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7,(11):63-64
本轮牛市一路走来,有关泡沫的争论一直和牛市如影随形 究竟谁是谁非,还是留待时间验证吧。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刚刚开始,中国证券界展开了一场较为激烈的辩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多次直言须规范中国股市之后,由于股指的连续下跌而引起了许多"庄家"、"股民",甚至一些经济学家的微词。如果说2001年初中国股指的下跌与吴  相似文献   

3.
4.
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同一性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概念 股市泡沫(bubbles in stock market)有正向的和负向的两种,都可定义为理性预期假定下股市指数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在理性预期假定下如果这个差别有一个较大的累进正值时就会导致正向的股市泡沫,如果这个差别有一个较大的累进负值时就会导致负向的股市泡沫.股市泡沫反映的是股市价格异常波动的两个方面,通常股市价格的异常波动都是先造成正向的股市泡沫,正向的股市泡沫爆裂后又会产生负向的股市泡沫即股灾.如果不能对正向的股市泡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必然会面临由于正向的股市泡沫爆裂而导致股灾的危险.因此,从证券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做好对股市泡沫的监测和度量工作.本文提出的动态自回归方法正是有效监测股市泡沫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对股市有效性检验的方法,体现了股市泡沫检验与有效性检验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5):17-18
【美国彭博新闻社1月22日】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亚洲成本最高的市场,花旗集团、汇丰银行和瑞士银行的知名战略师们都警告投资者不要进入中国股市.  相似文献   

7.
清风 《上海经济》2007,(11):79-79
对于登特的世纪警告绝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必须明白:凡是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股市如此,其他的一切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纷乱的泡沫     
在许多金融界业内人士看来,始于7月的股市大跌是一场“革命性”的调整。认为目前的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股价下跌并不仅仅是由国有股减持或大盘股上市引起,根本原因在于股价过高缺乏基本面支持,以及市场的不规范操作引发的投资信心危机。1500点套住了机构,套住了券商,如果强行救市,将股指推至2500点,将套住更多的资金。某种程度上说,这次调整有推倒重来的意味。有专家估计,当挤出了大部分的泡沫,当指数跌到“较干净”的程序或许是1000点,政府将引入做空机制第一系列的重建手段,再塑一个健康完美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今年头6个月,中国股市牛气十足。昨日,它们以同样的喜气迎来下半年,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大关。  相似文献   

10.
【香港《信报》1月10日】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直通泡沫轨道。若再不采取行动,股指将持续升至股市泡沫爆破,而升得愈高,日后将跌得愈痛。  相似文献   

11.
股市行为及其分类通常来说,股市行为是指在股票市场上参与对股票的交易或持有的行为。因此,从这个基础层面来看,股票交易行为和股票持有行为应该是股市行为分类的两个基本元素,而且是两个具有相互转化排斥关系的元素。从买方来看,股票交易行为一旦完毕就会进入股票持有阶段,这是相互转化关系;从卖方来看,股票交易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失去对股票的持有,这是相互排斥关系。也正是由于股票交易行为与股票持有行为之间的不断相互转化排斥,决定了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所以,要研究股市行为,就要紧扣股票交易和持有这两个最基本元素,即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细分股市行为,股市行为对市场的作用最终都应该体现为这两个元素通过不同组合而对市场产生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的市盈率一向倍受指责,主要批评其值高企,造成股价与上市公司收益不匹配,股市充满泡沫容易引发股价下跌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中央银行自七月份起清理违规资金,试图挤掉中国股市的泡沫,以保证加入WTO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但我们首先应肯定中国高市盈率判断的正确性?高到什么程度?清理违规资金降低市盈率是治标还是治本?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即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年中,显示中国股市总体走势的主要指标上证综合指数经过5年持续下滑后收于1011点,是自1997年2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那之前的数年时间,就在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幅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一词日渐风行全球的时候,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却痛苦地看着市场无情地一跌再跌。进入21世纪以来,分析师和策略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股市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使股市健康、稳定地发展,防范股市泡沫风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以追逐价差利益为主要的动力源,它的运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成分。规范股市运行已经提了多年,监管层为此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政府部门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及监管政策的观念仍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7,(6):19-20
中国股市或许还不是一个泡沫。不过,当中国官员开始提到“泡沫”一词时,正如中国全国人大(NPC)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接受访谈时那样,投资者就应该小心了。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7,(38):18-19
当欧洲央行(ECB)向货币市场注入巨额欧元,全球金融家为一段信贷宽松时期即将结束时的糟糕结局而感到不安时,中国股市6日却创下新高。这表明一个由流动性驱动的市场可以怎样无视警告或负面消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兴起已有10年,其间股票价格的飚升,曾经使一些人在一夜间暴富;而股票价格的暴跌,又使得一些人折戟沉沙,由腰缠万贯变得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8.
黄泽民 《沪港经济》2007,(12):11-11
去年开始,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终于在沉寂了五年之久的中国股市展开了。面对股票大幅度上涨,今年初,一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等先知先觉者们坐不住了,在他们的鼓噪之下,“泡沫论”不绝于耳、甚嚣尘上。笔者的疑问是,金融泡沫是可以预先知道的吗?如果是无法预知的,那么,这种言论的危害性是严重的,不仅殃民,而且祸国。  相似文献   

19.
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济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李幢Zhe 《开放潮》2002,(3):61-62
马年前,一个重要的动态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02会议)召开。管理层对金融工作如此重视从1997年到现在就常抓不懈,02会议就是更好的说明。对比199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97会议),我们发现许多值得注意的背景和深刻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