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九年的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全球品牌100强中居第95位的跨国企业.  相似文献   

2.
海尔集团在其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思想指导下,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其产品包括42大门类、86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2.8%的比例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人实现162亿元,新产品贡献率达70%.集团现拥有专利1000多项,是中国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1998年,海尔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两项专利.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达66.6亿元,拥有职工20601人,下设企业100多家.  相似文献   

3.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全球享有盛誉的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被誉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4年,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28年创业创新,张瑞敏始终以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超前战略决策引航海尔,持续发展。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统计,  相似文献   

4.
一、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海尔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9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  相似文献   

5.
海尔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拥有员工21000人,产品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冷柜、多用展示柜、微波炉、厨房用具等42个门类8600余个规格品种,品牌价值192亿元,为家电行业首位。14年来,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思想指导下,走出了一条高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从1984年收入348万元,亏损147万元起步,以年平均82.8%的速度,发展到1998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2亿元和利润5.36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中怡康公司对全国600家大中商场家电商品销售情况统计,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的市…  相似文献   

6.
海尔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企业,它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有员工800人,年销售收入为348万元,企业经营亏损147万元,到2001年海尔企业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8%,集团企业已拥有职工3万人,由当初只能生产一种型号(BCD-212)的冰箱,到目前海尔企业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种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海尔企业集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7.
杨绵绵 《上海质量》2011,(11):33-35
海尔集团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27年来,海尔已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10个综合研发中心,全球拥有61个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143330个销售网点.实现了本土化的营销。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10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海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发展》2006,(1):21-24
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1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2005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707亿元。2005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付忠 《企业文化》2004,(2):10-14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亚太地区声望最佳企业”时,海尔名列第七;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也将海尔评为“全球最佳运营企业”。同时,张瑞敏也获得  相似文献   

10.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30日合肥海尔工贸有限公司举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海尔集团将在2005年对合肥海尔工业园增加投资6亿元。建于2000年4月的合肥海尔工业园,以生产信息家电、网络家电为主,是海尔集团重要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海尔的目标是创世界名牌。围绕这一目标,海尔集团放眼全球,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创新,创业17年来保持了年均78%的增长速度。200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白色家电制造商的第六位。据欧洲Euromonitor统计公布,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中排名第二位,海尔洗衣机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3.
海尔集团从1984年亏空147万元、年销售收入348万元、员工不到800人的集体小厂起步,到2004年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群,20年来,年均增长68%。2004年1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惟一人选,排在第95位,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家电产业的权威刊物美国的《家电》(Appliance Manufacturer)杂志2002年第2期公布的最新排行榜上,海尔集团名列第九位。据披露,在前十家家电制造商中,有三家美国公司、两家欧洲公司和四家日本公司,中国入围的企业仅海尔一家。2001年4月上旬第15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序在京揭晓,海尔集团又以销售收入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的骄人业绩荣膺第二位。在家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滑坡和另一个家电巨头科龙发出预亏公告的背景下。海尔却取得如此出众的业绩,竞争战略"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海尔新任“掌门人”杨绵绵杨绵绵,1941年8月29日出生,上海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内燃机系,现任海尔集团公司总裁。从青岛劳动局技校的一个普通教员到如今的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先后当过青岛压铸厂技术员、青岛家电公司高级工程师、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副厂长、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海尔股份公司总经理。随着张瑞敏改任“首席执行官”,杨绵绵的职务也变成了“执行总裁”。  相似文献   

16.
海尔,中国企业中最早明确宣称将开始跨国化经营的制造型企业。1998年海尔销售规模达到《财富》500强最后一名的1/4,营业收入191亿元。海尔在全球128个国家注册商标556个,拥有上万个海外营销网点,8个海外信息中心,5个海外设计中心。海尔集团在出口方面:电冰箱──亚洲出口德国第一;洗衣机──中国出口日本第一;空调器──中国出口欧盟第一。目前,海尔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已经直接投资建厂。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尔美国生产中心,投资规模达3000万美元。1999年,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张瑞敏说:“海尔开始跨国化运作,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05,(8):111-111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  相似文献   

18.
海尔集团发展战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超速增长的海尔集团 17年前,海尔还是一家仅有员工800名、负债累累的集体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尽管当时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但1984年冰箱的年产量仅为6 000台,销售收入仅有348万元,亏损达147万元.  相似文献   

19.
海尔集团公司是以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青岛电冰柜总厂、空调器厂等企业组建而成。95年7月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日益壮大。海尔集团现有员工1.1万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属国家大型一级企业,也是国内家电行业出口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1995年实现销售额43.4亿元,利润24亿元。海尔的发展中重要的一条是确定了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创立中国家电的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持续不懈地推进管理工程,有效地推行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OEC管理法,形…  相似文献   

20.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5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计算,海尔集团200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016.289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味着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根据《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名单,榜尾公司2005年收入为108.272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折合美元超过120亿,超越了200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线。显然,海尔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