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昌科 《特区经济》2014,(10):123-125
本文分析了云南与南亚贸易的现状及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P总量、人口总数、收入水平对云南与南亚贸易存在正的效应,国土面积、距离则存在负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云南与南亚贸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陆 《中国经贸》2009,(18):1-2
越南与朝鲜都是中国的邻国,中国与越南朝鲜的贸易在两国的对外贸易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中越中朝贸易的总量与贸易产品结构分析中朝贸易的发展前景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云南目前的出境通道现状及建设直入印度洋通道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通道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布局重点和建设步骤如下:一、总体思路建设直入印度洋的“云南通道”的总体思路是:在云南对外通道建设应“中路突破,两翼起飞,先通后畅,立体发展”的总体格局下,加快进入印度洋通道的建设。即以中国昆明—缅甸仰光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以下简称中缅陆水联运通道)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昆明—新加坡铁路,积极筹划开通第三座亚欧非大陆桥,形成三路并进、水陆空立体发展的我国直入印度洋通道网络。之所以以中缅陆水联运通道为突破口,是因为该通…  相似文献   

4.
5.
李涛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25-127
清代前期,在“边境安稳、和平友善”的对缅政策的指导下,清政府采取的是“宽松、自由、以民为本”的对缅贸易政策.强化对滇缅贸易的管理,设置专门机构、规定具体的管理措施,促进了滇缅贸易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云南与其他参与五国之间的贸易情况,从云南省与GMS五国的贸易现状、存在的挑战、已具有的优势以及云南与GMS五国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展望等方面作出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周群立 《特区经济》2010,(3):274-275
在全球经济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挽救经济下滑的对策。与此同时,在贸易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我国贸易深遭别国贸易保护影响。分析其深层原因,发现它与别国确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否有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将大大降低贸易保护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后,中缅双边贸易迎来了井喷期,从2003—2012的十年间,中国对缅甸进出口总额增加了六倍。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不仅促进了中缅两国的合作与往来,也提供了同其他国家相衔接的机会。2016年是中缅建交66周年。当前中国与缅甸都处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国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本刊记者专访了缅甸驻华大使蒂林翁。中国报道:中缅关系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请大使先生谈谈您对当前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日贸易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贸易不平衡、日本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两国冷淡的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1月29日】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日本的地位正在日益下降,在中国贸易舞台上的作用已经从主角变成了配角。2003年以前,日本始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去年日本的对华贸易总额相继被欧盟和美国所赶超,名次已经滑落至第三位,并且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虽然近期日中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政冷经热”来形容,但政治关系的恶化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预计日本在中国贸易舞台上的地位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清代(1644—1840)输入日本汉籍的渠道、数量、价格和利润等方面考察了中日书籍贸易的情况。本文认为清朝时期中国书籍输入日本的数量较以往朝代更大,种类更多,其原因不仅在于日本各阶层的需求大大增加,书籍的巨大利润也是重要的因素。输入日本的汉籍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外,作为贸易商品的特点突显出来,书籍的价格在原产地中国与在销售地日本相比,差距很大,商人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输入日本汉籍的渠道也由僧侣携带为主变成由商人携带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4,(5):28-29
3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2013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比重的12%。不过,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要成为贸易强国,正如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所言,“中国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彼此来说都非常重要,双方贸易互补性极强.但是从2004年年底开始,一直进展顺利的中日贸易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文章分析了影响中日关系的原因,并提出要正确对待中日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何秀文 《魅力中国》2010,(33):259-259
2010年是中日建交38周年,38年来中日两国贸易合作关系作为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可喜成果。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关系不断的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1996年至2005年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志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仍以跨行业贸易为主要特征。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10年—2019年中国与非洲35个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中非农产品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从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环境、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4个方面分析中非农产品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非农产品平均贸易效率为0.35,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良好的班轮运输能力、较高的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较高的政府工作效率、“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签署能够显著提高贸易效率;中非农产品贸易中贸易效率较高的国家是南非、毛里求斯、埃及,贸易潜力较大的国家是尼日利亚、南非、贝宁;分区域来看,北部非洲的贸易效率较高,西部和南部非洲的贸易潜力较大,东部和中部非洲的贸易拓展空间较大。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贸易效率,促进中非关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对华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促进了东亚贸易发展与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伙伴和第二大出口伙伴。同时,中日贸易构成中,高加工度产品的进出口都有大量增加,说明中日贸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垂直贸易,正日益成为多层次国际分工的一环。日本进一步开辟新的领域.能够使中日两国间的合作互补关系继续得到维持,双方也能从相互的贸易中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柏雪 《黑河学刊》2011,(5):16-17
20世纪以来,中日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商品结构日趋合理,中日贸易已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中日两国的贸易产生较强的互补性,但是生产要素禀赋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技术和资本的匮乏与中日贸易收益不均衡导致了较强烈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