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就"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提出与中国WTO争端解决。本文对专家组裁定及上诉机构裁决做了归纳。最后就本案的核心问题(如对中国入世服务贸易承诺表的解释,GATT第20条例外是否可适用于中国入世议定书)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美国要求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审理中国影响部分出版物、电影、视听产品和录音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我国需要从GATT和GATS两个协定下的义务分别为涉案的数十部法律法规辩护,因此能否成功援引例外条款来免责关系本案成败。深入探讨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中GATT和GATS重叠适用的合法性以及我国可以适用的文化产品例外、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例外的法理依据、适用条件和要素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中国援用GATT1994第20条(g)款抗辩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二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本文以该案为背景,通过对GATT时期和WTO时期涉及第20条(g)款案件的比较研究,系统梳理了第20条(g)款各项要件的发展脉络,并且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过程,对每一项要件的举证论证策略加以总结,最终构建出GATT1994第20条(g)款援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为了证明对矾土实施出口配额措施的合法性,中国曾援用GATT1994第11.2条(a)款进行抗辩,但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矾土在国内存在严重短缺;二是未能证明出口配额措施具有临时性。本文以该案为背景,整理了援用该条文存在的争议点,在总结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裁定的基础上,分析各争议点的举证论证策略,并初步构建了GATT第11.2条(a)款的援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美国远程博彩案"与"中国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专家组在对"公共道德"解释时依循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和第32条的传统路径,但在争议措施的"公共道德"政策目标归属上呈现了民族主义或国际主义的不确定立场,该种立场直接导致证明上宣称标准和合理标准的混乱。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应因势利导,证明国内"公共道德"政策目标属于WTO"公共道德"的范畴,从而实现政策目标归属的成功转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GATT第20条的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经常被发达国家援引来设置环境贸易壁垒,阻止我国的贸易出口。2009年的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经审理,2012年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该案的最终裁决报告,否定了中国援引GATT第20条的抗辩。2012年6月27日,欧美日就诉中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正式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此案目前尚无最终结果。这类案件表明, GATT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已经成为我国手中的“矛”与“盾”,在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发展两大潮流的背景下,我国应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该条款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新发展,提高运用该条款保护本国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要防止他国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限制我国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公布。专家组通过分析《加入议定书》第11.3条的字面意思、《工作组报告》和WTO协定中的有关条款,认定GATT第20条不能作为中国违反第11.3条的抗辩理由。相较之前的案件,本案专家组的分析更加细致,考虑更加全面,但仍存在令人质疑的问题,特别是在条约解释技巧方面,专家组过分强调字面解释,对《加入议定书》中的"超WTO义务"解释过于严苛、机械。中国政府应当据理力争,要求上诉机构以"善意解释原则"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解释、目的和宗旨解释方法,对成员方间不平衡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二次校正。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是中国入世10年来最为复杂的案件之一,涉及到众多机构和个人,以及多重法律关系,专家组报告在本案最核心的问题——电子支付服务是否属于入世减让表中的"支付服务"上支持了美国的观点。本文就该案所涉相关问题,包括涉案措施、中国的入世承诺、涉案服务的分类、电子支付服务的定义、GATS项下的国民待遇条款和市场准入条款等做具体分析,并对该案的专家组报告中的相关问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诉美国“301条款”关税措施案源起于美国根据其国内法出具的301调查结果而对中国采取的单边征税措施。专家组在报告中鼓励平行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开展的双边谈判,认定美国违反了最惠国待遇义务且不能援引“公共道德”例外免责。作为中国诉美国关税系列案的第一案,本案对理解与适用GATT第20条的例外规定、DSU第12.7条和第23条的规定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单边主义大行其道、WTO上诉机构瘫痪的背景下,面对美国滥用其301条款发起的种种挑战,中国如何运用国际法规则、尽善尽美地维护自身权益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传播学原理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工具,分析淘宝造物节能够产生的时代背景,阐释淘宝造物节与受众的需求关系,从传播学视角探索淘宝造物节这一新型节庆的重大意义,并对淘宝造物节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内涵与框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柳钦 《中国市场》2010,(42):51-61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多种原因,治理两极分化势在必行.第一,趁目前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确立具有约束力的基本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基尼系数降到0.45以下,2020年降到0.4以下.第二,恢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将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恢复到25%:75%,从财力上保证扩大内需,使群众生活消费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第四,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大力提高居民消费率.第五,彻底改革初次分配机制,大幅度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切好国家、企业、个人三部分"蛋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拓展了 Antras等(2017)的理论框架,证明进口企业"自选择"效应的理论存在性和内在原因,并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对相关立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选择进口的企业前期普遍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即进口企业"自选择"效应存在;(2)进口市场的进入成本下降会导致企业选择进入进口市场的生产率"阈值"下降,降低进入进口市场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3)高生产率进口企业具有更强的"低价选择"能力和"风险规避"动机,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低价的中间品进口,需要较强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为规避国际供应链等风险,企业倾向于在不同国家进口同种商品,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开拓新市场和寻找新合作伙伴国的成本,以上两方面是造成高生产率企业选择进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WTO是GATT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GATT运作47年的一次飞跃,由于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正值GATT内掀起环境保护热潮的时期,环境与贸易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结果打上了明显的“绿色印记”:1.《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开门见山便指出:“各成员方在处理贸易与经济事务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同时允许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优化使用世界资源;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既保护和…  相似文献   

16.
"调结构"与"稳增长"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金融危机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难题.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通过制定和实行一系列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由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自公映后斩获大量殊荣。该影片的成功,乃是因为它紧紧扣住了“爱”的主题,借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赞颂了充满人性温情的爱。不仅如此,影片还凸显了“美国梦”这一主题,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价值及意义。此外,文化主题及问答模式的结合,亦为影片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太和县在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经济需要,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大力发展农商经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用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太和模式”。在对太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关键和动力,并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其他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带给西部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思维意识,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张孝义,一位投身甘肃会宁地区服装业的企业家如是说,他和他的企业要“扎根”于此。张孝义来到甘肃从事制衣行业,正值国内纺织产业的第三次区域转移。较为广泛的共识是,这次产业转移肇始于本世纪初,由粤、浙、苏、鲁、闽等东南五省移至内陆中西部地区,是从传统纺织重镇到新兴内销市场的一次转向。  相似文献   

20.
企业对外投资的“双轨模式”——基于浙江企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浙江企业对外投资目标模式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区域选择的对外投资“双轨模式”:在向发达地区(主要指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投资时,应以创立品牌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在向欠发达地区(主要指除发达地区以外的地区)投资时应以扩大市场为主要目标,且两种模式的对外投资相辅相成、互通有无。文中还分别分析了两种模式的动因及其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