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晓 《商业研究》2005,(6):106-108
我国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受制于资本供需的较大缺口而举步维艰。改变市政公用行业投融资不力的局面 ,根本出路在于公用行业投融资的市场化改革。从经营制度上创新 ,以扫除制约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障碍。着眼于经营模式的创新 ,积极探寻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行业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市政公用行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本工序的缺口相对来说比较大。如果想要使现阶段我国市政公用行业投融资不力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将公用行业投融资向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现阶段我国市政公用行业运营的过程中施行的经营制度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以便于能够在我国公用行业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以现阶段我国市政公用行业中的相关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施行的经营制度展开的创新为基础,找寻非公有资金应当怎样才能够进入公用行业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3.
曾亮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116-117
市政公用行业推行市场化和全面开放基础设施市场,是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投融资改革的重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和"市政公用行业是公益事业,应该由政府统包"的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及不同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综述了目前世界各国市政交通工程投融资方式,以及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目前采用的主要投融资方式。并且介绍了一种新型投融资模式—BT模式,在中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施昌奎 《消费导刊》2014,(9):116-117
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服务机制和政策环境不完善、市场壁垒林立、融资渠道狭窄、经营权益难以保障、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自身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体制机制问题,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市场化经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产品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加,对其质量要求也逐渐复杂化.单靠政府提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就需要开拓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道路.本文将对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实施市场化经营的障碍与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琬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181-182
地方政府公用事业投资因其公共性吸引资本能力较弱,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在实现地方政府职能与捉襟见肘的财政能力之间难以权衡,如何科学有效的吸引市场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成为欠发达地区提升的关键所在。为此,从地方政府融资目的出发,将需投资市政项目按公益性分类,并按各类项目性质探索可行的融资渠道,以在效益和公益间求的平衡,更好的发挥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应该说有了很好的发展,各地方、各企业做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提供了很好的做法。但是从总体来讲,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落后于国家整体的改革步伐。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比尤为显得滞后,因此加快调整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战略,努力适应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一、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发展的迫切性市政公用行业通常是指建设部“三定”方案中所规定的城市供水节水、燃气热力、市政设施、公共客运、园林、市容和环卫等行业。它们…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政工程公司的经营目标为:公司将致力市政管网工程为主的市政工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抓住我国深化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和市政工程市场重组的良机,提高竞争实力,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达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对济南市政工程公司来说,进行价值链分析对于全面预算管理运行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准确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和责任的划分,建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政公用行业自身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在市政公用行业进行改革实行特许经营;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不仅有广泛的政策基础,而且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基础,还有可以借鉴的国际改革的成功经验。这些都为我国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一种典型形式。政府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将由政府投资经营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授予通过招投标选中的企业来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特许权期限内,项目公司向用户收取费用,来抵偿投资和经营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政府则拥有对项目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项目公司把基础设施移  相似文献   

11.
政出其门     
《光彩》2005,(9)
私人和外资可建铁路客运公司7月22日,铁道部宣布,铁路建设、运输、装备制造、多元化经营4大领域都将向非公有资本全面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在铁路建设方面,鼓励非公有资本以投资参股、项目融资以及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2005,(4):41-41
中国将众多原先由政府垄断的行业向非公有制经济敞开大门,此举一方面将推动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将使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能更好地与外资企业竞争。中国国务院近日发布了一份包括36点内容的政策声明。声明称,非公有制资本现在可投资任何一个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根据新政策,非公有制资本可以合法地参与原油钻探,开设一定规模的银行,提供电信服务,还可以经营航空公司。此外,公用事业、健康及教育甚至国防事业也已向非公有制资本开放。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外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向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拓展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2006,(5)
“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公用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为新世纪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引入市场机制,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新进展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 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全方位开放,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局  相似文献   

15.
雷鸿  田杨 《商场现代化》2007,(29):201-202
市政公用行业具有消费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自然垄断性及政府的干预性等社会经济特点,因此在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理论基础有自然垄断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  相似文献   

16.
曾华亭 《市场周刊》2005,(16):16-16
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黄强17日在长江论坛上说,他们将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开放长江航运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长江航运的建设,特别是专业化港口码头和物流设施的建设;他们积极鼓励中外班轮公司沿江建立经营机构,开展物流业务,发展江海直达运输。  相似文献   

17.
郑新  管建强 《新财富》2012,(11):92-94
为了解证券业首席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及行业分析师对行业生产经营形势的判断,从资本市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自2012年9月起,中证资本市场运行统计监测中心将以首席经济学家和行业分析师为调查对象,每季度出具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新财富碰乜家刊登。来自证券经营机构的35位首席经济学家、9个行业共计92位行业分析师参与了首次调查。调查显示2012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回升,投资和消费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且市场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加快垄断行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石油石化、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中央企业寡占经营的相对竞争格局以及地方城市国有供水、供气、供暖等行业企业相对独占经营的局面将面对日益增加的开放和竞争的压力。加快这些行业企业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剥离企业代行政府行业管制及资源分配的职能,继续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而不是主导和支配市场,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金融     
正社会资本投资盛宴开启七大领域破除进入壁垒近日,《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包括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建、"铁公机"、能源设施、信息和民用空间、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对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现状,总结典型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并评估开放后的市场效应。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在政策设计上建议选取“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组合,形成市场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的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的独特路径,但人民币自由化始终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坎;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硬实力基本具备,但软实力相对薄弱,金融基础设施亟待改进和完善;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目标有两个,即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和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具有大国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双重特征,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的市场变化(主要指人民币汇率)会呈现短期波动、长期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