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银行业跨营证券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在国际上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持股公司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异业子公司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我国适合采取美国模式。但是要在监管上进行创新:要确定对金融集团承担主要监管责任的主监管机构和进行信息协调的协调员;建立和完善“两墙”制度,防患于未然;完善我国金融集团管理层和重要股东的任职资格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变得更加复杂,我国银行业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对银行的监管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激励监管理论将银行监管问题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分析了银行监管中外部的“代理人问题”;针对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机构缺乏明确分工、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有限、监管行政力量突出等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在监管者与银行、存款人与监管当局之间应设计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英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并金融监管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本通过对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分析和评价,并借鉴其成功做法,提出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和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银行保险是我国金融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保险发展很快,但银保双方合作层次还很低,不少银行至今对银行保险仍未有足够重视,文章对目前国内的银行保险发展情况进行剖析,探讨国内银行保险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业卿 《全国商情》2007,(5):188-189
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应对银行业将对国际全面开放作出的战略调整,它势必将会成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主流.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的监管也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本文将探讨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在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应对银行业将对国际全面开放作出的战略调整,它势必将会成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主流。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的监管也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本文将探讨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在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当前银行业监管面临着监管失灵的困境,根本原因是监管理念的滞后,形势的需要召唤着新型的银行监管理念。公共治理理论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把公共治理理论引入银行监管领域,或许能带给银行监管工作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金融混业监管——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通过试对比分析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应当改革成混业监管模式将更好的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混业经营呼唤混业监管,将更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首先介绍了西方银行保险的内涵及方式,然后考察了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并指出银行保险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金融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加入WTO后,金融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因此,文章最后在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监管失灵、激励相容与我国银行业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是一种激励不相容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稳定,但这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又增加了银行部门的监管服从成本,监管效率低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银行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监管者形成良性互动,既维护了金融稳定,又给予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胡亚超 《西部金融》2012,(4):89-92,96
风险管理是事前控制的有效手段。多年来,风险防范一直是央行内部控制研究的主体,伴随着支付系统的相继投入运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和会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导致会计核算及风险分布呈现诸多改变。为有效防范会计核算风险、确保央行资金安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当前央行控制资金风险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会计风险分布现状、资金风险表现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资金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本质统一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但由于内部驱动力的差异、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困境以及监管的成本问题,两者又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要想协调好外部风险监管与内部风险管理的关系,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绩效,还必须充分发挥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前提作用,提高其在风险资产确认中的能动性,监管部门必须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性的制度保障,在监管内容、方式与手段方面加强调整,培育起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银行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模式,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其虚拟性,必需对其实施风险监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银行监管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从监管体系的构建、市场准入条件的完备、银行内部监控制度的强化等方面完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落实贷款契约式监管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的自我检查和银行的指导督促,加强贷后管理和监督,同时通过银行内部落实信贷人员贷款责任书,加大契约式监管落实力度,完善契约式监管制度以确保贷款契约可信度,降低双方借贷与还贷风险,保证双方未来收益,进一步改善小企业贷款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总结了在前一段时期银行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银监会在今后提高监管效率方面应做的工作,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有关银行监管的成功经验和本国实际对我国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风险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新型银行形态——网络银行开始出现,并迅速扩散,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在成本、效率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风险。本文介绍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列举了英国巴克莱银行与我国民生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并对二者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旨在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西方银行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西方银行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日益深入广泛的传播,推动了中国金融思想的近代化,促进了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近代国人在引进、研究西方银行理论,改造传统金融思想,建立银行制度的过程中,大多主张学习借鉴西方的银行制度,但他们反对照抄照搬,而是要求结合中国实际,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制度。这种学习西方的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的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跨国银行的并表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业务的国际化,银行系统风险不断增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建立起并 表监管体系。有效实施并表监管,必须对跨国银行各组成部分的具体监管责任进行划分,并统一母国与东道国的监 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监管正在实现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监管正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监管理论由盲目模仿走向务实创新,监管制度由零散粗浅走向系统全面,监管治理由“单向约束“走向“双向约束“,监管手段由简单粗放走向精细量化,监管效率由边际模糊走向积极凸显,监管地位从默默无闻走向权威积极。银行监管至少将朝着以下四个方向发展:宏观调控的强化促使银行监管重点从单体风险向系统风险方向发展,金融结构的演变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由分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资本市场的向好促使银行监管手段由传统粗放向专业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外开放的影响促使银行监管视角由保障金融安全向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