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普惠金融的不断推广不仅使很多农户脱贫,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大豆产业为基础,通过分析吉林省大豆产业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状,总结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融资、产品创新和农户认知不足等方面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完善策略,以促进吉林省大豆产业普惠金融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秀 《中国招标》2023,(4):155-156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工程量也越来越大,PPP模式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本文从PPP模式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内涵入手,分析了PPP模式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方法,并提出了融资风险管理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交通运输业不仅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养殖业等的规模和布局。而且还影响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中第二、第三产业以及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多元化农村和小城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改善农村和小城镇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4.
郭兵 《中国经贸》2013,(22):115-116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融资仍然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加重,资金运作效率低下、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融资运营模式创新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应引入PPP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康  孙洁 《科学决策》2006,(7):16-17
PPP是英语Public—Private Pannerships的缩写,通常翻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目前国际上为人们所看重的基础设施融资与管理的一种模式。 PPP管理模式,包括吸引民间资金、借贷资金介入的多种形式,也包括国务院提出的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等等。通过PPP为新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将会成为未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有效的、重要的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文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应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配置的澎湃动力。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指导原则,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重要作用,用开发性金融的方法,通过融资推动,以有形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带动无形的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在农村地区推动建立平等的融资体系,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就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基。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占全国总人口64%、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探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优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PFI融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优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由政府主导,融资模式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分析优化开发区实现PFI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提出完善PFI模式实施环境的措施与保障。拟促进优化开发区率先突破传统的融资模式,为其他主体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龙泉市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财政资金无法承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往贷款和发债等融资渠道又受到诸多限制,这就形成了龙泉市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境。文章从龙泉市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公私合营的可行性入手,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公私合营的运作机制,希望为龙泉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来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乏、融资比较困难。本文就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融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融资的四种途径:PPPs、BOT项目融资、民间投资、金融市场。通过多渠道融资,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特征分析入手,阐明了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策略——BOT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代雨 《特区经济》2014,(4):162-164
本文以贵州省湄潭县核桃坝村为案例。对农户及涉农金融机构的融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认为缺乏资金支持是目前制约该村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国外农村融资的成功实践,结合当地实际,广开农村融资渠道,改善农村融资环境,打破城乡融资的二元结构,使农村发展得到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07,(7):80-81
日前,一份针对北京市郊区县62个村进行典型调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已经编制完成。该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市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着重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为北京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28-130
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是解决基础设施融资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参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比较成功的模式和基础设施证券化成功案例对基础设施证券化融资模式进行大胆的设计,提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三种融资模式,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选择分析,提出了基础设施证券化可操作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西部城建多渠道融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峰 《西部论丛》2004,(2):36-37
西部城建(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渠道融资,包括不动资产融资、可动资产融资、无形资产融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展,其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维持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城市的象征之一,尤其重要。但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普遍存在施工周期较长的特点,而国家以及地方的财政资金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式。因此,需要开展其他的融资渠道。文章简述了PPP融资模式的概念以及特点,并分析了PPP融资模式引进的现状,以及公共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快讯》2012,(44):I0001-I0009
农民用手中土地的未来收益权就可以轻松从银行贷款了,而且利率比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平均利率还低很多。 这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看到的一个新现象。一直以来,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囿于现行的《物权法》和《土地承包法》,农民承包的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从银行贷款,从而使得农村融资手段单一匮乏,导致农村贷款利率畸高和农村高利贷现象盛行。  相似文献   

19.
过去采用土地财政、政府投资公司和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打捆贷款等融资模式,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根据未来经济环境变化,调整地方政府基本融资模式,是做好今后经济发展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两个月来,呼和浩特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对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