥沙50%以上来自桑干河,而石匣里—朝阳寺区段又是一个重要的产沙区。本文以两个测站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典型地段地质、地貌等环境地质调查对泥沙淤积形成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从流域角度入手,对石朝区段泥沙的来源、侵■特征、输移方式及时空变化规律,并着重对两测站输沙量多年变化情况论证了官厅水库积的发展趋势。指出桑干河大于2cm直径的卵砾石基本上未进入官厅水库,而悬移质泥沙输移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新型的自然保护区,它以较为完整的小流域为自然单元,集保护、科研和社区发展为一体,地处云南省的南部。本文在对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其保护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该地区社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4月23日至26日高含沙的黄河水向东昌湖补水期间,分别对湖面12个监测点及从入湖口到出湖口的纵断面 5个监测点同步取样、测流和测沙,从整体到局部分析了悬浮泥沙与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水前,湖区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4.07 μg·L-1,补水后达到7.74 μg·L-1,其中黄河补水贡献了21.1%。在从入湖口到出湖口的纵断面中,入湖口附近监测点A、B叶绿素a浓度增幅由大变小,流速、悬浮泥沙均出现明显高峰,监测点C、D、E依次呈现递减趋势。补水期间,5个纵断面监测点叶绿素a浓度与悬浮泥沙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81,而补水前后其相关系数仅在-0.43左右。湖面细颗粒悬浮泥沙占主导的监测点,叶绿素a浓度增幅大,反之,粗颗粒占主导的监测点,叶绿素a浓度增幅小,故可推断悬浮泥沙对叶绿素a的影响表现为“高浓度粗颗粒悬浮泥沙抑制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细颗粒或胶粒悬浮泥沙促进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但这种影响只在补水短期内显著。因此,悬浮泥沙在黄河补水期间是影响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主要水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河流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河流生态系统是受人类影响最为深刻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恢复和维持已成为近年来河流环境管理的重要目标。河流是有生命的,越来越多的流域管理采用生命之河的理念。河流健康作为崭新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处,必须善待河流。善待河流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标志,保护河流的健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柴文豪 《现代经济》2009,8(5):125-126
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中,一般都要涉及到施工洪水计算。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施工时段施工洪水的计算途径和方法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河流基本情况、既有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分类,根据河流的不同特点、工程的不同工期,对非主汛期施工洪水计算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一点粗浅的看法。并就推理公式中各参数的选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0年伊通河流域"7.21"大洪水的预报分析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暴雨洪水的形成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今后如何做好和提高中小河流的洪水预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地层是地球历史最近期形成的沉积,绝大多数分布在地表。对它的研究不仅在地质学上有着“将今论古”的意义,并且对国民经济建设(如工程设置、开采矿产以及发展农牧业等)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就我们在邯郸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全新世河流沉积与农业用水的关系。通过分析,认识浅层淡水的赋存规律,提出利用、改造地下水的方向和途径,更好地为大上农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是一项中央高度重视、惠泽民生的德政工程,是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的需要,是完善水文站网功能的需要,是拓宽水文服务领域的需要。本文就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办法及项目审计要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赤水河流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随着旅游地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旅游形象的定位已刻不容缓.在分析了赤水河流域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赤水河流域的旅游形象定位,以期对赤水河流域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蓄水湖,由于泥沙沉积失去了蓄洪能力,直接危及洞庭湖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因此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平垸行洪,移民建镇,是对洞庭湖治理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2.
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水质状况、河流底泥和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生物资源破坏、河流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五个方面对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表现出水体受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复合污染,河流底泥和土壤受镉、汞、锌、铅的重金属重度复合污染,水土流失从上到下逐渐加剧,以长株潭、衡阳、郴州最为严重,陆生和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不断减少,湘江枯水期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基本丧失的严重恶化趋势。本研究将对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营你的长处不管来自何方的河流,它的源头都在高处。一生中你无论怎样东奔西突,最终用来谋生的还是你的长处。善歌者走向了舞台,左右逢源的人自动滑进了商海。就连毫无一技之长的人,也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上街扮成了乞丐。长处是人生的一片沃土,成就的种子就埋在它的下面,如果你在这里耕耘,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并把它发挥得淋淳尽致的结果。盖次成为人类的首富;迪斯尼画出天才的老鼠。追根溯源,无不是充分发挥了自  相似文献   

14.
论文对近历史记载以来黄河下游河段河道变迁历史进行总结概括并重新绘制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黄河下游河段按流向分为北、东、南三个方向。北流河道相对分散,形成了一系列三角洲沉积,有的已被沿岸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覆盖;东流河道在入海口处河道变迁频繁,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并持续至今。南流河道在摆动起始有多股漫流,经由淮河水系扩散,至苏北一带汇成一股由苏北汇入黄海并在苏北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黄河河口沉积环境发现:黄河入海泥沙堆积有极高的沉积速率,在沉积年份每年可沉积数十厘米至数米,可以快速向海淤进形成三角洲,而黄河行水期结束后,则无沉积甚至被侵蚀。研究结果表明,北至海河、南到淮河的大范围内沉积环境的塑造均与黄河有关,黄河与下游的滦河、小清河、弥河、潍河、淮河、射阳河等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华北平原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河流大部分属雨源性河流,汛期降水量较多,经常出现洪水。因此,汛期水库对洪水的调节尤为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几点措施,旨在能为水库实际调度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河流大部分属雨源性河流,汛期降水量较多,经常出现洪水。因此,汛期水库对洪水的调节尤为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几点措施,旨在能为水库实际调度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河流──含水层相互作用条件下数值计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完整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是傍河地区水资源评价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何用数值法来模拟这一复杂的水量交换过程,目前尚无理想的办法,以往做法的局限在于计算中只把河流当边界对待。作者在分析河流─含水层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建立河流─含水层水力偶合模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建立含水层水流模型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河流水量均衡模型。模型运转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模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过程,可自动计算开采条件下河流的诱发补给量以及河流径流量,从而有效地避免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为傍河地区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了理想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源自融雪和冰川的河流养育了世界上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口--换言之,超过10亿人.不过,这些水源正在迅速消失:供应印度、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河流的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5年内消失.科学家们早已对这种气候变化现象习以为常,却惊叹于其变化之迅速.  相似文献   

19.
为人处世德为先。德,指导人们怎样去辩明是非,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于是,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便有了在不违背“德”的前提下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同样,经商也有它必须遵循的准则。但是,在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之中,不少泛起的泥沙阻塞了商品经济正常的流通渠道,以次充好,以劣代优,鱼目混珠,招摇撞骗,短斤少两,瞒天过海的现象屡见不鲜,令消费者防不胜防,东西买了,心却放不下,总担心是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20.
沣河,是地处秦岭北麓地带最大的一条河流,渭河最大的直流,但是当前由于沣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了沣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水污染问题严重化,而水污染问题是关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笔者从沣河上游水污染问题出发,意在指出问题所在及提出自己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