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自组织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乡村民间组织,受组织自身管理能力、相关法律制度和外部环境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约束.为创新农业组织制度,壮大弱势农民群体实力,必须加快相关制度及法规建设力度,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创造适合农民自组织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没有为农民自组织界定身份,因而无法为农民自组织发展提供有效融资支持.在立法层面建设难以取得快速突破的状态下,应通过金融政策与机制创新先行的办法,尽快解决农民自组织发展壮大的资金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实际出发,本文重点对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三大农业经济组织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试图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经济组织理论,并为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经营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农户农户既是消费单元,又是传统农业的经典组织,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在以动植物繁衍为主要生产特征的农业经济中,实行家庭经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生产经营组织非常“灵巧”,它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位于一体,经营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委托—代理”关系内置,无须进行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简单的…  相似文献   

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合作经济以独特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成为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通过互助达到自助的一个重要组织手段.为此,全世界合作经济的实践家和理论家们一直进行着执著和不懈的努力.如何加快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许多制度政策障碍,如国家法律制度供给上的不足,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没有科学到位等.因此,需要政府扩大制度供给,优化宽松的发展环境,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入社成员和成员出资总额均居全国第一。但从其资产权属视角来分析,其呈现资金来源的异质性,且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极为不合理,从而影响了会员管理、参与的积极性。社员行为激励机制应包括显性及隐性激励机制,若从合作组织的发展周期进行分析,每一发展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笔者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发现,农民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后享受到了购销和技术服务中的实惠,节约了生产投入成本,解除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价能力,劳动价值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组织是引导农民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7.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领域,由于其转变了传统理论的完全以理论假设,它综合考察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其原因,充分考虑行为心理对经济学的影响,把行为心理和经济学进行完美结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行为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消费心理以及决策行为来细化研究,并探讨其在投资、广告、储蓄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远离平衡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必须是通过涨落的有序。分析目前的农民组织,村民选举委员会受压力型体制的影响,还不能认定为农民自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为得到体制认同,部分已成长为成熟的农民自组织。农民维权组织自组织程度低,给组织本身及其行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行政,引导农民进行自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9.
安宁  翟印礼 《农业经济》2006,(12):41-42
1980年,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此,—种崭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蓬勃发展起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并逐渐演进的变迁过程为什么能发生?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发生?本文拟运用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0.
农民流动受到全社会关注始于80年代末,成为一个持续已久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农民这种就业型区域流动,数量规模巨大,社会影响深广,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也直接关系到二三产业,不仅影响到城市,而且也影响到农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这种流动的持续,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并在客观上提出新的政策和制度创新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在去年一段时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外来农村劳动力凋查。调查点分别选在原苏州市的吴县、原无锡市的无锡县、原常州市的武进县和上海市的长宁区。26名调查人员,其中有博士10多位,共访谈688人,形成有效问卷688份。记者有机会访问了这次调查的负责人,长期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并且新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公益林补偿问题。文章通过设定分工模型,对林农的个人决策模式和均衡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补偿标准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和转移支付效率成反比(存在层层截留补偿款);和公益林总面积成反比。并根据以上的比较静态研究推测指出补偿公益林的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的结构U(B1)"之间。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公益林补偿的诸多问题,为政府合理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产生,它保持了农民产权的相对独立性,又实现了生产的专业与联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市场主体寻求降低交易费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结果。国外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早,已在组织形式、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农村仍以单个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保护并提高自身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分布差异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创新逐步引向深入,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从实践看,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既表现了区域问的不平衡性,也表现了产业间的不平衡性。研究产业分布的差异性既可以探究合作经济产生的动因,又可藉此寻求推进合作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谷华 《农村经济》2008,(4):128-129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初始发育阶段,还相当弱小,其作用、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和释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不足,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其发展需要强制性变迁的引导.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应是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作者在芬兰大规模的随机信件调查获得近200份有效数据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作为分析框架,从"人的因素"为主要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影响成员参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如对管理者信任程度、对组织效率评价、成员教育程度等,成员对组织的态度和评价影响了他们参与合作组织管理的行为和参与意愿,以及成员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营者的亲环境行为对改善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在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亲环境行为。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注重种养方式对土壤、水域的影响,亲环境行为在市场引力和自我推力的作用下明显。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政府政策的推力下,具有显著亲环境行为,且实现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三维协同。最后,本文提出,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一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投入一部分,农户支付一部分的三分法,以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自组织是指为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服务的、农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经济联合组织。农民自组织有生产领域的,也有流通领域的。流通领域农民的自组织:就是农村劳动者中间以家庭或个人为基础,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的群众性经济联合组织。农民自组织的组织原则是:(1)联合自愿,退出自由;(2)联合组织内各成员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平等;(3)联合组织实行民主监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经济学:一个标准模型分析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游建章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3):30-35,56
粮食安全经济学主要研究贫困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现在全球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世界上每一个人,可是为什么饥饿依然是当今世界如此严重的问题?文章在粮食安全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并认为目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农民行为研究:“关系——行为”范式的探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有多种。研究者因学科基础和关注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关系—行为范式在解释传统中国农民的社会行为时更有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及现阶段农民关系的变化,发掘和拓展范式中关系的内涵,可以实现关系—行为分析范式从微观、社会领域到宏观、整体格局的转变。对中国农民行为历史的分析表明,关系—行为范式依次表现为三个次级范式:社会关系—行为范式、政治关系—行为范式和经济关系—行为范式。现阶段,农民的关系及行为朝着个体化方向发展,关系—行为范式亦将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